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
腹部手術切口感染是婦產科腹部手術常見的并發癥。切口感染不僅增加患者痛苦和醫療費用,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而且會導致切口延遲愈合、裂開[1],嚴重者可引起宮腔感染、敗血癥、器官功能障礙,對患者生存質量及預后均有不良影響,嚴重者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從而引發醫療糾紛。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11月期間我院婦產科收治的892例行婦產科腹部手術患者中發生感染的4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選取2008年5月~2010年11月期間我院收治892例行婦產科腹部手術患者中發生感染的4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年齡22~45歲,中位年齡33.5歲。其中子宮切除術11例,附件切除術9例,宮外孕病灶清除術8例,剖宮產術8例,卵巢囊腫切除術9例,宮頸癌根治術3例。
術后早期持續發熱、切口疼痛、切口化膿、裂開或裂口間有皮膚假愈合,或底部形成瘺道、皮下脂肪液化或血腫,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升高,切口分泌物細菌培養陽性[2]。檢查切口仍有滲出且切口出現程度不一的紅腫,若切口有浸潤硬塊且有明顯壓痛者則切口已發生感染;切口有膿性分泌物溢出,表示切口感染嚴重[3]。
892例患者中有切口感染者48例,感染率5.4%。
發生切口感染48例患者中送檢滲液標本檢查39例,送檢率為91.6%;檢出病原菌50株,標本陽性率為90.9%。
肥胖3例,占6.25%;營養欠佳4例,占8.3%;病室污染6例,12.5%;手術時間過長4例,占8.3%;糖尿病3例,占6.25%;伴其他疾病未預防用藥8例,占16.6%;切口消毒不徹底9例,占18.7%;非術者縫合5例,10.4%;傷口換藥不及時6例,占12.5%。
細菌直接接種,消毒不嚴格,手術中由患者皮膚殘留或皮膚傷口感染,直接接種手術切口而感染;手術室空氣污染,參觀人員過多;原已存在的感染灶,如肺炎、泌尿道感染、子宮腔內感染等[4]。
患者的營養狀況對術后切口愈合具有很大的影響?;颊郀I養不良會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加之術中失血及術后恢復期間需要量大,因而患者免疫力更加下降,發生切口感染。應指導其合理飲食,增加營養,糾正各種原因的貧血以及低蛋白血癥,有效提高機體抵抗力。
患者體質過于肥胖,脂肪層過厚,術中影響術野暴露和手術操作而易發生感染。術中慎用高頻電刀,縫合時嚴格沖洗切口和消毒。并指導患者控制體重,合理飲食。
手術時間過長,術野及醫療器械污染率就會隨之增多,且術中的牽拉、切割使組織損傷加重,因而無形中就增加了術后切口感染的機會。而手術時間長也易造成創面的擴大、出血過多,形成局部血腫形成。要提高醫師手術技術,術前設計好手術方案,術中加強保護組織,止血徹底,盡量減輕手術創傷。
患者入院時本身患有其他疾病,機體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低,因而易受細菌侵襲,導致切口延遲愈合或感染。術前采取對癥治療,有效控制感染,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以減少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
如非急癥手術,應盡可能糾正低蛋白血癥及貧血,改善患者全身狀況。對糖尿病患者應控制血糖。對各種感染性疾病應合理選擇抗生素,控制感染。減少住院天數,降低交叉感染。
總之,術后切口感染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僅會給患者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傷害和痛苦,嚴重者甚至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所以婦產科醫生應提高其手術技術操作水平,嚴格無菌操作技術,盡量減少手術時間,并由主刀醫生縫合傷口,以減少傷口的污染機會;同時要嚴格加強病室衛生管理和消毒工作,有效降低院內交叉感染幾率;指導患者合理飲食,減輕體重,積極控制基礎疾病,以減少切口感染的發生,保證患者順利康復。
[1]安進,張濱.剖宮產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探討[J].當代醫學,2009,15(6):25.
[2]韓懿,鄭亮玉,吳玉儀.婦科術后切口感染危險因素研究[J].新醫學,2005,36(7):405.
[3]田靜.婦產科腹部手術切口感染及裂開的防治[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2):66.
[4]葉昕,鄭喜慧,葛晨蕾.婦產科腹部手術切口感染的原因和防治[J]. 吉林醫學,2009,30(18):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