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琳
(山東輕工業學院財政與金融學院,山東濟南 250100)
基于元認知策略的非英語專業英語聽力教學研究
于 琳
(山東輕工業學院財政與金融學院,山東濟南 250100)
聽力理解能力的獲得一直被視為第二語言習得中最為困難的一個環節。本文旨在通過研究英語聽力的教學實踐,幫助學生找到掌握正確學習策略的方法,以使學生能夠通過使用這些策略,提高自己聽力理解的水平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元認知策略;非英語專業;聽力理解;聽力教學
本文的研究對象來自山東輕工業學院財政與金融學院。筆者選取了09級金融管理與實務兩個非英語專業自然班的大二學生,其中金融一班為實驗班(33人),在英語聽力教學中采用元認知策略;金融二班為對照班(36人),英語聽力教學仍采用傳統方式。選擇他們為受試者是因為他們幾乎有相同的英語學習經歷、共同的英語教師、相同的教材、一樣的英語學習時間,都不曾接受元認知策略的培訓。
本次實驗從確立目標、制定計劃、監控和評價等幾個方面入手。實驗收集的數據包括兩組學生前后兩次聽力理解測試以及關于元認識策略和學習者自主性的問卷調查。首先,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學習者的聽力學習活動。然后出示聽力材料,同時對兩組學生進行聽力測試。培訓結束后,通過問卷調查、測試、訪談等形式對兩組學生的聽力水平再進行測試。本研究對收集的實驗數據運用SPSS 10.0進行分析,主要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樣本t檢驗來觀察。
本研究旨在探索元認知策略是否能夠輔助學習者進行自我調節,進而證明其在提高學習者的聽力技能上的巨大潛力。本文著重于幫助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運用元認知策略,調動其實踐聽力訓練,并引導學生自主掌握聽力過程,從學習態度上進行轉變,注重聽力能力的培養。
元認知和元認知策略的研究在我國始于20世紀末。起初只是專注于對國外現有理論的引進和學習,后來逐漸發展為對教學對象、國家基本狀況和學校情況的研究。這些研究有利于幫助我們全面理解聽力過程,并在聽力教學和聽力研究方面提供了很多理論和實踐上的指導。但考慮到中國有眾多外語學習者,目前開展的研究,無論是質量還是范圍上都不太令人滿意。其原因有二:首先,學者接受教育的水平不同,他們進行這些研究的文化背景也不盡相似;其次,大多數研究不過是對西方已有研究的綜述,并不能反映中國的實際情況。
基于以上現實,本文采用了奧馬利和查莫特提出的元認知理論來進行元認知應用的問卷調查。根據此理論把元認知策略培訓分成了三個部分,分別是制定策略培訓計劃、應用培訓策略與評估培訓策略。李特爾伍德提出本森(1997)發展的自主學習理論,主要關注語言學習者的內在動機。自主學習問卷調查的設計將嚴格遵循這一理論,學習者的表現也主要從這一角度進行評價。
基于非英語專業學生更具有運用元認知策略進行計劃、監控和評估聽力學習的意識,他們的語言學習也會更熟練地假設,以下為本研究試圖證明的問題:(1)元認知策略培訓可以提高學生應用元認知的意識;(2)元認知策略培訓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聽力的能力;(3)接受元認知策略培訓的學生沒有接受培訓的學生進步更大。
培訓前,分別對受試者就已具有的元認知意識、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現有聽力基礎進行了對比。從前測聽數據中可以看出,兩組學生的語言熟練程度是不相上下的。其平均成績分別為7.48(實驗班),以及7.89(對照班),這表明他們培訓前的聽力水平相差無幾。而對其他兩項的培訓前測試,元認知意識 (t=-.144,p=.886)和自主學習能力 (t=-.318,p=.751),也只呈現出細微的差異。
首先,培訓提升了學生運用元認知策略的自覺性。實驗班的學生在培訓后大大地加強了元認知策略的應用(培訓前的平均值=107.88;培訓后的平均值=128.73)。他們對于聽力的計劃、目的和策略等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此外,他們更愿意實時評價自己的學習成果,積極參與聽力活動并作出調整。
其次,關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測前問卷顯示很多學生在培訓前有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但當涉及行動時,結果并不令人滿意。但觀察測后問卷的數據結果,則可以發現明顯的改善。例如,培訓前后實驗班學生的自主學習測試的平均成績就由60.15上升為67.36。綜合后續采訪所得出的結論也不難看出,實驗班學生自主學習表現更為優異。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對學生展開正確的元認知策略培訓能夠使學生自覺反思、總結、改進自己的學習過程。
第三,元認知策略培訓大大提升了聽力水平。與對照班的學生相比,實驗班的學生由于元認知策略的應用,語言熟練程度明顯增強,此項得分在培訓前后的平均值分別為7.48及10.82,上升了3.34。較之對照班增加的0.67有明顯的增長。不少參與培訓的學生表示,明顯感覺到了自己聽力水平的進步。
在指導非英語專業學生使用元認知策略的過程中,筆者發現,91%的人認為規劃策略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聽力,75%的人相信監控策略,80.4%的人相信評估策略。這就需要教師在了解學生原有語言認知能力的基礎上,讓學生弄清楚自己是否使用了正確的學習策略,是否完成了原定計劃。學生通過反思自己的認知過程,能夠及時調整學習目標、規范學習方法,學習效果也更好。
就實驗結果來看,接受元認知策略培訓的對象在聽力學習上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可以得出的一個結論就是目前的研究為我們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展示了一種新的手段。自主學習是一種受益終身的學習能力,而元認知策略的學習對于這種能力的培養起著良好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在聽力學習中要能做到“聽前心里有譜,聽時心中有度,聽完心中有數”。
第二個結論就是它使學生認識到僅僅知道學習策略或者只是簡單地利用它們是不夠的,需要持續的實踐和時間投入。在課堂上,通過進行大量元認知任務導向型的聽力訓練,把該策略落實到教學的實際當中去,是實踐元認知策略的有效方式。學生也希望通過這一策略的培訓,掙脫教師主導型的課堂模式,轉而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1]Little,D.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Authentik,1991.
[2]Littlewood,W.Autonomy:An anatomyand a framework[J].System,1996,24(4):427-435.
[3]陳家旭.元認知理論在多媒體外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研究,2005(1).
[4]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5]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6]文秋芳.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變化的趨勢及其特點[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40).
G642.0
A
1008-178X(2012)08-0160-02
2012-05-16
于 琳(1980-),女,山東濟寧人,山東輕工業學院財政與金融學院講師,碩士,從事英語語言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