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均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 數字藝術系 動漫教研室,江蘇 宜興 214200)
所謂動畫原畫設計,也稱動畫動作設計,是指原畫設計師按照動畫劇情的發展與導演的意圖,完成動畫作品中動畫角色的動作設計,畫出一張張不同動作、不同表情的關鍵姿勢畫面[1]。在動畫公司的實際創作中,原畫創作人員就承擔了這一重要的角色。在動畫專業《動畫原畫設計》課程教學中,我們不可能在一門階段性的課程學習中,完全按照動畫公司的要求進行實踐,只能通過某些教學方法,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初步掌握原畫設計專業技能,為未來的就業打下扎實的基礎。但是,要想培養出優秀的動畫原畫設計專業人才,我們的教學目標不能僅僅停留在讓學生初步掌握原畫設計專業技能的層面上,而要更加注重其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表演,培養其豐富的想象力與創新力,從而提高其造型創新設計能力,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則表現為可以讓學生快速熟悉動畫人物造型與動畫角色性格,并領會動畫創作意圖,從而發揮想象力、創造力進行創作構思、動作分析與原畫設計。因此,動畫專業教師必須打破傳統理論講解的教學模式,對《動畫原畫設計》課程教學加以創新與實踐,培養出擁有動畫創作思考技能與創新思維的動畫原畫設計專業人才。
在《動畫原畫設計》課程中,大部分的教學內容都是對物體的運動規律、自然運動規律、四足與兩足動物運動規律等動畫運動規律的理論知識講解[2]。這些理論知識有許多相似點,因此,動畫教師可以采取啟發式講解法,引導學生掌握、總結出課堂所講理論知識的規律特點,從而為課堂訓練留出部分時間,讓學生動手實踐,檢查教學成果。在學生繪制完畢之后,可以用動檢儀進行檢測,也可以由教師對學生的繪制作品進行點評或者示范修改,讓學生進行觀摩,從而互相取長補短,在課堂訓練中得到啟發與提高。通過課堂訓練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讓他們爭先恐后地進行原畫繪制,以期得到教師課堂點評的機會。而且通過課堂訓練,也可以讓學生明白原畫設計不必拘泥于造型設計的細節造型刻畫,而要將注意力轉移到原畫設計的創意上去。
在《動畫原畫設計》學習初期,存在學生對教科書依賴性較大的現象,每當教師布置對于某個運動規律練習的作業時,大部分學生都直接抄襲教科書上的圖例,毫無想象力與創意。鑒于此類現象,筆者認為可以進行創新性模仿訓練法,讓學生在掌握所學運動規律知識要點的同時,通過改良、重組與創新,設計出新穎的、具有原創精神的動畫原畫設計。比如在學習“重力規律”時,教科書上是一個男孩抱石頭的圖例,動畫專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參考教科書上圖例的基礎上,自己重新設計一個簡單的、新穎的角色造型來完成“抱石頭”的動作,同時提醒學生,這個新角色是胖是瘦、是男是女、穿什么衣服、是否戴帽子與首飾,是否還和教科書上男孩角色的重力規律一樣,是否要考慮衣服與首飾跟隨動作的規律。通過創新性模仿訓練法,學生們將小男孩的形象改成了各種各樣的新角色形象,比如圖1中的小白兔,在教科書原有圖例的基礎上,考慮到了慣性原理下小白兔耳朵的搖擺。


圖1 某學生創新性模仿訓練作業

圖2 不同身份、性別人物的走路規律示意圖
《動畫原畫設計》課程所體現的運動規律僅僅只是“一般性”的程式化動作,但某些“特殊”的運動規律,是《動畫原畫設計》課程教科書上所能有的,比如老人與小孩各自的走路運動規律、丟錢包后的走路運動規律、不同職業人士的走路運動規律等等。對于這些動作規律的學習與原畫設計實踐,可以放在《動畫原畫設計》課程的后期階段,給學生設置好一個小場景,然后讓學生到現實生活中去收集整理、多觀察、多揣摩,并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提煉出動作規律后在課堂上進行表演并繪制成原畫。比如圖2就是不同性別、不同身份人物的走路動作規律示意圖。綜上所述,通過情境設定訓練法,可以讓學生自習揣摩、掌握生活中的細小動作,并在表演中挖掘出動作規律,再加以想象與創新后融入到自己的動作設計中去。
綜上所述,《動畫原畫設計》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課程,我們要實現培養學生原畫設計思考技能與創新能力的教學目標,與時俱進,給學生提供更加開放與靈活的實踐訓練學習模式,培養出優秀的動畫原畫設計專業人才。
[1]龐理科,韋凱.解析民族元素在動畫原畫創作中的應用[J].群文天地,2012,(22).
[2]武明煜,魏靜.走進原畫動畫與角色創作[J].網絡財富,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