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
(大連職業技術學院 社會事業系,遼寧 大連 116035)
高職院校實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劉曉燕
(大連職業技術學院 社會事業系,遼寧 大連 116035)
隨著大學畢業生人數的不斷攀升,高職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明確職業生涯設計的基石、目標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可以為大學生走向職業成功提供有效的保證。文章從高職教育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談起,分析了高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歸納了職業生涯規劃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方面取得的成績。
職業生涯規劃 必要性 內容 促進作用
隨著高校近幾年的逐年擴招,大學生就業形勢越發嚴峻,就業問題日益突出。面對新形勢下的大學生,不僅要進行畢業前的就業指導,更主要的是要將職業生涯規劃貫穿到整個大學學習、生活中,使他們了解專業、了解自己、了解職業要求、了解就業形勢,確立人生目標,選擇職業角色,尋求最佳發展途徑。
(一)有利于更好解決學生擇業和就業的定向問題
高職院校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完全有能力學習,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從而客觀分析各種因素,確定自己的擇業和就業方向,理性選擇職業,邁好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步[1]。
(二)有利于學生樹立自信心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為學生勾畫美好的未來,樹立自信心,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找準自身的優勢和劣勢,盡早培養基本技能,提高在就業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最終贏得就業的主動權。
(三)有利于提高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當前,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日益發生著變化,從重學歷到重能力和職業道德。通過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引導學生在注重專業技術培養的同時,積極參與到學校各種豐富的校園活動中,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形成各方面的能力,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2]。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各年級側重的具體內容
1.大一學年:幫助學生自我認識,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1)幫助學生了解專業性質、專業能力要求、專業學習的價值和專業前景等,激發學習動力。
(2)幫助學生適應大學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盡快完成角色轉變。
(3)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長與潛能、優勢與不足,正確認識自我。
(4)幫助學生初步認識生涯發展規劃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5)幫助學生了解高職學習方法,提高基本素養,為未來的發展做好專業準備。
2.大二學年:幫助學生自我拓展,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事業觀。
(1)通過開展心理測評、組織職業咨詢、發布職業信息等方式,幫助學生認識職業,根據自身條件、志向和未來的發展進行初步的生涯規劃。
(2)結合生涯規劃,幫助和督促學生做好生涯決策,推薦和鼓勵學生參加職業培訓、社會實踐、創業鍛煉等活動,拓展知識技能,提高自我素質,培養高度責任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人際溝通、團隊合作和創新能力。
3.大三學年:幫助學生自我發展,樹立開拓務實的創業和擇業觀。
(1)通過生涯規劃、生涯決策的修正,幫助學生形成現實而正確的個人發展評價,確定合理的定位和期望標準。
(2)通過畢業實習、個人輔導、職業信息的收集和選擇、就業技巧培訓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提高職業成熟度和職業行為的“自主、自尊、自信、自強”意識。
(3)幫助學生樹立愛崗敬業精神,實現人生發展與社會需要的內在統一,鼓勵他們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和為行業建功立業,完成向社會職業人的角色轉變。
(二)大學生職業素質能力的培養
1.以心理健康教育為手段,化解職業生涯規劃的困惑。
(1)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幫助大學生從性格、興趣、能力等方面深入認識自我,通過優勢分析和弱勢分析,全面認識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揚長避短[3]。
(2)各年級進行各有側重的心理測試。一年級以了解自身特性中的氣質、性格測試為主,幫助學生客觀了解自身特點;二年級以了解專業所需心理特點為主,了解自我能力與職業要求之間的差距,并尋找改進的途徑;三年級以了解職業能力為主,知曉自己適合的職業特點,知曉自己擅長的職業類型,為求職提供依據。
2.以理想信念為基礎,構建職業生涯規劃的網絡。
(1)開展“健全人格,提升自信”大學生自信教育系列活動。一年級:以了解自我為主發現自身潛在優勢,提升個體自信;二年級:以了解專業需求為主挖掘職業技能優勢,提升專業自信;三年級:以了解市場需求為主尋找職業與能力結合點,提升就業自信。
(2)舉辦以“我自信、我快樂、我成長”為主題的拓展訓練活動。
(3)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幫助學生分析外部環境發展變化的情況,將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相結合,通過不斷實現短期目標最終實現長期目標。
3.以校園文化為載體,強化職業生涯規劃的實際體驗。
(1)開展以“規劃精彩人生,打造錦繡前程”為主題的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培養學生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使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和目標,有利于開展針對性、實效性、連續性強的職業教育和就業指導。
(2)根據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要求,建立不同類型的社會實踐基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未來職業生涯的體驗、預演,縮短大學生的社會適應期,加速學生的社會化進程,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學生的素質有明顯提高
1.學習風氣明顯好轉。
以前高職學生大多缺乏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害怕考試,通過對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學習方法等的輔導,學生知道了學習首先是為自己而學,進而樹立了遠大理想,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各班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學習氛圍。
2.心理健康情況有所改善。
從我們每年為新生建立的大學生心理檔案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如07級(224人)在第二學年對學生進行了再次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問題學生明顯減少了,處于理想狀態和中等水平的學生增加了,如學習高焦慮的學生由38人下降到了9人;人際不正常的學生由原來的16人下降到了5人;有孤僻傾向不正常的學生由原來的28人下降到了1人;自卑傾向不正常的學生由39人下降到了3人。調查顯示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二)學生職業選擇和就業水到渠成
將職業生涯引入高職學生三年的學習生活,使他們找準自己的定位和興趣點,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畢業生的就業效率;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活動教會學生如何從各種渠道獲得就業信息,提高就業及面試過程中的心理耐受力,在出現各種求職受挫、自我認識偏差、欲求過高競爭攀比等問題時,及時對學生進行危機干預或個別援助。
(三)職業生涯指導組織體系進一步完善
為切實推進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的系統化和規范化,不斷加大建設力度,打造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師隊伍,成立了職業生涯規劃系級和班級職業規劃兩支專業化隊伍,有效保證了學生職業發展規劃工作的專業化水平[4]。同時,邀請校外有一定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校友、用人單位的管理者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士等,通過各種形式(如講座、團體輔導等)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職業環境,尋求最佳職業發展方向,全面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1]金國雄,于娜娜.大學生學業規劃與職業生涯設計指導的研究與評估[J].中國成人教育,2008,(6):21-22.
[2]王玉珅,張微.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問卷的設計和施測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08,(18):136-137.
[3]宣仲良,楊永娟.職業生涯規劃個體自我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08,(20):90-91.
[4]袁小娜.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團體心理輔導方案設計[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7)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