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廣西財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3)
服裝英語的特點及翻譯策略
李媛媛
(廣西財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3)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服裝英語的重要性漸漸彰顯出來。服裝英語,作為國際服裝交流活動的工具,有其鮮明的行業性。本文就服裝英語從詞匯、句法和學科覆蓋性這三個反面探討其特點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服裝英語;翻譯策略;交叉學科
隨著國際對外經濟交流活動的廣泛開展,服裝外貿活動日益頻繁,全國各地都有定期舉辦國際服裝展活動,拉動經濟的發展。服裝英語作為此類活動的重要工具,起著極大的作用。服裝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ESP)的分支學科,有很強的專業客觀性。服裝英語具有詞匯量大,約定俗成的縮略詞多,描述性的句子多及學科覆蓋性強的特點。本文探討服裝英語的特點,并提出相應的翻譯策略。
1.1 專業固定性
服裝英語的詞匯,分類較細,分為服飾類、面料及面料成分類、服裝類以及縫制類。但研究其詞匯發現,雖然其數量多,但是跟一詞多義、抽象的普通詞匯比較起來,它具有唯一性,掌握起來相對比較容易。
1.1.1 約定俗稱的縮略詞
服裝英語中,縮略詞較多,首字母縮略和元音縮略是其主要手段。通過縮略,用單個字母或字母組合形成代號式的專業術語,方便專業人士記憶和交流。如W(Wool)羊毛,L(Linen)亞麻,YH(Yark Hair)牦牛毛,B.N(Back Neck)胸圍線;T.S.(Trouser Rise)褲襠等。
1.1.2 詞義的專業化
在理解服裝英語詞匯時,必須注意其語境意義,不能根據我們所掌握的單詞的普遍意義枉加猜測。如“dart”一詞,在普通英語中為“飛鏢”,但在服裝常見詞匯中,“dart”為“省”,如front waist dart前腰省,underarm dart肋省,stomach dart肚省。又如“fly”一詞,在普通英語中為“蒼蠅和飛行”的意思,而在服裝專業用語中為“門襟”。如:right fly里襟。
1.2 語義場規律
語義場理論是德國學者 J.Tries最先提出來的,根據這一理論,在一個完整的語言系統中,詞匯在語義上是互相聯系的,并按照一定的概念組成語義場。其意義是相互聯系、互相制約的。(沙夫,1979)其精髓是根據詞義都類屬關系,推出他們的層次結構。語義場規律對于掌握服裝英語專業詞匯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分析如下:
1.2.1 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詞匯結構中,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形成一個樹形結構,通過層層分解,構成“組塊”,組成系統。如設定設定整體為“button”,那么根據形狀,分為 eye button“圓形紐扣”,frogging button“紡錘形”,horn button“角形”,mini button“迷你形”;而根據質地能分成metal“金屬”,lether“包皮”,lacto“合成樹脂”;根據功能,分為blazer“外衣式”,gripper fastener“暗扣”等。
1.2.2 上下義關系
上下義關系是指語言中的某些詞在一個概念支配下組成的一個語義場,如“褲子”一詞,西褲“trousers”,背帶褲“bib pants”馬褲“Riding breeches”,燈籠褲“knickers”,連衣褲“overalls”,喇叭褲“flare trousers”。
1.3 詞義的模糊性
1.3.1 服裝色彩指稱詞
語言的模糊性是指詞語所指范圍的邊界是不確定的。色彩指稱詞屬于類屬詞,因其所代表的基本顏色幅度很寬,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模糊性。在服裝英語中,為了使服裝描述表達形象生動,會使用大量的詞來描繪濃淡明暗等色調。如就“紅”這個色調,從紅到淡紅之間有很廣的色調分類,根據劉宓慶(2005)語言交錯的對應分析束中,rust可以表示褐紅,也可以表示深紅,而mahogany同樣可以表示這兩種顏色,因而形成“疊區現象”,增加了語義的模糊性。
1.3.2 缺省類詞匯
缺省類詞匯也具有一定的語義模糊性。在服裝材料中,一旦出現新的產品,在目的語中,通常會存在缺乏原語對應。這類詞以外來語居多,一旦引入至目的語中,外來詞的語境缺失,語義的模糊性隨之增加。如“gabardine”是法語詞,表示一種斜紋組織的精仿毛織物,手感滑,彈性強。引入中國后,因為漢語中無描述此類材料的詞語,對于它的界定面就相對比較模糊。
1.4 翻譯策略
1.4.1 直譯
專業詞匯有相對固定的目的語對應,根據專業詞典中所規定的解釋進行翻譯,并且能為業內人士所接受。如Fabric width為織物幅度,micro fibre為超細纖維,leater imitation flocking為仿皮植絨,auto lycra 1*1 rib1+1為自動萊卡羅紋布。有一部分詞匯在直譯中存在語際部分對應的現象:如polypropylene對應化學名稱翻譯成丙綸,plain cloth對應組織結構翻譯成平紋布。
1.4.2 意譯
根據民族的文化獨特性,目的語詞匯空缺可以通過意譯來解決。意譯不追求原語對等,重在信息傳遞,如“little pink”一詞,不能直接譯為“小粉”,因為漢語中無此詞匯。所以只能根據其反映的意義“小而可愛”,譯之為“嫩粉”,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1.4.3 移植或部分移植
音譯或半音半譯是處理詞匯缺省現象的有效方式,常應用于服裝英語中外來詞的翻譯中,如服裝品牌“Kallista”音譯為克麗斯坦。半音半譯的表現形式為音譯+屬性,如oxford為牛津布,因為它是牛津大學的校服面料。
2.1 無人稱句
在服裝工藝流程的描述中,句子多為無人稱的祈使句,它可以用簡潔的形式表達各種邏輯關系,而省略“邏輯詞”,即變英語的形合為意合句。
例1:angle side pocket
Set into side seam and princess seam,pocket edge topstitiched,w/ self facing backstitiched,facing bottom edge raw and join to pocket lining.
譯文:斜插帶
車入側縫和公主縫,口袋邊壓明線,同時,面布邊緣貼回針固定,貼底邊為毛邊,然后連接至口袋里布
例句翻譯中,雖然topstitich和backstitich分別為縫飾的邊緣和倒縫,但是譯文處理沒有照搬其意義,而是根據實際譯成明線和回針,補充出省略的邏輯順序。因此在掌握專有詞匯的前提下,要根據語境實際情況做出調整,譯文要符合信息傳遞的原則。
2.2 被動語態
大量使用被動語態,是為了講求語言的客觀、簡潔,結構嚴謹。加深讀者對所描述的衣服的深刻印象,摒棄不必要的東西。
例2:Production line balancing is used to ensure a steady flow of work,to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available time,to keep work in progress to a minimum.
譯文:生產線平衡用于保證作業的平衡流水,盡量利用有效時間和保持最少量的半成品
例句中,包含被動語態和3個平行結構的不定式。譯文翻譯變被動為主動,“is used”翻譯為用于而非“被用于”,突出了主題詞“生產平衡”,而弱化了施動者。不定式結構用動賓結構進行處理,顯得簡單易懂。
因為服裝的設計、生產過程設計到多種學科,所以服裝英語具有學科交叉的特點。它受到其他學科的影響,學科覆蓋性特點明顯,它包含經濟、藝術、文學等領域,探索服裝英語特點必須要結合上述學科的內容。
3.1 經濟學
受經濟學的影響,服裝英語涉及服裝推廣的內容,它的特點是語言簡練,平和,呼呼消費者的購買欲,而非誤導。因此,翻譯時,需充分了解服裝英語的這一特點,譯文必須沿襲原語的風格,切忌浮空翻譯。例子如下:
例3:Saturated and steady design details bring creation of designers into play.The inspiration comes from life,nature,arts and everything.Kinds of fabricatin methods are adopted,including printing,embroidery,hand drawing,solid modeling of fabrics etc.
譯文:飽和、穩定的設計細節,則充分發揮設計師群的創意無限,靈感取于自然、藝術中的一切。手法也繁多,如印花、刺繡、手繪和面料立體造型等。
3.2 文學
服裝英語在傳遞信息的同時,也表現出了它的語言技巧,因為語言創作能幫助達到宣傳和推廣效應。(鄭海凌,1999)提出:文學翻譯的藝術生成是一個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的審美創造過程。在這點上,文學翻譯跟服裝英語翻譯是一致的。簡潔的語言文字,配以文學翻譯的真和美,渲染出一種唯美的意境,能最大限度的喚起消費者的消費潛力。
例4:If want to be a pretty girl,a simple cardigan with a white satin strapped top inside,and a light chiffon skirt are just enough to make you look touching and attractive.
譯文:如果你是向往靈動優雅的俏佳人,那么這樣一件簡潔的針織小衫,在配上百色素緞吊帶和輕盈的雪紡裙一定可以成為一只讓人艷羨的蝴蝶,美麗優雅的身姿令人心動。(錢記芳,2008)
服裝英語,作為國際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橋梁和工具,有著自身獨特的特點。了解其語言的鮮明特點,是學習服裝英語的基本。而服裝英語的翻譯是一項跨學科,跨文化的活動,從事服裝英語翻譯,不僅需要專業知識儲備,熟練的雙語應用能力,還需要有交叉學科的“百科”知識。只有這三方面的全面技能,才能確保翻譯質量。
[1] 沙夫.語義學引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2] 郭平建.服裝英語[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3] 錢記芳.和合翻譯觀照下的服裝文字語言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
[4] 張仁英.語義場理論在服裝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服裝職業學院,2011,(9).
[5] 鄭海凌.翻譯標準新說:和諧說[J].中國翻譯,1999,(4).
Features in Clothing English and Its Translation Strategy
LI Yuan-yua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lothing English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Closing English,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works as a communication tool in international clothing trade.The paper analyzes its features in terms of vocabulary, syntax and coverage and put forwar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ccordingly.
clothing English; translation strategy; interdiscipline
H059
A
1008-7427(2012)08-0118-02
2012-06-11
2010年度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0JGB074。
作者系廣西財經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