□ 荊力軍(咸陽師范學院體育系 陜西 咸陽 712000)
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教育正處于推陳出新的新時期。而作為高校體育教學關鍵的體育教師,更需要更新自身知識結構和教學觀念,在教學中不斷創新。以增強學生體質,發展身心健康水平為主導,對學生進行個性培養,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在大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實現創新和發展。
大學體育教學的創新方式:
傳統的體育教學中,一部分教師以權威自居,不容學生提出絲毫質疑,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這樣不僅不利于教學活動的展開,而且呆板的課堂氣氛和僵硬的師生關系也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要創建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的新型師生關系。以學生為主體,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主動去探索知識,增強學生主體意識,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在新型師生關系之下,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變被動接受教育,為主動尋求知識。
體育創造性教學是運用創造學相關理論和方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教學方式。創造性教學不僅僅滿足于學生知識的學習和教學任務的完成,還要求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鼓勵學生創新,尊重學生的不同想法。教師于教學中積極研究新型教學方法,使師生能夠相互促進、相互幫助,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創新能力的形成以課堂教學為平臺,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進行培養。發現問題是創新的第一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全面的看待和分析問題和發現問題。在教育方式上,體現以人為本的中心思想,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教學中充當指導員和配合者,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人,而不是被知識壓迫的人。創造型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意識有著相當大的促進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不同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會表現出不同的效果和作用。高校體育教學中,可能有一部分教師的知識結構存在著不足,教學方式固定僵化,與其他學科知識的有機聯系不足。新的教學形式要求教師創造性的進行教學,由教師為主體轉變為學生為主體,由重知識輕能力的單一教學思想向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的轉變。挖掘和處理教材內容是教師的一種創造性活動,在充分考慮學生接受情況,已有知識背景和文化觀念,學生個體差異,以及教學時間和資源的基礎上,深度挖掘教材內容。在組織教學方面,無論是集體練習,還是分組練習都是在教師的嚴格控制下統一要求的,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參與以及內在需求,導致學生難以提起體育訓練的興趣。所以,教師需要再教學中不斷創新,開發課程內容與課堂組織方法。
大學體育教學,由于學生沒有升學壓力,導致大學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評價通常流于形式。傳統體育教學評價,一般采取定量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嚴重挫傷了學生進行體育學習與訓練的興趣,甚至出現學生厭惡上體育課的情況。所以對于學生的評價機制要多樣化??梢圆捎弥饔^評價和客觀評價相結合,絕對評價和相對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全面立體的方式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著相當的促進作用。同時,測試項目也要多元化,能夠全面有效的反映課堂的教學目標。
一般來說,課堂信息交流有一下四中方式:(1)以講授法為主的單向信息交流;(2)以談話法為主的雙向交流,教師和學生由一定的互動;(3)以討論法為主的三向交流,由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相互問答;(4)以研究和探討為主的綜合交流方式,師生共同探討、研究、做實驗。隨著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提出與實施,使網絡成為高校體育教育的有利渠道。利用網絡,教師可以去繁就簡,使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內容完全自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師生信息的交流方式,可以使用傳統的課堂交流方式,同時結合網絡,全面立體的交流方式,有利于教學活動的有效展開。
高校體育處于教學訓練的第一線,對于學生的特點、教學方法的反饋,以及相關政策的實施都有相當的發言權。而傳統的教學模式造成教師、教學和科研的脫節,造成了大量科研信息流失。創新教育要求教師具有相當的科研能力,把教學活動當成科研活動對待,同時使用創新教學思維和模式,為科研提供第一手資料,促進科研互動的展開。
[1]朱繼華.構建大學體育教學內容新體系的實踐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1(S1).
[2]潘建華,趙建林.論中國高校體育改革的發展與創新[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