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爍
(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鐵嶺 112000)
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方法研究
蘭 爍
(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鐵嶺 112000)
鋼琴專業作為高校音樂專業中的一門骨干學科,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是一門專業課程,更是一種培養學生能力的學習科目。鋼琴教學不單是教授學生手指技巧的練習,更重要的是一種激發學生拓展藝術思維的活動。鋼琴演奏者的抽象思維能力直接影響到對作品蘊含情感的表達,更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個人演奏技巧的發展與提升,所以在鋼琴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將是提高學生演奏水平的一種良好的途徑。本文從三個方面就如何在鋼琴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問題作探討。
鋼琴教學 教學內容 教法研究
著名的美國小提琴家海菲茲在《我怎樣練琴》中曾說:“一開始我是在感受這首曲子,我把這個過程比喻為動腦的過程,接著在練習彈奏這首曲子的時候,我把這看做是動手的過程。在熟練這首曲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過程還是完整地感受出曲子的整體思想,而不是練習彈奏的動作,她說,事實上最重要的是心理上的體會和感受,只要抓住了本源,就會對這首曲子精通。”
鋼琴教學要重視動手練習以前的思維活動,要做到心知肚明就必然要對關系到教學各個方面進行不同深度及不同層次的研究。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這句話在鋼琴教學前的思維活動中尤其重要。對待一個作品,首先要對其有清晰的認識。作為一名鋼琴演奏者,彈奏鋼琴是需要心理、生理及思維互相配合互相協調的,如果有不當的思維認識將會嚴重影響到彈奏的質量。其次,需要在鋼琴教學前針對學生不同階段分析清楚,抓住主要問題一一解決。例如有的學生感覺自己“視譜慢”,對待這個問題教師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解決樂理上的問題。對譜面上的一切音符、譜號、節奏、節拍、斷音、句子、連線、休止、段落等都要有清晰準確的認識,要做到看會看懂看精。樂理知識作為鋼琴演奏中的最基礎的知識,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在第一階段掌握,因為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其他成績都是不可能獲得的,只有基礎打牢固,才有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就,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第二,要解決對鍵盤的熟悉問題。要做到多練習,從實質的鋼琴到心中的抽象的鋼琴具象,要做到心中有琴,這是需要經過一番勤學苦練才能達到的境界,對于初學的學生而言,做到熟能生巧就可以了。高校教師在教授學生鍵盤練習的過程中,要教導學生一定要下苦功練習,因為提高鍵盤的熟練程度是沒有任何捷徑的,沒有任何人天生就有這種熟練度,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后,都有著艱辛的練習過程,只有在思想上早做準備,才能應對冗長枯燥的練習過程。
第三,要解決對鋼琴工作方式的認識問題。一個良好的視譜不是按單個音符讀取的,而是將音階和弦等相對完整的音樂組織形式作為一個工作單元。按單元的方式一塊一塊地攝入,眼睛要看得快不是只看單音而是整個小節地讀取。眼睛要始終走到手指的前面。大腦有迅速把握整體結構的能力,采用整體單元式的讀譜方法。這樣認識清楚以后,經過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自然視譜能力將得到飛躍式的提高。視譜能力也是在不斷的鍛煉中積累出實踐經驗之后才能達到的一種境界,熟能生巧,在熟練了之后,看琴譜的速度就會加快很多,也就會在演奏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
第四,解決手指的技能問題。手指的技能是為表現音樂服務的,沒有良好的手指基本功技能就談不上完美音樂表達,所以對手指的基本技能和有關彈奏的技巧要正確認識、分析、總結、提煉、掌握,從而形成自己的東西,這樣彈奏起來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手指的技法,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不同的方法,這不是靠語言教授就能完成的,學生一定要靠自己的勤學苦練才能形成屬于自己的一套方法。
在鋼琴教學的前期,良好的思維活動是根本,嫻熟的彈奏技能是前提,只有兩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學生自己的東西,才能用有限的時間學習更多的技能。高校教師要指導學生,懂得在鋼琴練習之前首先必須充分掌握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基調和深刻內涵,要在不斷的情感體驗中逐漸掌握每一首曲子中的內在思想。此外,還要在樂理知識,鍵盤的熟練程度,手指的熟練程度上下工夫。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在鋼琴演奏的時候抓住作品的本質,獲得成功。作為高校鋼琴教師,我們一定要讓學生深知這些在鋼琴學習過程中所需要經歷的每個重要的步驟,只有學生懂得了其中的定律,才會更加努力地完成,爭取新的勝利。
在鋼琴教學中教授作品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細致地研究作品內部的音樂構造與感情基調,一方面了解作曲家的人生觀、生平、藝術觀和思想,作曲家的氣質、性格及藝術修養,了解作品的直接寫作動機和目的,作曲家創作時的心態、思想感情,作品反映的時代特征、歷史特征、社會特征、文化背景、風格特點,等等,認知作曲家當時的明顯意圖,充分尊重作品的歷史性。另一方面應盡可能多地學習聆聽研究作曲家寫作的所有東西和音響資料,認真體會和感受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對作品音樂、音樂形象、語言、音樂風格認真地研究分析。學會直接感受音樂語言豐富的思想感情,在演奏中自然、由衷、樸實、真摯、熱情飽滿暢快淋漓地表達出來。俄羅斯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涅高茲曾說:“讓學生了解的不僅是作品內容,不僅應以詩意的形象感染他,還應詳盡分析作品總的曲折結構及其中的個別細節和聲旋律復調、鋼琴織體寫法。”所以,在鋼琴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把“只是引導行動,行動又以知識為依據”這一原則適時適度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從作品中體會獨特藝術氛圍,指導彈奏,在彈奏中回味作品的意境,達到兩者的自然統一。
對作品的研讀,或多或少會遇到一定的難點,在鋼琴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克服這些難點的心理準備,攻克難點前,一定要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剖析分解難點再動手逐個加以解決。作品演奏作為一種頭腦和手指綜合的活動,任何技術動作都包含著一系列的局部動作,應當采用分析的方法,左右手分開練習技術難點。放慢速度,分解練習把作品中的長句分成若干部分練習,使之加大動作,熟悉彈奏作品的指法,或者特別對薄弱的地方進行專項練習,達到作品整句的均勻。在慢練中不能脫離音樂的實際需要,要注意指法之間的聯系,不能散架,不能使每個手指孤立地練習,一定要練出作品中整句的音樂走向,要形散而神聚。
因此,高校教師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要深刻理解音樂作品在鋼琴教學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利用不同風格的作品,引導不同個性的學生認識鋼琴,熱愛鋼琴。做到因材施教,讓每一個鋼琴專業的學生都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己對鋼琴的興趣,并樹立必勝的信念。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鋼琴作品,追隨這些作品走進屬于學生們自己的鋼琴世界。
依據鋼琴專業的特點,一個優秀的鋼琴教師要始終以身作則,做好示范教學。在示范彈奏過程中,學生通過直觀彈奏動作和聆聽實際的音響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更能夠領會教師的意圖。教師在示范彈奏中的樂感,要使學生對作品有鮮明的感受。學生具有不同的素質條件,不同的性格特點,不同的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因此要對不同學生進行具體分析制訂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運用不同的形式因材施教。特別強調的是,對待基礎較差的學生不要輕言放棄,要盡力挖掘他們的潛在能力,適時地主動地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中盡可能多地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提高作品的鑒賞力,充分發掘學生的藝術思維,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學習彈奏作品的能力。
教師通過具體的彈奏動作示范,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所要學習的彈奏動作的表象,了解所學動作的結構、要領和方法。在鋼琴教學中正確的彈奏動作示范,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直接感受,提高彈奏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可見,教師的示范對于取得優良的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目的的示范可以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正確的彈奏動作概念。教師示范的目的,是要使學生通過對教師彈奏動作的觀察,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記憶表象,并使之內化,經過思維的加工,建立起正確的彈奏動作概念。因此,教師的每次示范都應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示范什么,怎樣示范等都要根據教學任務,教學步驟,以及學生可能接受的具體情況而定。例如教授新作品時,為了使學生建立完整的彈奏動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彈奏示范,讓學生先觀察,了解整個彈奏動作的結構和過程,然后結合教學要求,用慢速或常速做重點示范。這樣,完整的示范就為重點示范作了必要的鋪墊,并使重點示范的動作更加鮮明、突出,幫助學生較快地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
興趣是使人對某種事物有一種特殊的需求傾向,并力求積極參與該事物的心理特點。正確的示范可以使學生在體驗到鋼琴彈奏動作的優雅美、力度美、嫻熟美和韻律美的同時,獲得一種滿意的心理感受,并由此而產生學習鋼琴彈奏的極大興趣。教師的示范動作要嫻熟,應該成為學生的典范。因此,鋼琴教學作為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要求高校教師一定要以自身的良好素質為學生做好示范。通過教師的示范,學生更容易把形象的影響記錄在腦海里。在教師的示范過程中,學生聆聽優秀的教師彈奏出的優美旋律,更容易激發對鋼琴的熱愛,更加努力地練習和學習。
總之,高校鋼琴教學不僅僅要教會學生開展抽象的思維活動,還需要使學生懂得如何對作品進行鑒賞。通過鋼琴教師的良好示范,使三者達到自然的融合,才能使學生從心理及生理上克服種種阻礙,真正學會學懂學精,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得無限的技能,達到自然美和心靈美的有效結合。
[1]肖承蘭.簡論鋼琴教學中學生潛能的開發[J].中國音樂,2000,(02).
[2]于樂麗.談鋼琴教學中的心理探討[J].濰坊學院學報,2002,(03).
[3]蘇日娜.論鋼琴教學之八大忌[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