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暉
(集寧師范學院教育系,內蒙古烏蘭察布 012000)
論如何引導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葛 暉
(集寧師范學院教育系,內蒙古烏蘭察布 012000)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有增無減,大學生擇業觀的偏差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本文通過對大學生就業形勢和就業現狀的分析,進一步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拓寬就業渠道,調整就業的期望值,實現自己的價值。
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就業現狀;就業矛盾
我國大學生就業制度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由國家的統包統配制度轉向了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自主擇業、雙向選擇制度。20多年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有增無減,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學生擇業觀的偏差是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因此,引導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也就顯得十分重要。筆者通過對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和就業現狀的分析,指出了大學生擇業的誤區,進一步提出大學生應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高等教育由原來的精英化走向了大眾化,隨著每年大學生入學人數的增加,畢業生人數也相繼逐年增長。有數據顯示:2005年畢業生人數338萬,而到了2011年畢業生人數達到了660萬,將近翻了一番,加上往年未就業的大學生,總體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
1.“蟻族”的生活。“蟻族”是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被稱為繼農民工、下崗工人之后出現在中國的又一群體。許多“蟻族”都來自小城市或農村,在他們的意識中大都市意味著機會、高薪和前途,認為大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發展空間,這無疑加劇了職業供給的不平衡,最需要大學生的地方少人問津,而都市的大學生求職者則人滿為患。
2.為逃避找工作而考研。伴隨著就業壓力,近年來更多的大學生選擇考研,而其中女大學生考研比率要遠遠高于男生,專家稱這是許多女生借考研來逃避找工作,結果有人一路考到博士,卻未對就業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3.啃老族的產生。“啃老族”是指已經成年,并有謀生能力,卻仍靠父母供養的年輕人,社會學家稱之為“新失業群體”。“啃老族”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的機會。一部分大學畢業生不愿意從事薪資較低的工作,感覺心理上不平衡。部分大學生吃不了苦,期盼找到掙錢多而且輕松的工作。據有關媒體報道,在當前就業壓力有增無減的情況下,“啃老族”有擴大的跡象,這必將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應該教育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社會也應該為其提供合適的就業機會。
在大學生就業難的同時,一些企業卻招不到合適的員工。企業大多覺得大學生不能吃苦,缺乏動手能力和團隊精神,而且又極不穩定。大學生則抱怨企業給的薪水低,要求苛刻,找不到合適的企業,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就盲目地去考證,以增加擇業的砝碼。另外,許多大學生將目光投向了教育、科技、國家機關的相關崗位,而這些崗位數量有限。一些私營企業卻職位空缺而無人問津。這不僅造成了人才的浪費,也造成就業矛盾的產生。
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為:1.理論與實際脫離。大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理論知識無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很多大學生畢業后不能勝任工作,知識和能力很難達到企業用人標準,很多企業必須對新招聘的員工進行職前培訓,員工才能上崗。另外,也不排除部分學生在大學期間虛度光陰,沒有真才實學,即使經過培訓也仍然難以勝任工作,由此帶來“企業招工難”的現象。2.擇業觀念陳舊。年輕人的擇業觀念與社會用人需求之間、與就業市場之間存在著突出矛盾,因此我們必須對未來大學生就業形勢作出科學準確的分析,指導大學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
1.觀念陳舊。有些畢業生和家長固守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擇業觀念,把畢業生的去向仍放在機關事業單位或國有企業上,把到非公有制經濟單位工作視為為別人打工,不算是正式工作。在新的時期,必須打破這種陳舊觀念,才能拓寬就業門路。
2.過多地考慮自己的志向,忽略社會需求。目前大學生就業壓力主要還是源于結構性的矛盾:一些大學生求職面臨一定困難,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崗位又招不到合適的人才。
3.敬業精神差,缺乏職業穩定性。有的大學生自恃才高、好高騖遠,對企業的忠誠度很低,工作一段時間之后很容易跳槽。大學畢業生需要有敬業意識,不能把用人單位當成跳板和訓練班,要踏實肯干,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文字表達能力,要有團隊合作精神。
4.不能客觀認識自己,缺乏主見。一些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對擇業沒有經驗也沒主見,容易受周圍環境和親朋好友的影響,即使被用人單位選中,也遲遲不肯簽約,總盼望有更理想的單位青睞自己。結果,優柔寡斷、舉棋不定,導致就業良機擦肩而過。
5.心理素質較差。有些畢業生缺乏自信心和競爭意識,對進入人才市場感到膽怯,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便灰心喪氣。這種自信心不強、自卑的擇業心態,根本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大學生對職位、工資水平要求過高等心態導致了人才供需錯位。為此,大學生必須調整就業心態,樹立全新的就業觀念。
1.面向基層就業,牢固樹立基層服務意識。基層是一個大概念,既包括廣大農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區,既涵蓋縣級以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也包括非公有制組織和中小企業,既包括自主創業,也包括艱苦行業和艱苦崗位。基層地區和中小企業急需人才,是大學生經受鍛煉、快速成長的重要天地。大學生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從一點一滴的基礎性工作做起,需要秉持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
2.適時調整期望值,先就業、后擇業、再立業。大學生應轉變觀念,從“一步到位”到“騎馬找馬”,走一條面對現實、降低起點、先融入社會再尋求發展的道路。大學生應抓住每一個機會,先落實一份工作,有了機會再重新選擇。
3.利用所有資源推銷自己。大學生應廣泛收集信息并及時、主動地推銷自己,面對合適的就業機會要盡早簽約,瞻前顧后、左顧右盼、猶豫不決的心態往往會喪失良機,也會消耗和減弱自己的競爭力。
4.勇于創業,由被動就業向自主創業轉變。創業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創業者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就業,而且不同程度地為社會提供了就業機會,帶動了其他人的就業。所以,年輕有作為的大學生可以選擇自主創業。當前,國家和地方都出臺了許多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希望大學生能抓住機會主動創業,當然一定要考察好市場,做好規劃,保證創業的成功。
5.學校要正確引導,積極服務。高校應將學生的就業工作置于重要地位。目前,各高校已經開設大學生職業指導課程,部分高校也開展了一些促進學生就業的活動如校園招聘會等。建議各高校繼續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力度,加強信息服務,增強就業指導的時效性,實現就業指導的專業化和個性化,使就業指導工作落到實處。
面對越來越難的就業形勢,大學生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只有學會根據主、客觀條件的變化,審時度勢、腳踏實地,才能夠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理想。
[1]歡顏.蟻族:蟻穴中安放的青春[M].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0.
[2]蟻族[EB/OL].[2011-09-24].http://baike.baidu.com/view/2806199.htm.
[3]調查顯示:逾九成女大學生就業受性別歧視困擾[EB/OL](2009-09-16)[2011-09-21].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9/16/content_12059138.htm.
[4]肖強.大學生擇業觀念的引導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2009(3).
[5]蘇子微.大學生就業性別歧視對策研究[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9(5).
G647
A
1008-178X(2012)04-0122-03
2011-12-15
葛 暉(1972-),女,內蒙古集寧人,集寧師范學院教育系講師,碩士研究生,從事課程與教學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