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青
(信陽師范學院 文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中央把2012年確定為“基層組織建設年”,主題是“強組織、增活力,創先爭優迎十八大”。作為教育者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輔導員群體的政治素養、理論水平和師德情操對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和學生的成長成才意義重大。輔導員做好學生的貼心人,做好學生的親人,做好學生的引路人,在大學生的人生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在新時期下,如何切身履行好這三種義務,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和進步,是本文要談論的內容。
“我每個可愛的學生都是我每天開心向上的動力,我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看到我的每個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是我時常掛在嘴邊的話語。跟班聽課是我每周堅持做的一項工作,第一次聽課發現班級同學由于到了大三學年,外出找工作和做兼職的特別多,出勤率不高。我便逐一點名,讓班干部和同宿舍的同學下去通知這些同學,告訴他們找工作和做兼職一定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能和上課時間沖突,即便掙再多的錢也買不回失去的知識,如果不能按時上課一定要向我請假,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紀律意識。并且在第二次班會中和學生們說明這樣做并不是要和他們對著干,專門找他們的茬,而是實實在在地為他們著想,敦促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自我約束意識,讓他們深刻認識到學習對他們人生的重要性,認識到校風校級的重要性。在之后的跟班聽課過程中,同學們的出勤率都很高,而且養成了向我請假的良好習慣。
給學生干部制定“分管聯系圖”、“班級成員信息聯絡負責人及負責聯絡對象圖”,讓班委統計好同學們的所有聯系方式,尤其是家人的聯系方式。與學生一起擬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貧困生補助、獎學金分配等名額,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尊重學生的意見和想法,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和紛爭。在獎學金分配這個問題上,我遇到了擔任輔導員工作以來的第一個難題。班級獎學金之前按梯度劃分為五個梯度和等級,每個梯度的獎學金名額大致相差幾百元,全班同學也達成了共識。可是分配后,個別同學就有意見了,為什么要把我放到這個梯度的第一個,為什么不把我放到上個梯度去,那我就可以多得幾百元獎學金。那段時間,這幾位同學經常到辦公室找我反映這個情況,他們都認為自己應該再提高一個梯度。一開始我也是一籌莫展,理不出一個頭緒。通過不斷思考,我發現了班級獎學金的一個分配細節——拿國家勵志獎學金的同學和學校一等獎學金的同學,他們分別自愿拿出三千元和一千元貢獻給班級作為大家的集體班費。這件事情讓我很感動,于是我便和之前有意見的同學一一談心,拿這些獲得高額獎學金同學的事跡來感化教育他們,果然他們自己也覺得不應該為這點小事爭來爭去,獎學金分配這件事情也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通過這些事情讓我也體會到了學生工作要嚴,謹,快。嚴,即要嚴格,雖然學生們現在都已成年,但是大多數學生是第一次離開父母獨自求學,自我約束意識不強,因此還是需要對他們加強教育和監督,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謹,即要謹慎,處理學生問題要考慮周全,三思而后行,做到一碗水端平,為學生著想,對工作負責;快,即對于學生突發事件要處理快速,迅捷,在最佳處理時期做出最快反應,把事件的負面影響降低最小。
輔導員工作千頭萬緒,但無論如何瑣碎,在我的眼里,學生的事就是大事,學生的事就是我的事,我打心眼里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看待,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著他們的喜悅和煩惱。第一天接管班級的時候,我便召開了班委會議,初步了解班上每個同學的情況,對一些特殊的學生重點加深了印象。當天晚上去學生宿舍和每個同學見面的時候,我便和這些學生多交流了一些,鼓勵他們都加上我的QQ號,有什么煩惱和開心的事情都可以隨時和我溝通。我也加入了班級的QQ群,每天關注學生的狀態和日志,關心他們的喜怒哀樂,不時和他們聊上幾句,排解他們心中的煩惱。由于和學生年紀相差不大,我便讓同學們叫我姐姐,沒想到這個稱呼引起了同學們的強烈反響,頓時拉近了我和他們的距離。很多學生都親切地叫我常姐或者青姐,我感到非常幸福,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后,學生和我像親人一樣,關系非常密切。一個學生在我的QQ空間留言:“自從青姐接管了我們班后,我們不再是沒人愛的孩子。我們遇到困難時,會找青姐;收獲成功時,更會第一時間與青姐分享。”我時常能看到同學們發表這樣的留言,尤其是在每次班會過后,學生都會針對我的講話談很多的感想,讓我覺得欣慰和感動。
一次具體的事例讓我更加堅定做學生親人的信念。一天,一個學生急急忙忙地來找我,我看到她眼帶淚水,便急忙詢問清楚,原來她的父親早已過世。母親在外打工,身體還非常不好,一直含辛茹苦地支持她的學業。偏偏這時,她的姐姐又患上了嚴重的疾病,需要不少治療費用,也需要親人的照顧。這位學生便堅持要求退學,想拿出這學期的學費去照顧姐姐。我當時就告訴她哪怕再困難也要堅持上學,既然努力到了現在就不要輕易說放棄。病可以治好,錢可以再掙,學業一定要按時完成,不然年邁的母親和患病的姐姐只會感到更加痛心。我先向院系請示,批準了這個學生的請假申請,讓她先去照顧好自己的姐姐,如果有困難我們大家可以一起想辦法為她捐款,并且我每天發短信詢問她姐姐的病情和她自己的想法。在一周的交流和溝通中,這位學生終于打消了退學的念頭,重新回到了學校,并且婉轉地拒絕了我幫她募捐的想法。
記得我大學畢業的時候,每個院系都在拍畢業合影照,與老師和輔導員告別。其中一個院系的學生依依不舍地向他們的輔導員一遍又一遍地大聲喊道:“老師,我們愛你!”而另外一個院系的學生卻對他們的輔導沒有一絲的不舍,反而一臉的厭倦,好像永遠都不想再見到這位老師。當時的場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至今我還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究竟是怎樣的付出差別造成了這兩位輔導員的不同境遇。這件事時常鞭策著我去思考,去改進,以便做到切實保護學生的利益,指引他們實現自己的理想,為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更好地服務,引導好他們的就業和考研。
在班會上,我時常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處理學習成才、擇業交友等方面問題,對每一個學生都做到“不拋棄,不放棄”,盡力讓每位同學都能刻苦學習,為自己未來的人生奮斗打拼。在學生的就業和繼續求學問題上我格外上心,經常反復和大家探討公務員考試、招教考試的經驗方法和考研的擇校問題、復習思路。幾次班會后,那些平時不太努力的學生在我的不斷鼓勵和督促中變得勤奮好學了起來。
一屆合格的學生離不開一名合格的輔導員,其實一名合格的輔導員何嘗不是這些合格的學生造就的呢?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樂學生之樂,憂學生之憂。作為輔導員,我們要以學生為工作中心,要理解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要融入學生,做學生的親人;要幫助學生,做學生的引路人。為人師表者,不僅要以學高而過人,而且要以德高而服人。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二者兼備方為師表。作為合格的輔導員,我們必須搞好學生工作,同時更要提升自身政治素養、理論水平和師德情操,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同學們服務,為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1]高校輔導員工作理論與實務.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理論與實務.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輔導員工作100個怎么辦.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學生工作專業化系統與輔導員核心能力構建.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