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衛華
(浙江工商大學 經濟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
當前各式各樣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已成為目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一個新特征。世界各國出臺種類繁雜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如安全標準、衛生標準、包裝標識標準、信息技術標準、環境標準、勞工安全標準和福利標準等,對我國產品的出口造成極大的障礙。此外,發達國家借由全球氣候變暖,在世界范圍推行低碳經濟,欲對碳排放量高的產品征收碳關稅。“碳關稅”的征收將會增加我國部分行業產品的出口成本,從而削弱相關產品的出口競爭力。
目前世界經濟前景依然不明朗,經濟復蘇時有反復,歐洲債務危機不斷升級,且主要發達國家的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美國和歐元區失業率雖較2010年的10%有所下降,但仍然處于高位,這已經成為目前美歐政府焦慮不安的一大問題。就業狀況的低迷,將直接打擊普通民眾的消費信心,發達經濟體缺少國內消費的拉動,經濟恢復的基礎也很不牢固。在這種形勢下,普通民眾和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情緒會明顯抬頭。在發達國家民主政治體制下,其貿易保護的政治意義、社會意義一般要遠超出它的經濟意義。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為了走出經濟低谷,從本國的經濟利益出發,除了出臺一系列經濟刺激方案外,還紛紛采取各種各樣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由于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出口國,世界各國便把矛頭紛紛對準我國。據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統計,中國已經連續18年成為遭受貿易救濟調查最多的國家,已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國。2010年,國外對華共啟動119起貿易救濟案件,其中反傾銷76起,反補貼13起,涉華保障措施23起,特別保障措施7起,涉案金額達126億美元。國外對華的貿易救濟措施幾乎涉及所有的出口行業,嚴重影響了我國出口產品的聲譽、競爭力及出口規模,使我國生存日益艱難的外向型中小企業雪上加霜。
受科技發展水平、勞動力素質低等因素的制約,我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質量水平較低,并且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迅速改善。歐美發達國家及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在國際貿易中往往制定較高的技術質量標準來限制我國商品的出口,以達到保護本國產品和生產企業的目的。我國出口企業為達到發達國家和地區制定的技術環境質量等標準,在生產以及運輸過程中,必須辦理有關環境標準的檢驗、測試、認證和鑒定等手續,從而增加了相關費用。此外,在產品的外部包裝、出口檢驗檢疫等方面也將大幅度增加投入,從而導致我國出口產品成本大幅上升,削弱了我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據統計,因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我國每年的直接貿易損失超過400億美元。
針對日益頻繁的貿易摩擦,我國政府應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利用WTO雙邊及多邊貿易糾紛的協商機制,幫助國內企業維護正當權益。政府有關部門應不斷加強對國外貿易保護政策、法規的研究,及時向相關企業通報信息,積極有效引導企業規避貿易壁壘。同時要認真總結國內外企業突破貿易保護的經驗和教訓,建立相應的國內外貿易保護信息數據庫,及時向相關企業通報并發布預警信息,幫助和指導國內企業突破國外貿易壁壘。要充分利用我國貿易大國的形象和地位,并利用各種對話機制,積極聯合世界各國進行有效溝通,堅決反對各種不合理的貿易保護主義,從而維護國內企業的正當利益。
我國企業要注重新技術、新方法的引進和新產品的開發,充分利用發達國家的產品質量認證標準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按照國際標準組織安排生產,力爭達到發達國家的質量要求,從而跨越技術性貿易壁壘。同時企業還應全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營銷能力,強化競爭意識,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要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并著力打造自己的品牌,跳出僅僅依靠價格競爭的惡性循環,依靠技術創新增強企業的出口競爭力。
同行業出口廠商在國際貿易中應相互團結,充分發揮各行業協會的作用,避免同行業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競相殺價、惡性競爭,針對不公平的貿易救濟措施勇于積極應訴,爭取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前我國出口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仍然是單兵作戰,在遭受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時,只有少部分企業勇于應訴,雖然應訴率逐年遞增,但相比其他國家和地區仍存在很大差距,此時更需要行業協會、企業以及政府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的全力配合。2010年2月6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對華窄幅織帶反傾銷反補貼合并調查傾銷部分的初裁結果,兩家強制應訴企業中,廈門姚明織帶飾品有限公司傾銷幅度為0,另一家由于未應訴,被裁定為231.40%的懲罰性稅率。13家獲得平均稅率資格的企業被裁定為115.70%的稅率,其他未應訴企業的全國統一稅率為231.40%。所以,我國同行業企業在面對國際貿易救濟調查時應積極應對,團結一致,切實維護我國企業的利益。
我國應充分利用作為亞太經合組織的重要成員國和東盟的主要對話國的身份以及在全球經濟發展中不斷增強的話語權,積極發展同成員國之間的經貿關系,以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和在國際談判中的地位。與此同時,我國應最大限度地團結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用有效的方式和途徑,積極開展互利的貿易活動。由于當前國際經貿環境非常復雜,各種貿易摩擦不斷涌現,近幾年諸多發展中國家為了維護本國利益也開始頻頻對我國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因此,我國政府應努力與各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建立良好的雙邊及多邊經貿關系,以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貿易摩擦或沖突,為我國出口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出口環境。
[1]李偉,阮煒峰.我國應以何種措施應對新貿易保護主義[J].商場現代化,2011(4):66-70.
[2]史利敏,董玉雷.經濟危機對我國化纖行業的影響[J].科技信息,2011(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