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長波 彭晶晶
(哈爾濱商業大學旅游烹飪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8)
低碳經濟是在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嚴峻挑戰的背景下提出的。隨著世界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二氧化碳排放量越來越大,全球氣候面臨著嚴重的問題,已經危害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2009年12月聯合國氣候大會于哥本哈根召開,中國政府提出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的減排目標。為了在不降低經濟發展速度的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人們提出了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低碳經濟。低碳經濟的概念最早出現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中,此后迅速引起全球的關注。我國在2006年發布的《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中也明確提出中國要走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
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主要特征的經濟形式,是一種以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經濟形式的總稱,其最終目的是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實現經濟和社會的清潔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借用低碳經濟的理念,低碳旅游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綠色旅游,它要求通過食、住、行、游、購、娛的每一個環節來體現節約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動來詮釋和諧社會、節約社會和文明社會的建設。2009年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明確提出倡導發展低碳旅游,推進節能環保,實施旅游節能節水減排工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創建綠色環保企業。
黑龍江省位于中國的東北地區,是我國緯度最高、位置最北,也是太陽最早升起的省份,是東北亞地區文化經貿交流的中心地帶,土地面積為4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4.7%,人口3800多萬。世界旅游組織專家把黑龍江旅游形象定位為:黑龍江——中國旅游COOL(酷)省。這是黑龍江涼爽怡人的氣候,獨特神奇的生態旅游資源、時尚浪漫的旅游產品和獨具地域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的高度概括。可解讀為:“黑龍江——春季活力世界,夏季清涼世界,秋季多彩世界,冬季冰雪世界”。
黑龍江省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主要包括森林、冰雪、界江、湖泊、濕地、熔巖、油田、農場,加上清爽的氣候與之相配合,使黑龍江省成為中國生態避暑養生資源優勢最為突出的省份。旅游資源中林地面積為19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為41.9%,絕大多數為天然林,是擁有森林公園最多的省份,也是中國森林生態旅游資源最好的省份之一,成為全國森林避暑度假旅游的首選地。生態旅游與低碳旅游密切相關,因此黑龍江省發展低碳旅游具有先天的資源優勢。黑龍江省政府把旅游業作為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第三產業發展的重點,在堅持統一規劃、嚴格保護、合理開發、持續發展的前提下,不斷完善旅游產業體系,把旅游業作為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發展,以實現旅游強省的建設目標。
目前,黑龍江省低碳旅游得到了快速發展,一些旅游名城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低碳旅游城市,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黑龍江省最有名的低碳旅游建設區是位于我國的最北部的大興安嶺地區,其人口為53萬,總面積8.3萬平方公里,邊境線長791公里,黑龍江是當今世界惟一未被污染的大界河。大興安嶺林木蓄積量為5.01億立方米,占全國總蓄積量的7.8%;森林面積為76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79.83%。大興安嶺是黑龍江、嫩江的源頭,是東北、華北地區的天然屏障,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林區,低碳效果超強。超高森林覆蓋率的大興安嶺,號稱中國最大的天然氧吧,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達到3.8萬個。由《國家地理》雜志和國內100多名旅游攝影記者評選出的三大低碳旅游區中,大興安嶺以綜合得分18分名列第二。2009年12月27日國家級區域性戰略規劃《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正式出臺,標志著大興安嶺地區成為我國首個獲正式批準的國家級低碳經濟示范區。為此,大興安嶺地區將低碳經濟作為首要發展戰略,確定了建設全國低碳經濟示范區的發展戰略構想,重點圍繞“低碳產業、林業碳匯、低碳能源、低碳生活方式”四大基本戰略,努力打造低碳、綠色和生態品牌價值,積極探索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和路徑,建設生態自然化、產業低碳化、經濟持續化、生活和諧化的具有林區特色的國內低碳經濟先行區和國際低碳經濟示范區。
2009年11月,作為黑龍江第一旅游名鎮的五大連池鎮全面啟動建設,力圖將五大連池打造成為黑龍江省旅游經濟的龍頭,中國國家地質公園的典范,國際低碳旅游示范鎮。五大連池景區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五大連池市,在106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有14座新老期火山群。奇異的地貌,神奇的泉水中外聞名,是我國著名的養生天堂,其擁有舉世罕見的六大自然環境:純凈的天然氧吧、優質的冷礦泉水、宏大的全磁環境、靈驗的洗療泥療、天然的熔巖曬場、綠色的食品園區。五大連池旅游名鎮建設的目標定位是國際低碳旅游示范區,其彰顯的形象將突出“大氣大美大自然”、“宜居宜游真人文”。建設標準將重點突出“資源統籌、節能節地”,“低碳生活、循環產業”,“管網與地下走廊”,“被動住宅、綠化公建”,“慢行系統、公交導向”,“雨洪管理、中水利用”,“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等七大低碳核心概念。
近年來,鐵力市一直牢固樹立低碳、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堅持城市、生態、經濟、人與自然和諧的發展方向,大打鐵力生態旅游品牌,形成旅游開發、經營與生態保護的良性循環。2010年11月,由亞太旅游聯合會、國際度假聯盟組織、中華生態旅游促進會聯合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中國低碳旅游建設峰會上,黑龍江省鐵力市被評為“中國低碳旅游示范市”。
旅游者是旅游活動的主體,旅游者的旅游活動包括食、住、行、游、購、娛。因此,要推行低碳旅游就需要旅游者將低碳化理念貫穿于旅游活動的全過程。踐行低碳旅游方式,可從以下幾方面對游客加以引導和規范:在旅游的過程中,提倡游客食用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以鼓勵從源頭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從而減少碳排放;杜絕使用一次性餐具;自帶輕便水壺,飲用白開水,減少瓶裝水的消耗;入住酒店時,選擇環保旅館;隨手關燈,離開房間時手動關閉電視機和空調等電器,不將電器長時間處于待機狀態;在旅游的過程中,盡量減少產生垃圾,對于旅游途中產生的垃圾,隨手攜帶出旅游景區,放入垃圾分類箱中;選擇火車、自行車等低碳交通工具;購買旅游商品時,盡量選用本地產品、應季產品及包裝簡單的產品,減少使用塑料袋,盡量使用可循環使用的環保布袋等。
旅行社是溝通游客和旅游目的地的媒介,旅游產品許多是通過旅行社向旅游者提供的。因此,要發展低碳旅游,還需要旅行社向旅游者大力推介綠色旅游產品,提供低碳旅游線路。對旅游景區來說,棄用紙質門票,使用磁卡門票;景區景觀采用當地的原始材料,這樣既環保又與自然環境協調;景區內倡導低碳旅游方式,節約各種資源和能源。對景區飯店來說,倡導人們放棄使用一次性消耗品;棉織品采取“一客一換”制度;降低用水、用電量。
黑龍江省豐富的旅游資源是發展低碳旅游的保障。目前,黑龍江省的低碳旅游城市建設正在穩步發展當中。低碳城市,是在低碳理念的指導下,以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前提,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方向,以低碳技術為發展手段,以低碳社會為發展目標,實現城市的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的生態文明發展。近幾年,黑龍江省大力推進低碳旅游城市的建設步伐,目前形成了大興安嶺、五大連池、鐵力等低碳經濟示范區、低碳旅游示范市等。發展低碳旅游,建設低碳旅游城市是有效的途徑之一,因此,黑龍江省應在現有低碳旅游城市的基礎之上,發掘更多具有潛力的城市,并將它們建設成為更高水平的低碳旅游城市。
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應通過各種形式宣傳、鼓勵、引導低碳旅游的發展。以國家鼓勵低碳旅游發展政策為背景,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創建和評選“黑龍江省低碳旅游城市”,以推動各地區大力發展低碳旅游。建立完善低碳旅游發展的組織機構和戰略規劃,充分發揮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監督引導作用,制定相關工作規范和制度,采取科學措施,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將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全面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旅游業低碳化發展不僅可以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而且可以加快旅游產業升級轉型,降低旅游業能源消耗與經營成本,增加旅游業利潤。黑龍江省旅游業的低碳化發展需要各個地區的共同努力,各地區應積極尋找適合本地區的低碳發展模式,以促進黑龍江省全部低碳旅游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1]Fullerton D,Kinnaman T C.Garbage.Recycling and illicit burning or dumping[J].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5(29):78 -91.
[2]劉芳.低碳經濟背景下河南省旅游業發展的建議[J].科協論壇,2010(5):113 -114.
[3]鐘玉鋒.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旅游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生產力研究,2010(7):185-224.
[4]劉嘯.論低碳經濟與低碳旅游[J].中國集體經濟,2009(13):154-155.
[5]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Z].國發(2009)41號,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