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坤
(長春師范學院外語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
反思性教學與外語教師的專業發展
孟令坤
(長春師范學院外語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
傳統理念下的外語教師培養過于注重外在的“培訓”與“教育”,這種技術理性的教師培訓模式已難以適應當今課程改革對外語師資發展的要求。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積極主動地自我協商和自我建構的動態過程。教師通過反思性教學,不斷接受新知,促進自身的成長與發展。在這過程中,反思是教師成長和發展的內在動力源。
反思性教學;教師發展;專業成長
教師的專業發展方式一般有兩大方面:一是“從上到下”依靠外在的培訓與教育,有計劃、有組織地促進教師進步;二是教師“由內到外”地自我激勵與自我完善,從而達到自我成長與發展。傳統理念下的外語教師教育通過外在培訓而達到教師能力的提高。這種理念指導下的教師培訓在國內外的長期發展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與模式,對教師的發展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這種技術理性的教師培訓模式已難以適應當今課程改革對外語師資發展的要求。外在培訓只是一種方式或手段,不等同于教師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積極主動地自我協商和自我建構的動態過程。教師通過反思性教學,不斷接受新知,不斷促進自身的成長與發展。在這過程中,反思是教師成長和發展的內在動力源。教師發展的核心是反思,反思能力是教師應具備的重要素質,也是當前教師教育的核心問題。
反思性教學即“教學主體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1]由此可見,“反思性教學不僅僅是回顧已有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行為,而是要通過教學主體的不斷探究、質疑,找到其中的問題和答案,審慎地考慮教學實踐并不斷矯正不正確的教學行為,合理地進行自我評價,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指導未來的教學行動,使自身的教學具有發展的價值、創造的價值和自我實現的價值,使自我經驗型的教師發展成為學者型的教師的過程。”[2]
教師專業發展就是“教師的專業成長或教師內在專業結構不斷更新、演進和豐富的過程”[3]。專業發展強調教師的主體性,即教師要有內在的自我發展意識,主動發展自己,且這一發展過程是不斷更新與完善的動態過程。
促進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有內外兩個方面。外部途徑是通過外部力量的組織與規劃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如提高教師待遇、完善學校管理與評價制度;內部途徑則強調教師自我發展意識和教學反思能力的決定性作用。當代認知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學習者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其主動參與、加工信息的過程。這種認識不同于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需要教師主動學習與思考,不斷建構與反思。
反思性教學在教師專業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對于工作中的教學問題,反思性教學要求教師主動探究,在教學過程中反思與教學行為相關的因素,積極尋找新策略,解決所面臨的教學問題。其次,教師由經驗型教師成長為研究型教師的過程中,反思性教學的作用不容忽視。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將教學和反思相結合,研究自己的教學行為,反思教育理念,不斷探究和解決教學問題,從而促使自己成為真正的研究者。還有,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重視反思,善于反思,積極開展反思性教學,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其教育理念與教育行為會在反思的過程中不斷提高。
L.Valli通過對反思性教學的有關文獻和教師教育計劃的考察與分析后,總結出五種反思模式:(1)技術性反思模式:反思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如何使教與學的過程更有效果和效率;(2)行動中反思模式:強調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情景和經驗作出明智決策并能夠予以證明;(3)縝密性反思模式:要求教師反思、關注整個教學領域的事情;(4)人格性反思模式:教師以一個關懷者的身份出現,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他們最佳關懷;(5)批判性反思模式:將學校和學校知識看作政治建構,將倫理標準運用到學校教育的目標和過程中[4]。
反思內容也可簡單地分為教師理念和教學行為兩方面,教師可從以下三個具體的方面來進行反思。反思學習者的學習需求、特點、興趣與學習策略等,促進學生學習過程的積極有效;反思自己的教學目標、價值觀、學生觀、師生觀等理念層面的問題,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確保在教學過程中作出適當的教學決策。
Pollard把反思教學的過程具體表現為一個循環反復的過程。反思—計劃—實施準備—行動—收集數據—分析數據—評價結果—再反思。熊川武提出以下反思性教學的實施過程:(1)反思教學現狀,發現問題;(2)進行目的—手段分析,提出假設;(3)制定教學計劃,將假設具體化;(4) 實施計劃,進行教學;(5)分析和處理材料,得出初步結論,寫出反思性日記或論文、實驗報告等。這個反思性教學周期的出發點是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其核心是通過問題處理來提高教與學的效果。
教師成長為反思型教師有很多途徑。高翔和王薔根據前人對反思性教學的研究,總結出五種方法:記日記、聽課與觀察、教師評價、錄像、教學行為研究(也就是教師行動研究)[5]。眾多途徑的核心都是發揮教師的自我意識,主動參與反思。反思能力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在動力源。
反思和教師專業化發展關系密切,教師反思是為了促進教師持續性專業發展。教師應以課堂為基礎,反思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并通過多種渠道來促進自身的可持續性專業發展,如課堂聲像信息分析、學術刊物閱讀、填寫各種反思問卷、個案研究、教學日志、評課、說課、在職培訓、學術研討會[6]。
專家學者就如何啟發教師反思、促進教師發展進行了諸多積極探討。現有文獻中有很多好的方法和建議可供參考。孫迎暉、邵紅香[7]根據所收集文獻和發展層次的不同,提出四種教師發展方式:(1)自我探索式,即教師自我反思,如借助學習日記進行反思;建立教學檔案;制作教學錄像等;(2) 協作發展式,即建立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發揮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如同事間相互聽課、課堂教學觀摩,團隊成員之間互相鼓勵與反饋。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團隊靈感,并有利于約束個人的惰性與隨意性;(3)網絡學習式,即搭建教師交流和溝通的平臺,通過遠程教育,實現教師間的資源共享,共同探討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與困惑。這種方式可以幫助教師們獲得情感上和心理上的支撐;(4)實踐專家式,即教師自身開展教學行動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并提高到理論的層次。無論哪種方式,都要求教師主動參與反思,以實現其專業成長過程中的自我建構。
反思性教學對教師提出了諸多要求。教師要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修養、強烈的責任心和道德感,并掌握一些教學反思的技巧和方法。教師只有具備強烈的責任心和道德感,才能把反思性教學進行下去。在反思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實踐和揣摩,在不同階段運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師不僅是反思性教學的實踐者,同時也是教育理論的思考者和建構者。教師應以開放的心態,既勤于實踐,又不斷反思與提升理念,努力促成自己的成長與發展,實現由傳統的“教書匠”向學者型教師的角色轉變。
教師的反思可以促進自身專業發展,進而提高教學水平,推動學校教學改革。外語教師應該對自身的反思和專業成長有清醒的認識和實踐行動。要縮小外語教師專業素養現狀與新課程要求的差距,不能僅依靠技術理性的教師培訓模式,應從教師發展主體內部著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自我建構。外語教師結合教學環境和自身實際情況,在教學實踐中反思,并努力促成反思型教師的成長與發展,積極主動地選擇和拓寬自我發展的途徑,才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出路。
[1]熊川武.說反思性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上海教育科研,2002(6):4-9.
[2]林新事.英語課程與教學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270-271.
[3]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專業發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16.
[4]L.Valli.Listeningtoother voices:Adescription of teacher refl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Education,1997(1):28-31.
[5]高翔,王薔.反思性教學:促進外語教師自身發展的有效途徑[J].外語教學,2003(2):87-90.
[6]趙凌珺.反思性外語教學理論及課堂模式與教師專業發展[J].外語教學,2009(1):75-78.
[7]孫迎暉,邵紅香.英語教師自我發展的途徑[J].基礎英語教育,2005(6):75-79.
Reflective Teaching and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ENG Ling-kun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It pays too much attention on the external“training”and“education”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teacher development,which has been difficult to accommodate to the requiremen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a dynamic process of teachers’active self consultation and self construction.Teachers study and develop through reflective teaching,and the reflection is the inner power source of thei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eflective teaching;teacher development;professional growth
G642
A
1008-178X(2012)10-0165-03
2012-03-12
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GH11278)。
孟令坤(1979-),男,吉林長春人,長春師范學院外語學院講師,碩士,從事外語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