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唯物史觀與中國現代史學體系的構建*

2012-08-15 00:46:21薛其林
長沙大學學報 2012年1期
關鍵詞:歷史

薛其林

(長沙大學長沙文化研究所,湖南 長沙 410003)

唯物史觀與中國現代史學體系的構建*

薛其林

(長沙大學長沙文化研究所,湖南 長沙 410003)

20世紀中國史學有兩變,一是由過去的舊史學變為“新史學”(含史料派史學),一是由“新史學”演進為真正馬克思主義“新”史學。而唯物史觀的傳入則是中國現代史學臨門一腳,開創了中國史學研究的新局面,誕生了全新而科學的史學理論、方法和豐碩的史學成果,催生了史觀與史料并重的中國現代史學,形成了完整的學科體系。經過李大釗、郭沫若、范文瀾、呂振羽、翦伯贊、侯外廬等大批研究者的艱辛開拓,創造出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史學,也形成了豐富的關于馬克思主義史學中國化的思想,奠定了中國現代史學的根基和范式。

唯物史觀;中國現代史學體系;20世紀上半葉

瞿林東指出∶“20世紀中國史學最顯著的進步是歷史觀的進步?!保?]這種歷史觀點的進步主要體現在西方近代進化論和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傳入,改變了中國人對于歷史的看法。尤其是唯物史觀的引入,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史學的科學化進程。盛邦和總結了這個階段馬克思主義史學成長的過程,并將之劃分為三個時期∶“五四”是它的誕生期;20世紀30年代前后社會史大論戰,標志著它進入自己的發育期;延安時代是它的成熟期與發展期。認為,馬克思主義史學看到了進化史觀派的內在缺陷——唯心主義,也看到了史料考證史學派的“惟科學主義”的機械性,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察歷史,為中國歷史學打造科學精良的思想武器;它融實證主義與歷史主義于一體,涵致用與求真為一脈,形成馬克思主義史學實事求是的內在境界。它總結既往之經驗,瞻望未來之前途。這些內在因素與中國社會現實緊密結合,從而開創出中國史學的新局面,并發展成為中國現代史學的主導潮流[2]。王東、王興斌等人則認為,在中國史學的現代性變遷過程中,形成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馬克思主義史學,無論就其范式意義,還是就其實際影響而論,都是其他任何一個史學流派所無法比擬的[3]。

一 開創了中國史學研究的新局面

20世紀史學有兩變,一是由過去的舊史學變為“新史學”(含史料派史學),一是由“新史學”演進為真正馬克思主義“新”史學。兩者激蕩澎湃,造就了中國現代史學的勃興。這兩“新”之別,主要是史學觀的差異?!靶率穼W”的倡導涌現出了沖鋒陷陣的勇士(梁啟超等),“史料派”(亦稱“新歷史考證學派”)造就了一批嚴謹求真的大師(王國維、顧頡剛、傅斯年等)。他們活躍于20世紀前期中國史壇,推動并且深化了中國史學近代化的發展歷程。而唯物史觀的傳入則是中國現代史學臨門一腳,催生了現代史學,形成了完整的學科體系。

顧頡剛1947年出版的《當代中國史學》,在講到“新史觀的輸入”時認為∶“過去從所謂‘唯物史觀’輸入以后,更使過去政治中心的歷史變為經濟社會中心的歷史,雖然這方面的成績還少,然也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p>

“新史學”理論研究的開展,在推動中國史學的近代化上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起到激發愛國心,改造現實社會的作用。但是,“新史學”理論的缺陷也相當明顯∶首先,“新史學”初起之際,理論上顯得粗糙,激情有余而冷靜深刻的分析不足;其次,許多具體的論述也很不到位,概念模糊或認識訛誤;再次,出現以史料學代替歷史學的傾向(如傅斯年主張“近代的歷史學只是史料學”);第四,“新史學”理論源于域外史學理論的影響,難免生搬硬套[4];第五,新史學不能解決當時中國社會存在的現實問題。而唯物史觀的傳入、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興起則開創了中國史學的全新局面。

這種新局面可以從兩個方面獲得解讀∶一是唯物史觀替代進化史觀(新史學)成為史學研究的主要思想;一是史學界由20-30年代“史觀派”與史料派兩種治史模式并存,發展到40年代唯物史觀為主的模式,以至史料派的大師如顧頡剛等和政治上反對馬克思主義學者如陶希圣等紛紛采用唯物史觀來從事學術研究,形成了唯物史觀一枝獨秀的局面。

可見,“20世紀中國史學最顯著的進步,是歷史觀的進步。輸入進化論,是一大進步;輸入唯物史觀,是更大的進步。”[5]

這一進步,體現在唯物史觀特有的內涵與特色上。

第一,研究宏觀、整體的歷史,把握歷史演進、發展的規律。

唯物史觀告訴人們,人類社會的歷史是一個自然發展過程,因而是有規律可循的。盡管中國學人在這方面作了許多可貴的探索,但還是停留在樸素的階段,從而限制了人們對社會歷史規律的認識。唯物史觀把人類社會歷史看作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自然發展過程,揭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以及階級劃分和階級斗爭的演變、發展對社會歷史的影響,社會歷史呈現出不同的階段性特點,從而揭示出人們認識歷史發展規律的方法論原則,從而使人們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成為可能。依據唯物史觀的一理論,40年代呂振羽的《簡明中國通史》和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是中國最早出版的馬克思主義中國通史著作,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發展打下基礎,廓清道路。呂振羽的《簡明中國通史》作為“最豐美的果實”,體現了“學術中國化”的特點[6],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中具有重要地位。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1941年),被譽為第一本以唯物史觀為指導而編寫的完整的中國通史。該書不僅根據馬克思的社會形態理論,勾畫出中國歷史的發展階段,而且還根據中國歷史的具體情況,突出了中國歷史的特殊性和個別性。此外,華崗的《社會發展史綱》(1940)、鄧初民的《中國社會史教程》(1942)、翦伯贊的《中國史綱》(1943)以及吳澤的《中國歷史簡編》(1945)等,也都對馬克思主義中國通史體系的發展與完善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第二,研究、評價歷史既要唯物,又要辯證。

唯物史觀一方面要求人們從經濟入手、從物質利益入手揭示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原因;同時要辯證地看到政治、意識對經濟的影響,承認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思想文化、道德風尚等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作用。唯物史觀傳入以后,人們的歷史觀念才產生了質的飛躍,經濟、政治、文化相互間的關系及其在社會歷史進程中的作用,才真正得到合理的解釋。李大釗在《唯物史觀在現代史學上的價值》(1920年)一文中批評了“歷史的宗教的解釋”和“歷史的政治的解釋”,進而闡明了“歷史的唯物的解釋”,認為∶“這種歷史的解釋方法不求其原因于心的勢力,而求之于物的勢力,因為心的變動常是為物的環境所支配?!彼u唯物史觀以前的歷史觀“只能看出一部分的真理而未能窺其全體”,而唯物史觀的目的“是為得到全部的真實”。

第三,歷史的主體、前進的動力是人民群眾。

唯物史觀明確標舉群眾史觀,鮮明地提出和肯定了人民群眾對于推動歷史發展的巨大作用。在唯物史觀的影響下,史學界產生了李大釗的《民彝與政治》(1916年)、翦伯贊的《群眾、領袖與歷史》(1939年),這些史學成果揭示出人民群眾在歷史進程中的偉大創造作用,得出了“歷史上之事件……離于眾庶則無英雄,離于眾意總積則英雄無勢力”的合理結論。

二 誕生了豐碩的史學成果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思潮濫觴于20世紀20年代中期,以李大釗所著《史學要論》一書的出版為標志。此書討論了什么是歷史、什么是歷史學、歷史學的系統、史學在科學中的位置、史學與其相關學問的關系、現代史學的研究及于人生態度的影響等關于史學的重大問題。他的《史學思想史講義》是我國最早用唯物史觀總結西方史學發展歷程的西方史學理論研究的專著。三四十年代,隨著社會史論爭的展開,馬克思主義史學思潮迅速發展。首先是郭沫若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的出版,在中國開辟了人們以唯物史觀認識中國歷史的道路,推動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的研究走向深入。其次是中國社會史論戰的展開,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史學思潮的發展。第三是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在通史、社會史、思想史等領域,產生了一批馬克思主義史學著作,顯示出了中國史學的新的活力。第四是1938年翦伯贊出版了《歷史哲學教程》一書,對“歷史發展的合法則性”、“歷史的關聯性”、“歷史的實踐性”、“歷史的適應性”、“關于中國社會形勢發展史問題”做了一一闡述。此后,侯外廬的《中國社會史導論》,呂振羽的《中國社會史諸問題》,吳玉章的《中國歷史教程敘論》,華崗的《研究中國歷史的鑰匙》、《怎樣研究中國歷史》,吳澤的《中國歷史研究法》等論著,都對歷史學的性質、歷史學怎樣成為科學、研究歷史的意義以及歷史學的方法等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從《史學要論》到《歷史哲學教程》,這是馬克思主義史學思潮在理論形態上的重要發展[7]。

此外,李大釗出版了《民彝與政治》(1916年)、《唯物史觀在現代史學上的價值》(1920年),范文瀾出版了《中國通史簡編)(1941、1942年)、《中國近代史》(1947年),翦伯贊出版了《群眾、領袖與歷史》(1939年)、《中國史論集》(1943年)、《中國史綱》第一卷(1943年)、《史料與史學》(1946年)、《當代中國史學引論》(1947年)、《中國史綱》第二卷(1947年),郭沫若出版了《青銅時代》(1945年)、《十批判書》(1945年),呂振羽出版了《中國政治思想史》(1937年)、《中國社會史諸問題》(1942年)、《簡明中國通史》(生活書店,1941年;光華書店,1948年),侯外廬出版了《中國古典社會史論》(1943年)、《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1944年)、《中國近世思想學說史》(1944、1945年)、《蘇聯歷史學界諸問題解答》(1945年)、《中國古代社會史》(1948年),何干之出版了《中國社會性質問題論戰》和《中國社會史論戰》(1937年),華崗出版了《中華民族解放運動史》(1940年),尹達出版了《中國原始社會》(1943年),吳澤出版了《中國歷史簡編》(1945年),說明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已初具規模。

在唯物史觀的影響下,當時的學術界出現中國農民戰爭史研究、經濟史研究(食貨)、中國社會結構形態研究(如歷史分期等)、歷史翻案研究(如歷史人物、事件)的熱潮。

三 全新而科學的史學理論、方法

第一,五形態結構理論。唯物史觀關于社會歷史結構的一個重要理論和框架就是“五形態結構”,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在研究歷史時都自覺地運用這一結構理論來從事中國歷史研究。這主要體現在通史和斷代史的撰寫上。1928年,郭沫若從自己熟悉的思想文化方面入手,寫出了第一篇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中國古代社會的論文《周易的時代背景和精神生活》。同年,他又寫出了《詩書時代的社會變革與其思想上之反映》以及《中國社會之歷史的發展階段》等文,通過對《易》、《詩》、《書》所提供的第一手資料的分析,探索周代社會,并對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作了一個“鳥瞰”式的概說,得出了中國古代也先后經過了原始共產制社會、奴隸制社會和封建社會等幾個階段,走著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走過的道路的結論。

第二,物質經濟分析方法。李大釗一針見血地指出∶“從來的歷史家欲單從上層上說明社會的變革即歷史而不顧基址,那樣的方法,不能真正理解歷史。上層的變革,全靠經濟基礎的變動,固歷史非從經濟關系上說明不可。”[8](P346)

第三,階級分析方法和階級斗爭史觀。從經濟基礎出發,運用物質利益和經濟地位進行階級劃分和階級分析,是唯物史觀解剖歷史的重要工具。這同樣為中國的史學工作者提供了透視中國社會現實和歷史的強有力的理論武器。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以中國通史的宏觀視野,總結出了頗具中國特色的唯物史觀的歷史動力論學說——“農民革命動力論”。這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中國化的具體歷史形態,是對唯物史觀的運用和創造性發展。陳獨秀于1920年11月7日,在《共產黨》月刊第一期上發表文章,宣告了通過階級斗爭奪取政權的奮斗目標∶“我們只有用階級戰爭的手段,打倒一切資本階級,從他們手搶奪來政權;并且用勞動專政的制度,擁護勞動者底政權,建設勞動者的國家以至于無國家,使資本階級永遠不至發生?!保?](P129)1941年毛澤東在延安的一個講話中說∶“記得我在1920年,第一次看了考茨基著的《階級斗爭》,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和一個英國人作的《社會主義史》,我才知道人類自有史以來就有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初步地得到認識問題的方法論?!薄拔抑蝗×怂膫€字∶‘階級斗爭’,老老實實地來開始研究實際的階級斗爭?!保?0](P378-379)《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就是這一思想的理論結晶。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毛澤東也開了以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中國歷史的先河。

第四,群眾史觀。在中國,傳統的歷史觀是“帝皇史觀”、“英雄史觀”,“新史學”興起后,在轉“君史”為“民史”方面邁出了第一步,但沒有達到唯物史觀的高度。真正對人民群眾的地位、作用做出正確的認識也還是在唯物史觀傳入中國之后才成為事實。李大釗在談到舊史學與現代史學的區別時指出∶“從前的歷史,專記述王公世爵紀功耀武的事”,而唯物史觀指導下的史學,“不是一種供權勢階級愚民的工具,乃是一種社會進化的研究?!币虼?,我們需要的是“一種世界的平民的新歷史”[11]。陳獨秀于1920年9月發表《談政治》一文,批評無政府主義者的主張,認為要達到理想社會必須對政治實行徹底改造,勞動階級應該改造統治階級的國家、政治和法律,“用革命的手段建設勞動階級的國家”,此為“現代社會的第一需要”[12](P129)。郭沫若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對下層民眾歷史的關注已初露端倪,考察下層民眾的生存景況。1945年5月,郭沫若在所寫《十批判書·后記》中強調歷史人物評判的道理和尺度就是“人民為本位”,“合乎這種道理的便是善,反之便是惡。”[13](P482)1947年7月在《歷史人物·序》里又直截了當地說∶評價歷史人物“主要憑自己的好惡”,“我的好惡標準是什么呢?一句話歸宗∶人民本位。”[14](P3)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中,以社會民眾為歷史著述的中心,已表現得十分突出,認為,我們需要的是“一部真實的中國人民的歷史”[15]。呂振羽的《簡明中國通史》與范著相類,對民眾歷史特別注目。他自己申明∶“我的基本精神,在把人民歷史的面貌復現出來?!保?6]毛澤東通過一生的革命實踐深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保?7](P1031)1940年前后,毛澤東先后發表了《〈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從比較完整的理論形態上進一步系統論述了農民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和黨的階級政策,從而標志著毛澤東以農民為主體的人民史觀已經形成。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說∶“決定戰爭勝敗的是人民,而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于反動派,而是屬于人民?!保?8](P1195)

第五,關注現實社會。指導社會實踐、服務現實,強調史學與生活、時代和社會的聯系,注重釋放史學在歷史創造中的作用,是唯物史觀的強大生命力所在。這一理論武器對于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深重的近代中國社會而言尤為重要。從梁啟超在《新史學》中說的“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悠悠萬事,惟此為大”,到顧頡剛創辦《禹貢》半月刊、《邊疆》周刊,撰寫《中華民族是一個》,以及李大釗在《史學要論》中闡述“現代史學的研究及于人生態度的影響”等等,可以證明,在近現代中國,不論屬于何種史學思潮,其主要傾向都是明確宣稱史學應當關注社會、關注現實的。其中馬克思主義史學對此尤為看重。長達十年之久的“社會史論戰”就是一個突出表征。唯物史觀史學通過大量論述證明中國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從而為中國共產黨有關革命的性質、任務、對象、動力、前途等政策的出臺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武器。第二個突出表征就是抗戰時期對于法西斯主義的侵略史觀的批判??箲鸨l以后,為配合全民族抗戰這一新的形勢,以呂振羽、李達、鄧拓、華崗、王亞南、吳澤、蒙達坦等進步學者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史學界抨擊日本法西斯文人對中國歷史的歪曲,挫敗了侵略者從文化上征服中國的企圖,為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正像德里克在分析社會史論戰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起源問題時所說的那樣∶“對于(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來說,歷史既不是一種消遣,也不僅是一項學術事業;而是具有明顯的功能性和實踐性。馬克思主義者之所以急切地想了解過去,是因為他們渴望去塑造現代社會的命運,而他們相信現代社會發展動力的秘密就存在于過往的歷史進程之中。”[19](P3)

四 由不成熟走向成熟:史觀與史料并重

在20世紀上半葉,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建立的最初階段,由于理解的偏差和論戰中的情緒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國現代史學構建過程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由于誤解(理解不全、不系統)而導致的“修正、割裂、歪曲”唯物史觀的現象;一是過分強調唯物史觀的服務現實的政治功能,而相應忽視其學術功能,所導致的教條化和公式化、輕視史料與考證的缺失。這是20世紀20-30年代馬克思主義史學幼稚和不成熟的表現。

針對第一個不足,翦伯贊所撰寫《歷史哲學教程》(1938年)的一個目的,就是批評當時存在的“對史的唯物論之修正、割裂、歪曲”等種種現象,闡述了如何正確理解和運用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的重要性。

針對第二個不足,40年代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對此進行了積極的反思和糾正,而且還從理論上論述了史料及考證方法在歷史研究中的重要性,闡述了理論觀點與材料方法間的辯證關系,極大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史學的中國化和學術研究的中國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史學已由不成熟走向成熟。

進入40年代,馬克思主義史學在反思的基礎上有了顯著發展。此時,馬克思主義史學家一方面在具體研究中更為注重對史料的搜集和考證方法的使用,另一方面開始從理論上強調史料及考證方法對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的重要意義。翦伯贊特別注意史料與史學的問題。他曾指出∶“不鉆進史料中去,不能研究歷史;從史料中跑不出來,也不算懂得歷史?!保?0](P60)很形象地說出了對于史料應采取的辯證態度。1946年他出版了《史料與史學》一書,再次強調史料在歷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1946年侯外廬完成的《中國古代社會史》,不僅強調文獻材料和地下出土材料的使用,而且指出要“謹守”和“遵守”前人的考證辨偽方法和成果[21]。華崗于1945年撰寫的《中國歷史的翻案》則對史料本身的鑒別與運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2](P13)。

不僅如此,他們還從理論上論述了史料及考證方法在歷史研究中的重要性,闡述了理論觀點與材料方法間的辯證關系,強調史料與史觀并重。認為,歷史考證學不應該僅僅是“材料的匯集、歸納、辯正”,它的作用還應該是“用相互關聯的眼光去審察各種史料”,并且“汲取”“科學歷史觀”。這樣的見解,的確比堅持“史學就是史料學”的觀點要顯得更為全面。

可見,到40年代,馬克思主義史學不僅走出了自身不成熟的階段,而且也超越了史料學派的局限。影響所及,乃至占史學半壁江山的史料派的學術地位也受到了沖擊,即使是傅斯年、顧頡剛等人,也都不得不正視唯物史觀派的存在,甚至視史料考證是“下學”,視唯物史觀派為“上達”。盡管傅斯年等人依然強調史學就是史料學,但是40年代前后將理論和觀點結合于史學研究中去,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史學發展趨向。這些理論與觀點包括唯物史觀,也包括其他一些西方的歷史哲學和史學理論,其中當以唯物史觀的影響最為明顯。由此顯證馬克思主義史學在當時史學界的主導地位[23]。

綜上所述,20世紀上半葉,李大釗、郭沫若、范文瀾、呂振羽、翦伯贊、侯外廬等大批研究者經過艱辛開拓,創造出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史學,也形成了豐富的關于馬克思主義史學中國化的思想∶其一,將唯物史觀理論與中國歷史研究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史學實踐化;其二,在吸收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實現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本土化;其三,采取中國民眾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和通俗化語言,達到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大眾化??梢哉f,他們的努力和成就為中國現代史學立定了根基和范式。

[1][5]瞿林東.唯物史觀與中國史學發展[J].史學史研究,2002,(1).

[2]盛邦和.20世紀上半葉中國史學的流程與流派[J].學術月刊,2005,(5).

[3]王東,王興斌.二十世紀上半期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J].歷史教學問題,2005,(5).

[4]張文生.中國百年間史學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

[6]胡繩.近五年間中國歷史研究的成績[J].新文化半月刊,1946,(5).

[7]瞿林東.二十世紀的中國史學(下)[J].歷史教學,2000,(5).

[8]李大釗.馬克思的歷史哲學與理愷爾的歷史哲學[A].李大釗文集(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9][12]陳獨秀選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10]毛澤東文集(第2卷)[M].1991.

[11]李大釗.唯物史觀在現代史學上的價值[J].新青年,1920,(4).

[13]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4]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5]中國歷史研究會.中國通史簡略[M].上海:華東人民出版社,1952.

[16]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7]毛澤東選集(第3卷)[M].1991.

[18]毛澤東選集(第4卷)[M].1991.

[19]阿里夫·德里克.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起源[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20]翦伯贊.史料與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21]侯外廬.中國古代社會史·自序[M].北京:新知書店,1948.

[22]華崗.中國歷史的翻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3]張越.試析20世紀40年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對史料和歷史考證方法的重視[J].史學集刊,2006,(2).

(作者本人校對)

A

1008-4681(2012)01-0079-04

2011-12-08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唯物史觀與20世紀中國現代學術體系構建研究”,編號∶11JD710005。

薛其林(1967-),男,湖南益陽人,長沙大學長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國現代學術思想史。

猜你喜歡
歷史
元旦的歷史演變
歷史重現
環球時報(2022-03-16)2022-03-16 12:17:18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篡改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九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7月
歷史上的5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91网红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va|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97久久免费视频| 中文无码毛片又爽又刺激|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国产91丝袜|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在线欧美日韩|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97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呦| 欧美精品高清|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欧美性精品|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精品视频第一页|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天天干伊人| 尤物视频一区| 欧美色亚洲| 国产精品青青|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91 九色视频丝袜|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午夜视频www| 色综合综合网| 综1合AV在线播放|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三级| 无码福利视频|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免费国产福利| 欧美成人日韩|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国产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a级免费| 国产精品女主播|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成人在线综合|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