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譽 黃成忠 金更歡 鐘松雄
(廣東工業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 “使各級黨組織成為學習型黨組織”,2010年2月8日中央辦公廳印發了《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對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學生黨組織是黨在高校大學生中最基層的組織,在高校基層黨組織中發揮著重要戰斗堡壘的作用,把高校學生黨組織建設成學習型黨組織,是新時期賦予高校的使命和責任。
學習型組織理論是20世紀90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彼得·圣吉博士提出的現代管理理論,目的在于突破組織能力的上限,全力實現共同向往的結果。[1]加強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是學習型組織這一現代管理理論在我們黨的建設中的運用。學習型黨組織,簡單地說,就是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不斷創新、不斷進步,大力營造崇尚學習、終身學習、持續學習的濃厚氛圍,牢固樹立全員學習、終身學習的先進理念,以學習力提升創新力,增強競爭力和發展力的政治組織。[2]
所謂學習型學生黨組織,是指全體大學生黨員在共同目標的指引下注重學習、傳播、創新知識,具有持久創新能力去創造未來的學生黨組織。高校學習型學生黨組織是高校學習型黨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高校大學生黨員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高高校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素質的必然要求。學習型學生黨組織將實現大學生黨員的全面發展確立為根本目標,不斷完善學生黨組織現有的行為制度和學習理念,形成一套能夠刺激黨員堅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機制和動態過程,促使高校大學生黨員樹立自覺學習、樂于學習、善于學習、團隊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創新高校學生黨組織建設,永葆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先進性。
當前各高校黨委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的部署,全面加強高校基層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特別是從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等方面加強了對學習型學生黨組織的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進一步提高了廣大大學生黨員的思想素質。但是從實踐的結果來看無論在學習的觀念還是學習的形式上或者內容上都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黨支部作用的充分發揮。
(一)學習觀念有待改進。由于部分大學生黨員不能很好地認識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的學習內涵,錯誤地理解學習就是讀書念報或純理論學習,再加上部分高校比較關注大學生的專業學習,而忽視大學生政治理論的學習,許多大學生黨員認為只要把專業成績學好,多參加一些社會工作就是一名優秀的黨員,黨的理論可學可不學,因此,造成當前高校學生黨組織的理論學習的積極性并不高。
(二)學習機制不夠健全。中共中央《關于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的文件已經出臺兩年多了,但是高校基層黨組織包括高校學生黨支部落實的情況并不是十分理想。有的支部為了學習而學習,忽略本支部學習機制的建設;有的黨支部即便制訂了相關學習計劃,但是不能很好地結合學生黨員的學習工作實際,使得學習變成了單一的理論宣講,不易被黨員們接受吸收,加上不少支部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抓得不緊,甚至不去管、不愿管、不會管、不敢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自由、粗放、松軟等問題。影響了學習型黨支部建設的有效開展。
(三)學習方法比較單一。一些學習型學生黨支部的建設存在將學習停留在“讀報紙,學文件”這種單調的組織生活形式,單調的學習方法無法調動學生黨員接受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調查顯示:有93%的黨員認為黨的組織生活只是組織學習報紙和文件,58%的黨員希望黨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另有42%的黨員表示喜歡電化教育、黨校培訓和專家講座等其他形式的教育,在調查中沒有一人表示喜歡照本宣科地學習文件。[3]由于一些學生黨支部開展活動相對封閉、缺乏活力,使得黨支部的影響力和輻射面都受到限制。
高校在建設學習型學生黨組織過程中,要針對本校的具體情況,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模式,把握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新特點,豐富學習內容,創新學習方法,不斷提高學習型學生黨組織建設的質量。
(一)需要端正學習態度。當前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推進,我國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動,利益格局產生了深刻的調整,人們的思想觀念出現深刻的變化。要把組織學習同黨性鍛煉結合起來,把搞好黨員學習作為完善黨的組織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使黨組織既成為黨員增強黨性修養、提高思想覺悟的大熔爐,又成為黨員學習新知識、增長新本領的大學校。
(二)需要明確學習內容。“學什么”因而成為學習型學生黨組織建設首先需要明確的問題。在學習型學生黨組織學習內容上,必須堅持以理論學習為根本,以專業知識學習為重點,以綜合業務能力提高為方向,實現自我素質的提升。首先,學習型學生黨組織的學習活動是黨領導下的有組織、有目標的實踐活動,因此中國共產黨有關學習的思想和理論成為需要學習的內容。其次,要加強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在建設學習型學生黨組織的過程中,不僅要組織學生黨員學習黨的先進理論,還要組織學生黨員學習專業知識,把黨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緊密結合起來。
(三)需要創新學習方式。當前,高校一些學生黨支部把組織生活簡單地理解為組織政治學習,而且學習的形式都是“聽報告、念文件”。學習方法呆板單一,學習內容脫離黨員的思想和工作實際,學習缺乏吸引力和說服力。“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4]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黨的執政環境發生的變化,學習型學生黨組織的建設必須與時俱進,探索新形勢下組織學習的特點和規律,采取新穎有效的辦法,拓展創新學習的方式、載體和陣地。運用信息網絡技術,使學習型學生黨組織建設更加生動活潑、更加易于接受,滿足黨員多方面的學習需求。通過完善高校校園網的功能,構建網上學習、交流和成果共享平臺,鼓勵學生黨員干部利用互聯網等開放、高效、便捷的網絡遠程教育資源。比如高校可以整合全校學生黨支部的資源,建設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學習型學生黨組織建設”專題紅色網站,為學生黨員提供學習課件點播、下載、在線交互、學習交流等網絡功能,構建一個人人好學、時時想學、處處能學的網絡環境。或通過創建學生黨支部微博、博客、QQ群等,開辟學習型黨組織講壇、網絡課堂、學習沙龍、知識競賽等,開展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教育討論活動,不斷豐富學習內容,激發學習情趣,強化學習效果。滿足廣大學生黨員學習知識、追求進步的需求,為大學生黨員互助學習構筑開放、多樣、互動、共享的學習平臺。這是促進高校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并實現學習型黨組織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四)需要構建學習保障機制。首先建立學習型學生黨組織建設的領導機制,創建學習型學生黨組織,領導是關鍵。當前,高校黨委以至各級領導不同程度地忽視基層學生黨建的地位、作用,在思想認識和具體政策上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甚至個別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對學生黨支部建設重視程度不夠,抓支部黨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不足,存在敷衍應付現象。因此,只有建立學習型學生黨組織建設的領導機制,黨組織內部才會形成學習的風氣、研究的風氣、實踐的風氣。把創建學習型學生黨組織作為高校基層黨委年度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把本單位學習成效與責任人政績掛鉤,與其他工作同步部署、同步落實,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的工作格局;其次,建立學習動力機制,要組建學習團隊,使每名大學生黨員都能歸屬于至少一個學習組織,形成人人參與學習的格局;要開展各種形式的評比競賽活動,對創建學習型黨組織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大力表彰和獎勵,激發人們學習創新的內在活力和動力。與此同時,應通過一系列的規章制度,規范個人和組織的行為,增強黨員自我約束、加強學習的緊迫感。再次,建立學習投入機制,加強學習型學生黨組織建設,必須保證在學習經費上舍得投入。要在豐富學習內容、創新學習形式方面必需的經費和投入上給予保證;要通過“引進來,走出去”,加大參加學習培訓和社會實踐投入,使學生黨員干部有更多時間和機會接受高質量的理論學習和業務知識學習培訓,對組織學生黨員到校外教育基地實地參觀、到社會上開展社會實踐調查等活動也要給予經費支持;要加大硬件投入,加強各類學習陣地建設,特別要高度重視以互聯網為核心的網絡陣地建設,為推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創造有利條件。最后,要建立學習考核機制,加強學習型學生黨組織建設,需要廣大的學生黨員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和研究。但是,人總是有惰性的,沒有任何外在的壓力,難免出現敷衍了事的現象。因此,需要建立學習考核機制。[5]要制定學習型學生黨組織考核評價辦法,對個人、組織的學習進行考評,評估學習方式、學習態度、學習效果。實施動態考評與定期考評相結合,對學習型學生黨組織創建工作進行定期檢查考核。通過自評、基層組織考評、黨外學生的測評等方面的考核,并把這種考核結果與學習者自身的評優評先等掛鉤。從根本上防止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走過場、形式化。
[1] [美]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4.
[2] 楊軍.學習型黨組織的思想內涵及價值取向[J].烏蒙論壇,2011(2):26.
[3] 孫鶴汀,劉培進,賈常響.高校黨員思想狀況及問題存在的根源和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4(3).
[4] 人民日報.1998年8月11日.
[5] 陳新.論中國共產黨精神與學習型政黨建設[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