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靈軍
(常熟理工學院 教學質量管理辦公室,江蘇 常熟 215500)
學生滿意度是指學生接受教育服務的實際感受與其期望值相比較的程度。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今天,實施學生滿意度調查可為高校提供基于學生需求的決策信息,利于學校改進教育教學、提高辦學質量,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本調查選取一年級大學生為調查對象主要是基于以下考慮:首先,從教育的發展階段來看,從中小學的基礎教育到大學的專業教育,這是一個質的跨越,而一年級大學生恰是這一跨越的親歷者。其次,從學習方式的改變來看,基礎教育階段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動學習,而大學的專業教育階段主要培養的是自主學習,學習方式上發生了巨大改變。能否很快適應這種改變,將對學習效果產生決定性影響。初入大學的一年級大學生,對這一改變的敏感度最高,可以為我們掌握教育的脈搏提供很有價值的信息。
本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設計選取與學生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校園環境、生活服務、教學資源與設施、新生入學教育、教師教學、管理工作等方面,并相應設計了細化的二級指標,測量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一年級大學生滿意度調查測量指標體系
本調查的對象是蘇州某高校全日制在校一年級大學生。為了使樣本具有代表性、普遍性,我們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以學院為單位,按本科招生層次(本二、本三)分層,將各招生層次內學生均按學號統一排序后隨機抽樣,對被抽到的學生再參照性別、學習成績和專業在本層內做適當調整,確保抽樣具有代表性。本調查共發放問卷369份,收回369份,其中有效問卷350份,有效回收率為94.85%。有效樣本的構成情況見表2。

表2 一年級大學生滿意度調查樣本表
滿意度調查是一個定量分析的過程,本研究采用Likert量表,將學生對學校教學與管理工作各項指標的滿意度劃分為五級,5=很滿意、4=滿意、3=一般、2=不滿意、1=很不滿意,同時,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并用檢驗進行差異的顯著性檢驗,顯著性水平 (臨界概率值)設為0.05。
1.總體分析

表3 一年級大學生對一級指標滿意度情況一覽表
根據對調查結果的數據(見表3)分析,從教學與管理工作各項一級指標平均值來看,從高到低依次是“教師教學”、“校園環境”、“新生入學教育”、“教學資源與設施”、“管理工作”和“生活服務”。一年級大學生對“教師教學”和“校園環境”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校成立了教師發展中心,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通過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校教師的教學(尤其是教學態度)已得到多數一年級大學生的認可。在校園環境方面,隨著東南校區的投入使用,學校已經形成了兩個校區隔湖相望整體合成的辦學新格局,校園環境更加優美。通過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校多數一年級大學生對校園環境(尤其是自然環境)亦是認可。但同時也注意到,一年級大學生對“生活服務”的滿意度最低,這提醒學校,今后應著重加強學生食堂、宿舍和校醫院等方面的后勤服務工作,努力為學生創造溫馨的生活環境。
2.差異影響分析

表4 各因素對一級指標滿意度P值表
本調查考慮了兩個因素,即專業和招生層次。從表4可以看出,專業差異對大多數一級指標的影響不顯著,只對“新生入學教育”和“管理工作”有顯著性差異,表現為理科一年級大學生對“新生入學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文科和工科。招生層次差異對大多數一級指標的影響也不顯著,只對“校園環境”和“生活服務”有顯著性差異,表現為本三一年級大學生對這兩項指標的滿意度顯著地高于本二,就校園環境而言,這可能與多數本二一年級大學生更傾向于從環境是否有利于促進他(她)們更好地學習發展考慮有關。

表5 一年級大學生對二級指標滿意度情況一覽表
從表5可以看出,一年級大學生滿意度較高的前五位二級指標是:“圖書館館藏資源”(3.923)、“教學態度”(3.903)、“道德誠信教育”(3.794)、“多媒體教學”(3.780)和“政治思想教育”(3.774)。滿意度較低的后五位二級指標是:“第二課堂活動”(3.420)、“課外指導”(3.409)、“校醫院”(3.363)、“學生宿舍”(3.294)和“食堂”(3.194)。 隨著學校新校區的開辟,學校不斷加大對圖書等資源的投入和人才引進的力度,學校的發展有目共睹,同時,學校逐步加強新生入學教育,上好大學新生第一課;通過多媒體課件審核等措施,嚴把多媒體教學質量關;教師的教學態度比較認真,因此一年級大學生在這些方面感覺比較滿意。但是,一年級大學生對“第二課堂活動”、“課外指導”、“校醫院”、“學生宿舍”和“食堂”的滿意度卻較低,表明學校在這些方面還有待改進。
隨著高等教育學齡人口的減少,高校間的競爭將日益激烈,高校對學生的依賴性越來越大。因此,高校要轉變學校與學生關系的看法,認識到學生滿意度對學校發展的重要性,要不斷創新管理體制,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以增強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高校的管理者要明確樹立管理即服務的思想觀念,開展服務創新。根據學生滿意度的調查結果,第一,要積極改進后勤服務。在高校推行后勤社會化的同時,各崗位要引入競爭評估機制,通過學生參與考評提高后勤服務人員服務質量。第二,要加大后勤硬件設施的配備,從校醫院的藥品、醫療設備的配備到宿舍相應設施配備再到食堂,尤其是宿舍洗浴設施維修與配備是后勤硬件設施改進的重點。第三,要提高第二課堂活動的質量,豐富活動內容;同時加大學校體育場館的開放力度,滿足學生對文化娛樂的需求。
雖然一年級大學生對“教師教學”整體滿意度較高,但對其“教學效果”和“課外指導”卻并不太滿意,這可能與學校專任教師近一半為青年教師有關,青年教師雖然教學態度認真,但是缺少教學經驗,因此,切實做好青年教師培養培訓將是學校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時,學校教師應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多指導學生,給予學生更多地參與科研和實踐的機會,使學生有機會將課堂知識與科研實踐相結合,提高實踐能力。
(本調查得到學校教學質量管理辦公室和學生處的大力幫助,在此表示感謝。)
[1]傅真放.高等學校大學生滿意度實證分析研究[J].高教論壇,2004(5).
[2]田喜洲,王曉漫.在校大學生滿意度調查與分析[J].高教探索,2007(5).
[3]韓玉志.學生滿意度調查在美國大學管理中的作用[J].教育發展研究,2006(5).
[4]常亞平,侯曉麗,劉艷陽.中國高校大學生求學滿意度測評體系和評價模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9).
[5]李文超,李靖.常州地區高校顧客滿意度測評[J].湖北工學院學報,2002(4).
[6]嵇小怡,黃小萍.高校教育服務質量滿意度測評研究[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