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麗
(呼倫貝爾學院外國語學院,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8)
論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之互動型教學模式
王慧麗
(呼倫貝爾學院外國語學院,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8)
大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相比于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本文提倡一個新的模式,即交互的英語教學。英語教學旨在教會學生如何進行交際,培養學生良好的完整的語言能力,相比傳統的英語教學、互動的英語教學具有一系列的優點,本文旨在探討互動型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大學英語教學;英語教學改革;互動原則
交互式教學模式是指在特定背景下師生之間進行積極交流的一種教學方式。通過這種互動教學,我們可以開發出一種積極、和諧的課堂氛圍。以學生為主體是交互式的教學風格,它強調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一方面,這種教學方式體現了大學英語教學的進步,我們將更加注重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發掘他們的潛能,這將幫助我們提高教學的效率。另一方面,這種教學風格強調教和學的共同提高,通過互動教學模式,教師可以知道自己的課堂教學計劃是否適合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及心理。教師將能夠改善自己的教學技巧,在接下來的程序中可以設計更多有效的教學計劃。
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收知識。因此它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也難以吸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使大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相對低下,在現實生活中缺乏溝通。然而隨著國際國內交流和競爭的日益增多和社會對人才英語綜合能力要求的提高,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已較為突顯。
課堂氣氛是實現現代化互動教學模式的最基本條件。沒有良好的課堂氣氛,討論互動會變得毫無意義。在課堂上,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手勢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觸動。教師也要用語言鼓勵學生踴躍回答問題,讓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的平等、輕松和愉快。在課堂教學的互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活動參與者,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構建積極、有效互動的基本前提。
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與其專業教學知識、個人經驗和教師性格有著密切關系。在傳統觀念中,教師被定位為知識的傳授者,然而現代教學要求大學教師不但具備更加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有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熟練使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現代化的課堂教學需要“教”與“學”的完美結合,教師和學生長時間的合作學習形成默契是相當重要的。為了建立有效的師生互動,大學英語教師要轉換角色,成為師生良好互動環境的創造者、交流機會的提供者、積極師生互動的組織者和學生發展的支持者、幫助者、指導者和促進者。教師要尊重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喚起學生的“學”,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團隊合作是項有意義的課堂活動,因為它是一種模擬真正的溝通行為的理想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解決復雜的問題,因為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往往會得到更有效的發展共識。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中,教師一次只能提問一個學生,多數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互動。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是學習的重點。大學英語課堂的合作學習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活動,也可以改善學習氛圍,并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因此,學生在團體中學習將會有更多的機會進行交流與溝通,從而提高自己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提問是一種最常用的大學英語教學互動方式,能夠促進課堂教師與學生互動。教師應該提高提問技巧,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如果想讓學生有較高的參與率,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調整所提問題的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交互使用展示性問題和思考性問題這兩種提問的方式,發揮它們各自的特點,促進學生參與課堂互動,提高語言交際的效率。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盡量考慮這兩種提問方式的有機結合。例如,可以先使用第一個展示性問題引出話題,引導學生參與對話,然后使用思考問題來深化主題;或者先提問幾個展示性問題,然后問一些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態度和觀點的問題。展示性問題和思考性問題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來設計和完成。對于英語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設計的提問應以思考性問題為主,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獲得更多的知識信息,進而培養學生們主動獲取知識、積極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英語語言水平一般的同學,教師則可以設計一定比例的展示性問題,其目的是能夠幫助這些同學復習、鞏固原有的知識信息。
互動型教學理論認為,語言是溝通的意義和信息交流的工具,語言教學是一個信息交換的互動過程,課堂互動實質上是一種人際互動協作的過程,是語言輸入和輸出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過程。它是一種交流型教學方式,也是一種學習方式。研究表明,大學英語課堂互動語言學習環境仍有待進一步改善,英語課堂教學中語言輸入和輸出仍然有不平衡現象,在大學英語課堂中互動模式有時比較單一。課堂互動與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有密切關系,積極的課堂互動行為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而消極的課堂互動則會影響教學和語言學習的質量。因此,交互型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參 考 文 獻]
[1]胡金梅.互動在語言輸入和輸出中的作用[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06.
[2]何安平.外語教學大綱·教材·課堂教學:設計與評估[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
[3]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4]H.G.Widdowson.Teaching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5]Senior,Rosemary.TransformingLanguage Classes intoBonded Groups[J].ELTJournal,1997,51(1).
G642.0
A
1008-178X(2012)11-0174-02
2012-07-19
王慧麗(1982-),女,內蒙古呼倫貝爾人,呼倫貝爾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從事英語語言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