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突飛猛進,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人們的認識和觀念已經發生改變。傳統的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靈感。忽視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把自認為最完美的體育鍛煉方法“灌”給學生,磨滅了學生的天性,為了解決以上現象,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傳統教學,學生處于被動學習, 很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性、創造性、獨立性,課堂氣氛也比較沉悶、壓抑。教學中必須先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教師進行學法指導,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能夠積極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如教師應該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如討論法、分析法、游戲法等,有效地促進學生參與教學。
秉承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首先采用的教學內容方法手段都必須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其次,針對不同的身體素質的學生,教學手段和要求也不相同,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各取所需,共同提高。例如在拉丁舞的教學中,針對學習動作慢的學生,在一些技術動作上可以降低要求,而對于學習快的學生,則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何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呢?
現出現有些學生會“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很大程度上是忽視了學生的運動需要。運動需要一旦得到滿足,就會產生極大的運動興趣和動力。因次,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首先了解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有哪些需要和動機,然后在充分尊重學生運動需要的基礎上,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運動動機。
適合性是指教學內容和方式都應該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新奇性是指在教學內容應該選擇具有創新式的教學方式和具有強烈吸引力的學習內容,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和發展。如改變課堂結構,以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形式多樣的活動為主導,來激發和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自主性的活動中潛移默化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
運動興趣是體育學習獲得成功的動力,而體育學習的成功又是激發和提高運動興趣的主要因素之一。當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后,就會產生滿足感,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并將此轉化成學習的動力,形成良性循環。
“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在傳授技術的同時,可以適當教授一些生物力學知識,是學生明白如何讓才能經濟有效地完成技術動作,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科學有效的鍛煉方法貫穿到體育教學中。同時,每一節課、每一學期讓學生明確該課程的學習的重要內容,主要目的是掌握哪些知識和方法。
善于發現問題是教育科研的前提,沒有問題就沒有研究行動,也就不能解決實踐問題。教師應該做有心人,秉承理念,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提煉出有價值的研究課題。現在有些教師是忽視教學,重視科研,是不是本末倒置了,沒有教學感悟,何來的研究課題。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學課程中培養學生內在的興趣,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教師首先轉變體育教學的理念。可以將體育教師比作銷售員,將本身擁有的東西銷售給顧客,首先就是需要關注顧客的需求,并且采用適當的方式激發顧客的興趣,與顧客進行適當的溝通與交流,以完成工作,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教師觀念的轉變,對教學效果非常的重要。教學觀念和方式的改革還需要在實踐教學中應用和落實,在舞蹈界盛傳一句話“人無我有,人有我無精,人精我絕,人絕我化”,不僅僅藝術表演者需要這樣的精神,作為一名教師,也要有這樣一種自我競爭和不斷創新的精神,不斷提高教學的效果,從而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和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進而推動整個體育事業向前發展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1]葛國政,胡麗萍.當前大學體育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考試周刊,2008年51期.
[2]黃聲奇.淺談新課標下高中體育教學的優化策略,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年NO.30.
[3]馬鑫.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科學教育家.2008年5月,第5期.
[4]莊洪昌,王永芝.試論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的問題意識,現代企業教育.2009年6月下期.
[5]曹本娟.現階段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問題與改革,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年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