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鳳閣 董兵權
(哈爾濱商業大學金融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8)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并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然而資金不足以及缺少有效的融資渠道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提高競爭力的主要障礙。
銀行信用貸款是企業發展中最普遍的融資方式之一,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說,銀行信貸是最直接的資金支持渠道,據統計,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大約70%的資金是由銀行提供的。然而,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規模小、實力弱,特別是發展初期就缺乏資金的支持,又缺少相應的抵押擔保,很難得到銀行的支持。從風險的角度講,科技型中小企業本身發展存在風險,銀行借貸給中小企業會面臨更大的風險。近年來,盡管國家采取了多項措施,加大金融機構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但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銀行信貸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困難。
企業內部融資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初創期常常采取的融資方式,企業募集到的資金來源眾多,企業創辦者及其親屬和朋友都可以成為融資的對象,但資金分散,集資效率低,成本較高。這種方式為企業奠定了一部分資金基礎,使企業能夠順利啟動,但是這種方式往往只是一次性的,維持企業運營時間相對較短,缺乏穩定性和長久性。
資本市場融資主要是面向社會公開發行債券和股票,以債券化和股份制的形式籌集資金,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解決企業內部資金緊缺的問題,增加現金流,而且還可以為進一步為資本市場的運作打下良好基礎。可是,對于大多數規模小、實力弱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說,發行債券和股票可操作性不大。
風險投資主要是企業通過一定的方式獲得風險投資基金的支持,來為企業籌集必需的資金。這種方式能夠很好地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所需資金,而不需要企業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承擔巨大的風險。然而,這種融資方式取決于企業自身的實力,企業規模越大,科技實力越強,得到的支持就越多。我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普遍科技實力不強,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能力較弱,并且周期長、見效慢,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獲得風險投資的機會。
商業信用融資是中小企業經常采取的融資方式,其具有靈性和即發性,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資金鏈斷裂給企業帶來的風險。但由于商業信用融資的期限較短,籌集金額較小,企業付出的成本較高,不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也滿足不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對資金的需求。
政府設立創新基金的目的是為具有較強科技創新能力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這對于嚴重依賴于外部資金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說無疑非常具有吸引力,創新基金的設立為企業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然而,創新基金數額相對較少,無法滿足較大的資金需求。目前,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能夠申請到的最高創新基金數額為200萬人民幣,而小企業初創期就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在未來的發展期更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生產,政府的創新基金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來說杯水車薪,不能根本地解決其資金短缺的問題。另外,創新基金審批時間長,手續繁雜,對于要求時間短、見效快,以技術創新為生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講,又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1.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小金融機構
目前,我國中小金融機構已經在全國遍地開花,各省市都陸續建立了地區性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金融市場上占據了相當的份額,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發展將成為我國金融業今后一段時期的發展戰略。應進一步完善中小金融機構的信貸政策,如適度放寬中小金融機構確定貸款利率的權限,適度擴大中小金融機構儲蓄存款的來源和應用渠道,積極促進中小金融機構的業務創新,更好地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
2.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擔保體制
為了更好地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不穩定、資金薄弱、信譽度低、銀行信貸難等問題,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結合我國的實際,建立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制度,為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制度支持。如: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營造良好的外部法制環境;建立風險分散的長效機制,降低銀行和企業的信貸風險;吸收各方資本,拓寬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的資金來源及融資渠道;加強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的風險監控等,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3.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傾斜
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國有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第一,在同等風險評估指數的前提下,優先向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在兼顧利潤、效率和穩妥經營的前提下,大膽進行創新,給予科技型中小企業更多的資金支持。第二,考慮制定相關政策,保持金融機構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貸款份額。
作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重要的融資形式,內部融資應引起足夠的重視。科技型中小企業要轉變過去一味依賴銀行信貸的傳統思維方式,在融資過程中逐步樹立市場觀念和自主理念,樹立成本效益和法制觀念,逐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中小企業的財務制度和管理結構,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切實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增強內部凝聚力。在融資過程中采取靈活、機動的有效措施,擴大內部融資范圍,提高內部融資收益,做大做強內部融資業務。
1.合理運用稅收減免、貼息等財政措施調動內、外資投入的積極性,積極吸引投資者直接投資。
2.完善資本市場體系,建立多層次的融資體系,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股票融資制度,完善發行審核制度,逐步建立起適合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特點的發行審核制度,降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上市門檻,為科技型中小企業上市提供便利,做大做強中小企業板。
3.積極完善創業板市場,為規模小、實力弱、無法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建立股份轉讓的途徑,積極拓寬融資渠道,使發展潛力足、信譽度高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優先通過發行債券融資,逐步鋪開,惠及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其直接融資提供渠道。
以政府為主導,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設立專項創新基金,用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在高新技術領域自主創新,科技創新,增強企業競爭力。創新基金應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方式予以支持。
1.對已經具有一定規模、效益和發展水平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或項目,可以采用貼息的方式提供銀行貸款,鼓勵企業或項目積極擴大規模。
2.對尚處于發展階段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或項目提供必要的補助,對擁有一定創新成果的企業或項目提供成果轉化的資助。
3.對初創時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或項目,依據其較好的發展前景、較高的創新水平和今后的創新潛力,特別是新興的朝陽產業和相關項目,可以采取資本金投入的方式,引導其他形式的資本進入,也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在限定的期限內依法收回投資。
風險投資作為一種權益性投資方式,對我國融資市場是一個必要的補充,可以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便捷有效的融資渠道。在開拓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時,可借鑒發達國家風險投資的模式,發展和壯大我國的風險投資業,積極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
1.適度放寬國內投融資市場限制,積極推動民間資本設立風險投資基金,可以在投資政策上給予優惠,加大風險投資的吸引力度。
2.建立和完善產權交易市場,嘗試建立快速、高效的風險資本退出通道,進一步解除風險投資者的后顧之憂,使風險投資更好地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
總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需要自身的不斷努力,更需要政府部門的關注和支持,應當受到重視。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一個良好的融資環境,國家應從全局出發,有效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積極引導和推動國內資本市場建設,鼓勵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金融體系的建立和發展,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有關制度的制定,規范資本市場運行秩序,大力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增強在國內外市場中的競爭力,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1]王安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思路[N].金融時報,2004-11-23.
[2]唐洪文.淺析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J].中國科技產業,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