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萍
(青島第二衛生學校,山東 膠州 266308)
在德育課教學中提升案例價值的方法與措施
劉 萍
(青島第二衛生學校,山東 膠州 266308)
案例教學是德育課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熏陶情感、端正態度、樹立價值觀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本文通過分析案例教學在德育課教學中的作用,指出教師應遵循教學規律,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選取案例時注重典型性、互動性和德育性,提升案例在教學活動中的價值。
德育教學;案例;典型性;互動性;德育性
德育課教學應當重視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和態度以及價值觀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也應當重視學生知識綜合、知識遷移、書面表達等基礎能力的提高。
德育教師不僅要傳授文化知識,還要傳達對人的尊重和愛;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提供建設性的引導。教師對學生細致的關心和寬厚的慈愛,有助于培養學生愛的情懷。這就要求教師在德育課教學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1 教師的主導性
教師能夠科學地解讀教材中的思想和理論內容,通過多樣性、開放性的課堂教學,啟發、引導學生思考、探討,追求真理,關注國家大事、社會問題等,使學生形成自主分析、表達的思維品質。
1.2 學生的主體性
教師教學設計應圍繞學生關心的、社會生活中突出的、與教材相關聯的熱點問題,引導學生以多種方式參與其中,積極主動地思考,并與教師、同學互動,體現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體性。
1.3 價值的思想性、人文性
擴展思維空間,提升視野境界。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具備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懷及對國家、民族的赤誠之心,形成基本的人文精神。
案例教學是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案例啟發學生思考,聚焦案例教學過程,有助于傳統教與學方式的轉變,如師生互動等,是一種非常好的課堂教學方式。同時要求注重案例在德育課教學中的價值,德育課案例教學能否取得成功,案例的選擇是關鍵。
2.1 案例要有典型性
舉例不看數量的多少,關鍵看學生是否能透徹地理解難點、重點。典型的案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符,與教材的知識內容相扣,與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相合,能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引起共鳴,取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講“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時,筆者選擇這樣的案例導入新課:“前兩天,有一條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年關未到,廣州火車站農民工客流量增加,到處都是提著大包小包的農民工。往年這個時段客流量沒有那么大,今年比較反常,每天的發客量有9~13萬人,尤其是四川、重慶、湖北、江浙一帶的客流量明顯增加。”
設問:年關未到,為何農民工卻大量返鄉?從農民工大量返鄉的原因可以看出事物是以怎樣的方式存在呢?
這個案例非常典型,時事性強。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分析農民工返鄉的原因:(1)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我國經濟發展減速。引導學生思考并得出結論:(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2)每個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2.2 案例要有互動性
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研究學情,了解學生,始終把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放在重要位置,以學論教。因此,在教學中舉例要新鮮,最好能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所謂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即他們親身經歷過的事例,身邊發生的事例,關注的或普遍熟知的國內外大事等。這些事例學生具有感性基礎,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性,有利于學生理解教材內容,也使師生之間因為有共同語言,而拉近情感距離,提高了教學效果。
在講“人生難免有挫折”時,筆者這樣設計:
某人:2歲父母離異。
10歲無法適應新的生活,他用煙酒和大麻來解決生活中的煩惱。
36歲進入政壇,當選伊利諾伊州參議員。
47歲成功當選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
隨著一條條信息的先后呈現,學生一次次思考、判斷,終于猜中是奧巴馬。隨后,教師提出問題:(1)奧巴馬遇到哪些挫折?(2)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挫折?由于在案例呈現過程中,增強了案例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所以學生興趣盎然,踴躍發言。從講奧巴馬遇到的挫折到談自己遇到的挫折,師生一起歸納出造成挫折的主要有家庭、個人、學校等社會因素,也有地震、臺風、雨雪等自然因素,最終讓學生感悟出:人生難免有挫折。
2.3 案例要有德育性
學生認知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他們對社會上的一些陰暗面不能很好地辯證分析,容易偏激,草率武斷,以偏概全。德育課案例教學在培養人、塑造人方面有著突出的作用,材料真實、數據確鑿是案例教學的生命。目前,職業學校學生對德育課教學內容有著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機,他們認為德育課教學內容空洞、乏味,甚至有學生認為德育課教學只是說教,從心理上排斥、反感,以致對德育課教學的認同感大打折扣,影響了德育課的時效性。
如在學習“文化對人的影響”時,筆者讓學生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資料來詮釋該內容,其中歌曲是個很好的資源。大家合唱兩首《我的中國心》、《龍的傳人》歌曲,在歌聲中感受“文化對人的影響的深遠持久性”,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并在愉悅的情境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教師真正做到寓德育于案例教學中。因此,我們在選取案例時,要注重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完善心理品質,增強奉獻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教師應遵循教學規律,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高度重視案例在教學活動中的價值,注重案例的選取,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實現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和諧發展,從而更好地提升案例在德育課教學中的價值。
G421
B
1671-1246(2012)09-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