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堯
(蘇州大學 音樂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
基本樂理是音樂理論的基礎課,相當于入門級的“音樂語法”,它與視唱練耳、和聲、曲式、復調、配器等課程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可以說,學不好基本樂理,其余的課程也很難完成好。
目前,我國除了專業音樂院校,很多綜合性大學都設有音樂系,少部分綜合性大學成立了自己的音樂學院。對于無論是器樂、聲樂或是作曲及作曲理論專業的學生都同樣重要的基本樂理課程,面臨著教學方法如何改進并適用于不同專業學生的問題。筆者為高校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的基本樂理課程指導教師,通過對基本樂理課程的講授,提出以下幾點教學思考。
近年來,隨著我國音樂教育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學生在中學或是參加各種專業考級時,便學習過基本樂理知識。且進入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生都通過了專業加試,這就意味著他們已經經歷過“高考強化班”的基本樂理學習。而這恰恰導致了學生對基本樂理這門課程掌握程度不同,并且學生在潛意識里會產生基本樂理都學過、都會的心理。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即便是七個基本音級C、D、E、F、G、A、B這樣較為簡單的七個字母,依然會有同學出錯。這就說明,學生在以往的基本樂理學習過程中,知識掌握得并不扎實。因此,這就要求此門課程的指導教師,要把學生學習過的內容,通過結合自己學習、教授的經驗,以一種“復習”的方式進行詳細講授。
遵循人類記憶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原理,學習基本樂理某種程度上和背英語單詞類似,需要多次重復來加深記憶。比如,記憶英語單詞可以通過第一天背誦50個單詞,第二天把50個單詞再背誦一遍,然后間隔一個星期瀏覽一次,接下來間隔兩個星期再瀏覽一次,以不斷重復來刺激并加深記憶,以達到默記成誦的效果。因此,在基本樂理教學過程中,首先在上課之前,要求學生預習接下來所要學習的內容;接下來,教師授課的時候會講授一遍;等到下節上課之前,教師會引導學生復習上節課講授過的內容。這樣同樣的內容,學生可以在兩個星期內重復學習3次以上,對于一些需要記憶的基礎知識部分,如速度用語、省略記號、演奏記號等有非常大的幫助。
此外,需要動腦計算的部分,則要多做題目練習才能真正掌握所學知識。比如:學生們都知道大三和弦是由一個大三度加上一個小三度構成的,可是如果不做練習,只是按照字面上的理解,就會很容易出錯。因此,不僅要做練習題,還要達到一定題量,更要變換形式做習題。比如可以出以下題目:
1.以C為根音構成大三和弦原位。
2.以D為三音構成大三和弦原位。
3.以E為五音構成大三和弦第一轉位,等等。
多次重復記憶與多做練習相結合,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基本知識掌握的程度,而且對于在此基礎知識上略有變化的題目能夠深刻地理解并解答。因此,基本樂理教師要盡可能地幫助學生扎實掌握所學知識,并以不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多次重復講解、練習。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一部分同學初步掌握了知識,但是還不夠熟練或是面對練習題沒有解決方法,因此導致做題速度很慢。這樣即便所學的知識都知道,在考試的時候也無法充分發揮,導致分數不高。
針對此問題,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地把自己所掌握的正確方法教授給學生,再通過多次練習,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
比如,判斷音程可以用記音數的方法幫助判斷,然而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根據此方法做出準確判斷。因此,筆者總結了一個方法,就是對于每一個音程用基本音級記住一個例子,如大六度,記住C-A是大六度,且C-A之間只包含一個半音E-F;對于小六度,記住E-C,且E-C之間包含兩個半音E-F、B-C。那么學生在慢慢熟練后,就可以忘掉例子,再看到六度的時候,可以通過觀察包含幾個半音來判斷是大六度還是小六度。這里幫助判斷音程采用了兩種方法,一種是記音數的方法,一種是記例子判斷半音的方法,當然還有其他的方法。教師最好多教授幾種方法,這樣學生可以在不斷的練習中,總結適合自己的方法,不但可以加深對知識本身的記憶,還可以加快做題速度。
再如,關于記調號,當然可以通過一個升號G調,兩個升號D調等這樣的方法來記憶。但是,對于一共14個帶有升降記號的調,如果學生記憶不下來怎么辦?遇到這樣的問題,指導教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幫助記憶。判斷升號調,不管是幾個升號,只要在最后一個帶升號的音上方加小二度,就是該調。如一個升號,升F,在升F上方加小二度是G,所以一個升號就是G調;兩個升號,升F、升C,在最后一個升號的音升C上方加小二度,就是D,所以兩個升號就是D調;以此類推。判斷降號調,除去一個降號是F調,其余的可根據倒數第二個降號所在的音即該調來判斷。如兩個降號調,降B、降E,倒數第二個降號所在的音是降B,所以兩個降號就是降B調,以此類推。通過這樣總結規律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加快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除此之外,口訣也是幫助學生記憶的很好的方法。例如純一、四、五、八,大小二、三、六、七;調號的BEADGCF,FCGDAEB。還有把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對比分析,也可以加深記憶。比如單音程、復音程;自然音程、變化音程;協和音程、不協和音程等一些概念。這里八度以內(包括八度)的音程就是單音程,超過八度的音程就是復音程①,強調的是以八度音程為參考點的單、復音程;純一、四、五、八度,大小二、三、六、七度,增四度、減五度是自然音程,除了增四度、減五度的一切增、減、倍增、倍減音程都是變化音程②,強調的是自然與變化音程;除了大小二、大小七度及一切增、減、倍增、倍減音程是不協和音程外,剩下的音程就是協和音程③,這里強調的是協和與不協和音程。
教師可以通過找規律、找方法、記口訣、作對比等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記牢、記準知識點,并輔以多練習,來加快學生對知識的反應度,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本樂理是音樂理論中最基礎的一門課,可以說如果基本樂理沒有學好,視唱練耳、和聲、曲式、復調等后續課程一定難以學好,因此基本樂理課程的指導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打好堅實的音樂基礎,還要做好基本樂理課程與其他相關課程的銜接工作。
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都是音樂基礎課程,而且這兩門課程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系。因此,在講授基本樂理課程時,可以與視唱練耳課程內容相結合,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講授節奏這一章時,可以通過在視唱旋律的過程中,邊打拍子,邊學習各種拍子及切分節奏等。而講授五線譜記譜法一章時,也可以通過視唱,來掌握各種基本音符與附點音符的時值等。在音程這一章中,視唱也同樣重要,學生不應只從字面清楚知道什么是大三度、什么是小三度,還應該知道大三度與小三度音響上的差別,清楚知道在以后的創作中,用什么樣的音程所產生的音響效果,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當然對于和弦、調式、轉調等知識點,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這里不再贅述。
此外,在基本樂理課程中,如和弦的密集、開放排列法,這個知識點與和聲學有銜接,因此教師應按照四部和聲記譜及和弦排列的方法來講授。“開放排列法:上方三個聲部,各相鄰聲部之間可以插入一個本和弦的和弦音。密集排列法:上方三個聲部,各相鄰聲部之間不能插入一個本和弦的和弦音”④。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對此概念并不理解,要一步一步地示范,一步一步地講解,再多加練習,才能夠掌握。如果基本樂理教師對于本知識點教導透徹的話,學生在學習和聲的時候就可以輕松地掌握這個知識點。
再如,對于旋律這一講,除了對主調音樂旋律的概述,與曲式相結合外,還應做好與復調音樂的銜接,概述復調音樂旋律的特點。主調音樂以一條旋律為主要樂思,而復調音樂是多旋律的組合形式;主調音樂的旋律以方整性結構為主,而復調音樂的旋律應以波浪形為主⑤。除此以外,還應該對復調音樂旋律進行的一般特點、節奏、調式、調性及結構進行簡要概述,讓學生了解什么是主調音樂,什么是復調音樂,主調音樂和復調音樂的旋律有什么不同之處,這樣對于學生以后學習曲式和復調等課程都有極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基本樂理對于學習音樂的學生是最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程,而怎么樣教好這門課程,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筆者步入工作崗位不久,教授基本樂理僅一年半時間,只是從怎樣加深學生的記憶,怎樣加快學生的做題速度,怎樣做好這門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銜接三個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會繼續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應具備的基本樂理知識,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注釋:
①李重光.基本樂理通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6.
②同上67頁.
③同上71頁.
④朱愛國.和聲學.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2.
⑤陳銘志.復調音樂寫作基礎教程.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1.
[1]李重光.基本樂理通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朱愛國.和聲學.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
[3]陳銘志.復調音樂寫作基礎教程.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4]斯波索賓.音樂基本理論.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
[5]李重光.音樂基礎理論.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