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玲
闌尾炎是普外科常見病[1],其本身發病并不嚴重,采用手術治療可獲得比較好的臨床療效,但如果病程較長,處理不及時,則很可能出現穿孔和腹膜炎等嚴重并發癥。而在闌尾炎切除手術治療中采取適當的護理對于患者的術后恢復也是比較重要的,它可幫助患者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的恢復,有效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循證護理是一種比較新穎的護理方法,目前在普外科手術治療中的應用也在逐漸增多,從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對49例闌尾炎切除手術治療的患者采取了循證護理,并得到了比較好的效果,現將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選取從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闌尾切除手術治療的98例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52例,女性46例,年齡23~82歲,平均年齡(54.6±6.4歲),其中臨床診斷有32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40例單純性闌尾炎和26例壞疽性闌尾炎,將所有患者按時間順序平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前一時間段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后一時間段患者作為觀察組,使兩組患者的病情和一般情況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僅給予對照組患者一般護理,觀察組患者在給予一般護理的基礎上再增加循證護理。
(1)收集詢證問題根據我院有多年經驗的護理工作者的共同討論和分析,將詢證問題進行匯總,主要有感染、疼痛、活動、不良情緒和飲食。
(2)循證支持通過查閱相關的數據庫和文獻進行總結和歸納,尋找出證據,為護理質量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循證依據。
(3)相應的護理措施:①心理指導:在醫患之間建立良好的互信關系,耐心向病人及其家屬講解疾病的相關事項,讓患者對于自己的疾病有一定了解,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建立與病痛進行對抗的信心。②感染:對感染細菌進行培養,及時使用抗生素抗感染,隨時了解患者的感染情況,積極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③疼痛:對患者在使用常規護理的同時,與患者多進行交流,讓患者放松心情,做一些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事情,讓患者選擇一個比較舒適的體位,增加舒適度[2],緩解疼痛感。④活動:術后進行適當的活動可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讓患者在術后臥床4至6小時,沒2h改變一次體位,可以取健或斜坡臥位,在6h之后取半臥位,動作幅度不宜過大,一天之后可以適當下床進行活動。⑤飲食:在手術后一天進流食,兩天進半流食,注意食物營養的合理搭配,提高患者對外界的抵抗力,適當的飲食可以使胃腸道的功能加快恢復,促進肛門的排氣功能。
觀察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文中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 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和住院時間結果: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
闌尾炎是一種急性炎癥反應,實驗室檢查常會出現外周血白細胞增高,闌尾炎在臨床上的發病一般比較急,患者臨床上常表現為右下腹麥氏點壓痛和反跳痛明顯,其中轉移性右下腹痛是其主要的臨床特征,同時患者也常伴有惡性、嘔吐等消化道癥狀,闌尾炎手術是一個比較小的外科手術,手術常常比較成功,但如果在手術治療過程中沒有對患者進行適當的護理,也會降低手術的療效,對患者的恢復造成一定的影響。以前臨床上對于采取闌尾炎切除手術治療的患者常常僅給予一般護理,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隨著我國醫療模式的不斷完善,護理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其中循證護理就是在其發展中出現的一種比較全新的護理模式,是近年來護理領域興起的新觀點和新思維[3],循證護理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4],它的護理有真實、可靠的科學依據,對患者的護理可以起到更好的臨床效果,本研究顯示,循證護理在闌尾炎切除手術中的應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強患者機體的恢復能力,其效果遠遠高于一般護理。同時循證護理對于護理人員護理水平的提高也存在一定的幫助,它可以為護理人員提供護理的科學依據,改變他們那種僅憑經驗開展工作的態度,護理人員在使用證據的過程中對于護理方面的信息和動態也可以更系統的了解,減少不必要的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也明顯提高了護理質量[5]。
1 吉覺阿洛.86例行闌尾切除術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4):164 -165.
2 于愛萍.腹腔鏡手術治療27例小兒闌尾炎的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0,7(9):135 -136.
3 金梅保.循證護理在普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7):40 -41.
4 張新華,耿麗華.循證護理在普外科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8(27):26 -27.
5 鄭利平.循證護理在泌尿外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