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雯
(武漢紡織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3)
文化是大學的靈魂和血脈,是實現大學功能的動力源泉和精神力量。[1]大學生組織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大學生在集體學習、實踐中創造的文化結晶,又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培養了崇高的品德,塑造了良好的精神氣質。加強大學生組織文化建設是提升高校文化育人水平的有效途徑。
大學生組織是指大學為了維護校園學習生活秩序、調動學生學習實踐積極性、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大學生學習實踐能力而成立的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學習的團體??梢?,學生組織在發揮管理、服務職能的同時,對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實踐能力的鍛煉、創新素質的培養、綜合能力的提升等有著重要的影響。
大學生組織文化是高校各類學生組織成員在履行工作職能、參與組織學習、參加文體活動、開展學習實踐和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價值取向、核心理念、制度規范、行為規范、群體意識等的綜合反映。這個概念需要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方面,大學生組織文化來源于組織成員的實踐,是組織成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組織精神文化生活和學習工作實踐中的具體反映,是組織成員價值觀念取向交融凝練的結晶。另一方面,大學生組織文化是組織在長期成長、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彰顯組織特色的文化,體現了組織的工作職能、行動理念、目標追求、行為規范、道德倡導等,是組織對組織成員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對組織進行教育培養的一般目標。組織文化對組織成員的思想和行為有著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是大學生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形成的重要影響元素。
大學生組織文化在結構上包括指導思想、理想追求、組織精神和道德文明四個方面,其形成和發展受到組織內外文化生態的重要影響,實際上是校園文化的有效組成部分。
組織文化建設是組織成員在組織管理者的引領下貫徹先進指導思想、追求先進的理想目標、發揚先進的精神氣質、弘揚高尚的道德品質的過程,也是學生組織發揮其管理、服務和育人職能,改造自身結構,完善自身機制,推動自身發展的過程。概括來講,加強組織文化建設可以提升學生組織的管理水平、育人水平、服務水平。
學生組織的自身建設,是發揮其在管理、服務和育人職能的重要推動力。加強大學生組織文化建設,對于提升學生組織的管理水平、服務水平有著獨特的作用。首先,可以激勵組織成員發揮主體作用,增強組織的創新活力,促進組織成員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力量,使組織富有戰斗力;其次,通過文化的傳承創新和積淀,組織的管理制度、運行機制等也會不斷成熟、完善和與時俱進,組織的管理制度能夠得到有效升級;最后,可以很好地弘揚組織長期發展中積淀的精神氣質,形成組織特有的凝聚力,并使組織成員具備獨特的精神風貌和戰斗活力。
總之,加強大學生組織文化建設,是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提升組織文化內涵,改善組織各項機制,建立先進的組織管理制度,促進學生組織內涵式發展的重要途徑。高校加強大學生組織文化建設,是發揮學生組織文化育人功能的第一步,為提升高校文化育人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大學生組織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校園文化與廣大學生之間的聯系紐帶。一方面,大學生在學生組織的勞動實踐在創造組織文化的同時,也創造著校園文化,通過組織文化的積淀、傳承和匯合,把個人的文化創造力發揮出來為校園文化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另一方面,校園文化通過組織文化的滲透、感染和激勵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發揮影響力,對大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指導。高校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創新陣地,因而高校校園文化必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鮮明的旗幟。大學生組織文化與校園文化的內在聯系決定了大學生組織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緊密關系,大學生組織文化建設也必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產生重要影響。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由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性、概括性強,大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困難,實踐起來較為生疏,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遇到不少難題。大學生組織文化有著豐富充實的文化內容和活躍多彩的表現形式,是大學生學習生活最為自然接受的文化形態,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可以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一方面,組織文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內容以具體實際的文化學習、文化工作和文化生活闡釋給組織成員,使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和通俗。另一方面,在組織文化建設過程中,組織成員學習組織文化、創造組織文化的過程,是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踐學習的過程。
加強大學生組織文化建設,為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注入強大生命力。首先,加強大學生組織文化建設對大學生思想價值觀念的成長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對大學生意識形態的發展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次,加強大學生組織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從實踐中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提供了良好平臺,可以促進大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武器,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具體實際問題,解決具體實際困難,開展具體實際工作。最后,加強大學生組織文化建設可以引導大學生在組織文化活動中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認識??傊?,加強大學生組織文化建設,有利于發揮大學生組織文化的特色優勢,將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聯系轉化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的有效途徑,引導大學生將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樹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堅定信仰。
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大會上講話時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要積極發揮文化育人作用……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2]高校文化育人的著力點主要有三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二是人文素質教育,三是實踐能力和創新素質培養。其中最主要的著力點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質是政治教育,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基礎是價值觀教育。在高校要實現思想政治的目標就要堅持校園文化建設中主流價值文化的‘高勢位’原則?!保?]大學生組織文化建設從四個方面激勵大學生向主流價值文化的鮮明旗幟看齊。
其一,推進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教育。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也是實踐的哲學。大學生組織文化建設在確立和貫徹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成果轉化為大學生學習、實踐與文化生活的具體實踐,不僅促進了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入理解,更帶動了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活學活用。
其二,推進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以大學生組織為平臺開展的集體活動,是培養大學生集體榮譽感,建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廣泛共識的有效推動力。高校在組織文化建設中可以多開展紅色文化的學習實踐、社情國情民情調研實踐等活動,引導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磨煉堅定的意志,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大學生組織文化生活之中,推進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發展。
其三,推進大學生精神氣質的培養。大學生的精神氣質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包含愛國精神、實踐精神、創新精神、艱苦奮斗精神等。大學生組織文化建設能夠有效調動大學生參加學習實踐和文娛活動,使大學生在傳承創新組織文化過程中接受先進思想的教育,接受艱難困苦的磨煉,接受文化的熏陶感染,逐步培養出團結精神、創新精神等精神氣質。
其四,推進大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大學生組織文化所包含對道德文明素質的要求和倡導,發揮著引導、鞭策、督促、激勵的作用,促進大學生完美人格的成長。與此同時,組織成員在踐行組織文化過程中,把大學校園文化對大學生道德文明素質的要求與學習、實踐和日常生活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不斷加深對道德素質文明的認識,不斷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大學生組織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要組織開展道德文明的學習實踐活動,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弘揚崇高道德精神,學習道德模范,樹立先進典型,引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促進良好校園文明風尚的形成。這些活動能夠有效調動大學生自我學習、自我塑造、自我鞭策、自我培育。
馬克思曾經指出:“(教育的)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保?]高校學生組織的輔導老師和有關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指導、推進大學生組織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也能夠受到組織文化的影響,增進對大學生思想狀況、人文素養的了解,同時提升自身的文化自覺。教育者在受到組織文化影響的同時,為自己的教育工作、文化工作積累了文化素材,增加了文化元素,掌握發揮文化育人功能的規律、經驗和方式方法,進一步提升高校文化育人水平。
[1]孫家學.提升大學文化內涵建設、強化文化育人功能[J].中國高等教育,2011,(22):6.
[2]胡錦濤.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1-04-25,02版.
[3]姜丹,莊郁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校園文化育人研究[J].中國報業,2012,(10):249.
[4]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M].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