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芳 周 靜 徐生華 李建軍
(黑龍江東方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86)
黑龍江省地處內陸,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外貿發展相對沿海省份比較落后,省內外貿企業數量較少且規模較小。黑龍江省高校的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實習、就業的市場供大于求,因此大部分學生在畢業后選擇去外省中小型外貿企業就業。因此,本課題對中小型外貿企業的人才需求進行了調研,通過實地走訪和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了多家中小型外貿企業,對外貿人才的需求特點進行了分析,結果如下:
通過調查發現,中小型外貿企業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進一步提高,其不僅熟悉國際貿易實務、了解貿易法律和國際貿易慣例,還要精通一門外語(即具有熟練的聽說能力)及計算機(掌握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辦公軟件),即一專多能的外貿人才是中小型外貿企業特別急需的。此外,企業還特別注重外貿人才的實踐能力。
通過調查發現,中小型外貿企業對外貿人才除注重專業能力外,更注重其具有較強的溝通和開發客戶的能力。外貿從業人員的工資薪酬直接與客戶的數量、訂單的金額掛鉤,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外貿從業人員的能動性。
培養目標可簡要概括為基本知識夠用,實踐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高,具備就業競爭力。
1.基本知識夠用
企業在招聘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時,對其專業能力要求較高。經過對黑龍江省民辦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發現,企業比較注重的是掌握國際貿易實務知識(如運輸與保險、商檢、索賠、仲裁、外貿函電、國際結算、海關實務等)、熟悉國際貿易法律及慣例。所以,具備扎實的國際貿易專業知識和具有相應的職業技能是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基本要求。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夯實專業基礎,不斷更新和拓展知識領域,緊跟時代與科技發展的前沿,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從而在未來的外貿工作中發揮優勢,揚長避短。
2.實踐能力較強
外貿企業對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要求較高,通常希望應聘人員具有相關工作經驗、熟悉外貿業務流程、熟練填寫外貿單據、實際操作能力強,能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尤其是中小型外貿企業,由于條件和資金所限,不愿意再花費時間和資金培訓業務員。因此學校教育必須著重加強學生專業素質的訓練;學生也必須熟知將要從事的行業的背景和特點,努力掌握相關技能,使自己能夠學有所長。
3.綜合素質較高,具備就業競爭力
經過調查發現,黑龍江省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外貿企業特別注重員工尋找客戶的能力和與客戶溝通的能力,能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這就要求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具有良好的外語聽說能力,而且還必須了解某一國家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和相關法律,尊重其宗教信仰,具有跨文化溝通的能力,以此增加就業競爭力。
培養外貿所需人才對教師的要求較高,教師不但要有扎實、系統的理論功底,同時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加強國際貿易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可采取如下措施:
1.聘請外貿行業的業務骨干充實到教師隊伍中,主要講授外貿實訓課程,同時培訓校內現有師資,提高其業務水平。
2.選派教師到外貿企業實習,參加企業的實際工作;同時選派教師到知名大學的外貿專業進修,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經驗,參與同行的業務交流會和教學研討會,提升自有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
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和溝通能力是當前國際貿易專業培養目標的重點。
1.重視校內實踐教學
校內建立外貿綜合實訓室,通過仿真實訓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訓教室內設置進出口公司、銀行、海關、貨代公司、保險公司等模仿實體企業和機構,讓學生親身操作,使學生熟悉外貿業務的每一個環節。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加深學生對外貿業務流程的了解,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已學到的理論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就業競爭力。
2.與省內外外貿企業建立校企合作機制
由于黑龍江省外貿企業數量不多,使得學生在省內實習和就業的機會較少。針對此種情況,學校可以把學生實習的單位延伸到外省中小型外貿企業,與省外外貿企業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努力達到雙贏。這樣不僅使學生提前上崗,接觸真正的工作崗位,熟悉工作環境和流程,同時學生在實習外貿企業得到了培養和鍛煉,為學校培養合格的外貿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3.增加“商務談判”和“商務禮儀與演講”等輔助性課程的教學內容
通過“商務談判”和“商務禮儀與演講”課程,教會學生在商務溝通方面應掌握的技巧。通過校內實訓和課外兼職等方式,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待人接物能力,為學生就業打下良好基礎。
[1] 韋霞.我國外貿人才需求狀況與培養問題分析[J] .中國集體經濟,2010(12).
[2] 王秀霞.高職對外貿易人才培養與中小企業需求研究[J] .改革與開放,2009(11).
[3] 楊芳,崔磊.國際貿易實務模擬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北方經貿,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