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聰慧
妊娠糖尿病是由于在妊娠期體內拮抗胰島素的激素水平升高,內分泌變化都會對血糖產生影響。常導致母嬰發生近、遠期嚴重并發癥,應積極干預治療[1]。筆者對4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進行積極干預治療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選擇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診斷為妊娠糖尿病的患者40例,年齡21-42歲,平均年齡(30.20±2.38)歲,其中初孕患者31例,經產婦患者9例,4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均為單胎妊娠;另外選擇同期住院的健康孕婦42例作為對照組,年齡22-42歲,平均年齡(30.72±2.62)年,其中初孕者32例,經產婦10例,亦均為單胎妊娠。兩組一般資料相比較,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差別(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婦產科學》[2],⑴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I/L;⑵妊娠24-28周,行50g葡萄糖篩查,口服葡萄糖1h后血糖≥7.8mmol/L,同時空腹血糖異常可診斷;⑶如果血糖篩查異常,需進一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口服75g葡萄糖,空腹血糖≥5.6mmol/L,OGTT 后 1h≥10.3mmol/L,OGTT 后2h≥8.6mmol/L,OGTT 后3h≥6.7mmol/L,其中有2項或2項以上達到或超過正常值??稍\斷為妊娠期糖尿病。排除標準:懷孕之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嚴重其他并發癥及妊娠合并癥的患者。
(1)糖尿病教育對納入研究的妊娠糖尿病患者進行糖尿病知識宣傳教育,囑患者起居規律、調整心態、戒除不良嗜好,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使患者掌握有關的防治知識,預防并發癥。
(2)飲食、運動治療 平衡膳食,合理控制總熱量。根據患者個人體重、工作量不同計算出一天所需總熱量,然后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所占比例不同計算每日所需量。根據患者個體差異制定運動計劃,鼓勵患者每天適量的運動,強度依據個體差異制定合理運動量。
(3)胰島素治療通過糖尿病教育、飲食及運動治療一周后,患者血糖仍不能達標者,開始啟用胰島素治療,采用胰島素泵及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均可。因為患者均為妊娠期,對胰島素敏感性差異性比較大,故應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及血糖情況調整胰島素量。妊娠晚期應該定期復查,如發現不良情況及時處理。如果治療情況良好,妊娠晚期胎兒生長良好且無并發癥,應盡量自然分娩。觀察兩組剖宮產、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早產、巨大兒、低血糖率情況。
妊娠糖尿病組患者的剖宮產、妊娠期高血壓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和(P<0.05),在羊水過多、早產、巨大兒、低血糖率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差別,(P >0.05),見表1。
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種特殊類型,指確定妊娠后,發現有各種程度的糖耐量減低或明顯的糖尿病,不論是否需要胰島素或僅適用飲食治療,也不論分娩后這一情況是否持續,均可以認為是妊娠糖尿病,它嚴重危害母兒的健康。臨床需在孕期監測妊娠期血糖,對血糖高于標準者首先采用飲食控制方法,同時應配合胰島素及口服藥治療,若能在孕期盡早控制血糖,則能明顯降低母嬰的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但口服降糖藥均可通過胎盤使胎兒發生低血糖,還引起胎兒畸形及酸中毒,故一般不用,在飲食控制血糖不滿意的前提下,使用胰島素,研究證實胰島素治療可以降低巨大兒的發生。
本次臨床研究顯示,雖然妊娠糖尿病組的剖宮產、妊娠期高血壓率都明顯高于健康正常孕婦組,但羊水過多、早產、巨大兒、低血糖率等與健康正常孕婦組無差別,亦未出現患兒死亡及孕婦危險狀況。
所以,在妊娠早期進行篩查,以便早發現、及時正確地干預。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合理飲食及運動,正確使用胰島素等治療,可以有利于降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剖宮產、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低血糖率,也可以降低患兒的早產、巨大兒率,有效改善母兒的預后,保障母兒健康。
1 楊延冬,翟桂榮,楊慧霞,等.糖代謝異常孕婦體質量及相關因素對新生兒出生體質量的影響[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0,45(9):646-651.
2 樂杰.婦產科學(第6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