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曉昕 賈明學(溫州大學體育學院 浙江 溫州 325000)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基礎教育體育課程已經經歷了8次改革。隨著2011年《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標準》的重新修訂,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也將跨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同時,學術界圍繞著體育課程改革中出現的很多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隨著體育課程改革以及體育課程研究的不斷深入,制約體育課程改革發展的一些深層次問題日益凸顯出來。
國家的教育政策制度是體育教學改革的決定性因素,這實質上是國家需要的反映。任何國家興辦教育都必須經過師生的教學活動才得以實現和發展,同時,教學活動也必須體現國家意志,符合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教學也是一種統治手段,體育教學也不例外。無論體育課程標準的制定,還是體育教學目的的確定、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體育教學過程的展開、體育教學觀念的變革、體育教學評價的執行以及師生的思想意識等等,都受到國家教育政策制度因素的制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我國體育課程的改革提供了基礎保障和動力;同時,我國其他一些教育政策卻在制約體育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一切為高考讓路”成了高中教育的宗旨,作為一門高考不涉及的學科,在高中教育中是根本沒有其學科地位的,自然也就無從談起受到重視。
經濟發展水平對體育課程改革有直接的影響,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必然預示著科技的發展和物質的豐富,這樣經濟就可以支持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為其提供科技和物質基礎。反之,則會制約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而現階段我國體育課程改革中所面臨的困難之一就是場地器材的短缺,“國家城鎮化政策的推行使得城市人口激增,而城市學校的增加卻相對緩慢,從而使得城市學校學生人數激增,雖然其體育場地有所增加,但學生人均體育場地擁有量卻逐年減少?!^大多數學校人均體育用地遠低于國家要求的7-15平方米,受場地的限制,一個項目班(組)可能只能擁有一塊較小的場地。在實際教學中常常會看到技術技能較好的學生排擠差生,以便能更充分的占用場地,而后者則常常成為體育課的看客,更加學不到東西,甚只能在旁邊休息或去教室、圖書館自習,從而挫傷其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出現學生體育技能和體質狀況兩極分化現象?!苯逃涃M的相對不足將會影響我國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國家在學校體育方面的投資在短期內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我們只能利用現有的資源,合理開發具有地區特色的體育課程資源,同時要優化現有體育課程物質資源,做到物盡其用。
社會文化是指由于生存環境和歷史積淀而形成的某一族群或某一地區人們的心理、行為和思維方式的總和。一定的社會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并直接或間接地對人們的價值觀念、思想行為及思維方式等產生影響。教育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也必然毫不例外地受制于社會文化。這正如美國教育人類學家斯克格勒所指出的:“一定社會特有的文化傳統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強烈地制約著教育過程的進行和人們養育子女的方式?!?/p>
從總體上講,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種農耕性、宗法型文化,宗法等級、倫理綱常觀念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處于這種專制文化霸權之中,已經習慣了控制和被控制,已經在內心深處將控制合法化,所以容易在教學活動中也形成控制與被控制的教學文化模式。一些學校領導或體育教師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較深,對新體育課程理念不理解、不接受,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重要性方面并未引起重視?!皫煹雷饑馈?,強調教師”絕對權威”的控制型體育課程文化,不利于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扼殺了學生的主體精神、創造精神的發揚和獨立人格的培養。“中庸”的思維傾向使某些體育教師易形成隨大流思想。他們視舊有的體育教學模式為法寶,嚴重影響對新體育課程理論的吸收。這種彌漫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因文化傳統而來的種種負面影響,束縛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固化著人們的思維方式。當自上而下的課體育程改革給現實中的人們帶來強烈沖擊的時候,很多人出現了心理上的不適應,雖在表面上附和,而在內心和實際行為上卻存在著抵觸;也有很多人雖從思想上完全接受了新體育課程理念,然而在實踐中卻感到迷茫,不能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將觀念轉化成行為,從而阻礙了體育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
體育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體育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加以解決。
[1]柯政.課程改革中的囚徒困境:存在與消解切[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10):53-5.
[2]劉旻航.對基礎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思考[J],體育科學,2006,26(9):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