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微 羅滌 高燕 賴炳根
(1重慶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2重慶大學師范大學政治學院,重慶400000)
大學生黨員教育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
高微1羅滌1高燕2賴炳根1
(1重慶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2重慶大學師范大學政治學院,重慶400000)
作者以重慶市普通本科院校學生黨員為研究對象,通過調研發現學生黨員對教育培養的意義認同度較高,但黨員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相對滯后,提出從制度、內容、形式三個方面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培養的新思路。
大學生黨員教育培養現狀對策研究
大學生黨員是黨員隊伍中的重要力量,大學生黨員隊伍的素質直接影響到高校黨建工作的發展,影響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同時,大學生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能力強、速度快,因此,在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要解決他們對黨的思想認識、政治態度等方面的問題,必須有一套適應當代大學生特點的教育方式,以適應當今高校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的要求。
研究以重慶市普通本科院校本科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題調查與個案訪談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目的是準確了解大學生黨員教育培養的現狀,并對如何加強新時期大學生黨員的黨性,增強大學生黨員教育培養的效果提供基礎數據。此前調研共在全市高校本科生黨員中發放調查問卷1000份,回收885份,有效問卷867份,有效回收率為97.97%。問卷調研對象涉及重慶市農、工、醫、師等不同類型高校,專業包含文史、理學、農學、醫學、工學等專業,保證了樣本的代表性。
1.學生黨員教育認同感還需進一步加強
通過調查發現,占調查總人數的近60%的學生贊成黨員教育對大學生成長有較大的影響,認為黨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豐富黨員理論知識,提升黨員思想覺悟。而認為影響一般的占31.2%,影響比較小的僅占10.6%。
在開展和參加黨員教育活動方面,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總和超過調查學生的70%,可以認為目前大學生還是普遍認同開展和參加黨員教育活動的必要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也有一部分學生表示開展黨員教育可有可無,認為黨員教育是為了完成相關任務,有流于形式之嫌。
由此可以看出,黨員教育活動的開展得到了大多數學生的肯定,但也受到了少部分學生的質疑。如果調整黨員教育的方式方法,豐富黨員教育內涵,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成為黨員教育成功的關鍵。
2.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制度建設有待規范
調查顯示,大學生黨組織開展教育活動頻率偏低,經常開展黨員教育活動的黨組織僅占調查總數的32.8%,而偶爾開展黨員教育活動的黨組織占調查數據的一半之多,還有16.1%的黨組織較少開展和基本上不開展黨員教育活動。從黨組織是否有大學生黨員教育的規章或者計劃這一項數據來看,大多數的黨組織只是有部分制度和計劃,還有1.6%的黨支部幾乎沒有制度和計劃,僅8.3%的黨組織有較為全面的制度和計劃,這遠遠達不到培養和教育大學生黨員的要求。
因此,從調查結果來看,目前高校黨組織在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方面尚未形成良性機制,教育活動開展制度化、有效性有所欠缺。因此,在大學生黨員的培養方案中,只有先健全相關的體系,進行合理的規劃,才能切實有效地提升大學生黨員的黨性。
3.學生黨員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相對滯后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部分學生認為黨組織開展的教育活動存在流于形式的情況,雖然這種教育模式能夠使大學生黨員在理論知識和思想覺悟方面得到一些提升,但畢竟形式主義的教育缺少活力和新鮮感,長此以往會使人疲憊,產生厭倦感和抵觸情緒。在開展黨員教育活動時,如果內容不夠新穎,形式過于簡單,勢必會讓學生失去活力與激情,如一潭死水。
學生反映在黨員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不僅僅是形式化,活動在種類上也不夠多樣,內容上也不夠豐富,從調查結果來看,僅有4.1%的學生認為活動非常豐富,認為中規中矩的學生占到調查總數的63.1%。
同時學生黨員認為在后續教育中存在一些被忽略的重要環節,比如49.1%的學生表示思想道德教育應該成為黨員教育的重中之重,另外45.5%和41.8%的學生分別認為黨紀作風教育和學生的三觀教育目前較為薄弱,要相應地加強。而且,從調查的結果來看,除以上工作需要改進和完善外,還應當加強對文化知識的傳播,加強對學生黨員理論知識的培養,以此來提升學生黨員的政治理論素養。
在對黨員教育活動新途徑方面,絕大多數的學生認為只有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形式,學生才能真正做到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此外,另有58.2%和36.4%的學生認為可以在黨員教育活動中加入批評與自我批評和理論教育等方式。在參與實踐活動的調查中,學生更側重于參與義務支農支教、奉獻愛心等社會公益活動,另外一部分學生則希望通過緬懷革命先烈、到紅色故地參觀等活動來提高黨性,這個比例占到36.3%。
綜上所述,目前黨組織在開展黨員教育活動中還是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些客觀的問題都將成為提高學生黨員黨性的絆腳石,因此,我們要廣泛征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立足實際并結合當前新的形勢,探索適應新時期下黨員教育的新途徑,使黨員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1.創新教育制度
規范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制度。大學應特別注重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規范制度建設,應要求黨支部根據各學院各專業特點形成特色的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制度、實施辦法、監管體系等。
2.創新教育內容
黨員教育學習內容應符合學生的接受方式,貼近學生真實情況,深入學生內心世界,學生黨員教育內容圍繞“學”和“實”開展相關教育活動。
“學”重點在于學習不僅是加強黨員黨性修養的重要途徑,又是大學生最重要的任務。一方面,大學生黨員教育要抓好黨員隊伍的學習培訓,加強對黨的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把黨員教育學習內容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形成有效的學習評價考核體系,使理論學習深入持久。另一方面,以革命老區及黨校等為陣地,加強體驗式教育學習。
“實”則要求教育活動貼近學習實際,把握學生思想脈搏,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關心的熱點問題,正視當前社會存在的問題,把學生黨員教育做實;充分發揮學生身邊優秀黨員的典型事跡教育學生、感染學生;密切聯系群眾,主動關心學生黨員的學習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強化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教育,在實踐中學習與提高,利用大學生黨員個體優勢,做到“兩結合”,即: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與思想教育相結合。再結合大學生黨員所學專業,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黨員社會實踐活動。同時,可組織學生黨員參觀紅色革命基地、烈士紀念堂或深入農村和企業開展帶薪實習活動,加深對基本國情的認識,提高學生黨員的政治思想素質。
3.創新教育形式
一是要教育活動符合當代大學生的特征。舉辦專題講座、專題學習研討,演講、辯論、知識競賽等教育形式,或邀請優秀校友黨員作專題講座,以提高學生黨員思想素質,增強黨性。二是利用新興媒體加強生學生黨員教育。在新的形勢下,應充分利用新興媒體的優勢,開通“網上學習”,如建立網上黨校,建立紅色網站、設立學生黨員之家QQ群,組織黨員在線學習、交流討論等,使學生通過網站了解黨的知識、入黨程序、網上學習與網下學習黨的知識,調動學生黨員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增強教育效果;及時公布學生黨員信息,實現網上監督,增強公開性、公正性。通過學生黨員網絡系統建立,達到資源共享,豐富學生黨員教育的形式。三是做好學校黨建工作的延伸。設立學生公寓黨團活動室,把黨建工作延伸到學生公寓、第二課堂和社團活動中去,開展文明宿舍評選活動,發揮黨員模范作用,增強學生黨員在廣大同學中的影響力。
[1]左家盛.高校學生黨員教育創新手寫板[J].教育探索,2009,(3).
[2]王業高.試論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運行機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2).
[3]倪和平.當前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思考[J].前沿,2011,(7).
[4]胡少平.創新大學生黨員教育的理路[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5).
[5]方亮,周志琴.加強高校本科新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略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6).
[6]李燕冰.高校黨建工作中學生黨員教育管理主體性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4).
本研究得到2011年重慶大學黨建項目“基于實踐體驗的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途徑研究”(項目編號:00020013049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