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書蔚,袁金秋
(長春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吉林長春 130012)
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提出了把基礎教育從知識能力型教育轉到素質教育上來,注重人才素質的培養(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體和心理素質)以及提高學生外語動用能力和交際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的一個研究課題,不僅對教學科研工作帶來挑戰,同樣對教育實施者帶來了新的要求。筆者認為,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對教師有如下幾點要求。
大學生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之一,提高和完善大學生的素質及道德修養對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高等學校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學生專業學習各個環節,滲透到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各個方面?!庇纱丝芍咝S⒄Z教師有義務根據學科特點,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融入德育教育,把“教書”與“育人”統一于整個教學中。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還是有一些問題和偏差:一是舊有體制的“慣性作用”。我國的英語教學長期在教學理念、教學過程、教學內容等方面忽視對學生思想素質、社會交往能力和意志品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二是以成績論成敗的導向作用。英語成績與學位、就業等問題的直接或間接掛鉤,導致學生、學校、社會對英語學習的實利性更加看重,對考試成績、語言應用能力的要求掩蓋了其應該發揮的德育滲透功能;三是部分大學英語教師“術業專攻”的思想作用。有些大學英語教師認為,英語課堂就是教授英語知識的平臺,在英語課堂上滲透德育教育,會影響教學效果,變得本末倒置。
大量的教學事實證明,與灌輸式的教育教育相比,德育滲透教育不是讓學習者機械、被動地接受學習,而是讓學習者根據具體的情境,去理解和感悟道德的力量,形成道德標準,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意識,具有潤物無聲的效果。德育滲透教育能夠較完美地將傳授學科知識與育人結合起來,對培養高素質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大學英語教學受眾的普遍性,兼蓄溝通東西方文化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包容性,決定了其在德育教育滲透過程中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優勢。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激發和應用,能更好地促進教育對象提高思想覺悟,充實智力活動,擴大經驗范圍,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為國家發展建設貢獻力量。廣大英語教師破除“以成績論成敗”的舊有觀念,高度重視德育教育在教學中的滲透,把相關的學習和研究當成一項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作,不斷把握知識前沿,吸收新的研究理論,并積極運用于教學之中。
在認真研究德育滲透相關理論、借鑒成果的基礎上,還需要在教學中認真加以實踐,加強對德育滲透的理解把握,提高實際運用的能力水平。具體到高校大學英語教學,需要教師通過教學設計和課外活動等載體,有意識地將德育理論滲透到學習者的思想之中,內化為學習者的信仰和行動。一要加強課堂教學的滲透實踐。在教學設計中,注重發掘教材的德育內容,結合德育教育實例,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通過東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對比,幫他們辨明是非,培養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和道德思想的認同感;通過有意識的德育滲透,培養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注重創新方式方法,通過演講、講座、課堂情景劇等方式激發學生興趣,滲透德育教育。二要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通過組織第二課堂,辦英語學習報、課外小組,興趣作業等形式統合德育滲透資源,形成良好的環境氛圍,使學生在課內課外都處于德育滲透包圍之中。三要加強對學生思想的把握。想要做好德育教育的滲透,必須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大學教師想要掌握學生思想必須多參加院系組織的學生活動,增進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同時多與負責學生工作的教師進行交流,努力學習借鑒德育工作方法。
教師具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及較強的道德意識是學科教學中實施德育的前提。在教學中,教師要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帶動學生,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然而,當前大學英語教師個人水平參差不齊,個別教師自身素養不足,難以成為德育滲透的典范。有的教師學術水平很高,卻不能靈活運用教學法,缺少教學經驗和教學實踐,不擅長與學生溝通,把授課變成“獨角戲”;有的教師素質不高,言談舉止無法達到為人師表,無法贏得學生的尊重;還有的教師因循守舊,始終堅守自己的老思想、老套路進行授課,不愿意突破創新。提高這部分教師的德育修養迫在眉睫。
提高教師個人專業素質和德育素養。一是學校要加強相關指導。切實把德育滲透工作落實到專業教學之中,量化、細化到教學評比和評先評優工作中。加強對教師的德育教育和傳統文化、文明禮儀培訓,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有效提高教師德育整體水平。積極開展校際交流,總結推廣德育滲透工作經驗作法。二是個人要注重平時養成。加強理論學習,在研究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對政治理論,政策形勢的研究和把握,使自己在政治上保持清醒,加強傳統文化和倫理學等知識的學習,在道德水平上保持上進。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從而贏得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和信任,才能營造寬松和諧的心理氛圍和學習氛圍,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精神和潛在能力。并且要堅持嚴謹學風,始終保持旺盛的求學進取之心,投入全部力量從事教育事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
[1]邵華.論高等院校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實施[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8(3):68.
[2]金瑤.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研究與實踐[D].重慶:西南大學,2009:11,14-15.
[3]張換成.試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07(1):175.
[4]榮茹.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9(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