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雙,杜 蕾
(德州學院 教育系,山東 德州 253023)
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基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李 雙,杜 蕾
(德州學院 教育系,山東 德州 253023)
應用心理學是現代社會發展極其需要的朝陽專業,實習實踐是應用心理學專業發展,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關鍵環節,實踐基地建設是其中的組成部分,它對應用心理學專業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的價值。然而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基地建設中卻存在社會支持系統不完善、重建設形式,輕建設內涵等很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建設性的解決對策。
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基地;對策研究
應用心理學是現代社會發展極其需要的朝陽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心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心理學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夠具有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的專業素養,并能在中小學、科研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或面向社會開展心理咨詢、指導服務的工作。實習實踐是應用心理學專業發展,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關鍵環節,實踐基地建設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1.實踐基地是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學的重要保證。現在高校都非常重視實踐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強調綜合能力特別是操作能力的養成和提升。實踐基地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供了最佳平臺。我國高等教育一直以來都格外強調知識理論的教學,對實踐能力的培養關注不夠,使得很多畢業生走向社會以后出現不適應、不勝任等的問題。高校與用人單位沒有良好的溝通與合作,培養的人才不能迅速進入新的社會角色。盡管練習、演示等教學性實踐活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能力,但與實踐基地中的真槍實戰仍有天壤之別。實踐基地的建設與發展在繼往開來的21世紀顯得尤為重要。
2.實踐基地是高校與社會溝通的良好途徑。高校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社會的要求。把握社會的命脈,了解社會的需要,將更有利于高校確立科學的培養目標。高校可以通過對實踐基地的建設、利用,更加全面了解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的具體要求,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培養目標、改革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而且實踐基地可以直接參與人才的培養與培訓。實踐基地與高校聯手打造未來社會的合格人才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規律。
3.實踐基地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平臺。21世紀強調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學校的理論學習只能部分地滿足學生提升自我的需要,能力素質的全面提升需要更實際、更直接的平臺。實踐基地就是其中可以發揮巨大作用的有價值的平臺。在實踐基地中,學生們通過真實的操作、具體的實戰不僅可以鞏固運用學校中所學的理論知識,而且通過與社會的親密接觸,學生們可以更客觀地認識自己,完善自己,在品德、意志等方面也得到提升。
總之,實踐基地可以為高校提供最真實的育人信息,使教育可以牢牢把握社會發展的方向;可以為學生提供最有效的實戰機會,使學生可以在離開學校走向社會之前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1.實踐基地建設的社會支持系統不完善
應用心理學專業服務于社會的價值還沒有被很多社會部門、企事業單位所認識,人們對應用心理學專業一知半解,甚至很多人把心理學與批八字算命聯系起來,其實心理學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與各行各業緊密相聯,因為它的作用和價值得不到承認,所以在進行實踐基地建設時常常會遇到各種阻力。很多用人單位不了解而且也不相信心理學會對他們的工作與生活有幫助,不愿意為我們的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在建設實踐基地時高校倍感壓力,一線具體負責教師有苦難言。
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心理學沒能得到普及與推廣,人們缺少對心理學的基本認識,不了解心理學的意義和價值。用人單位認為應用心理學實踐基地的建設只是利于高校一方的事情所以不愿意積極地配合。第二,用人單位對自己所應肩負教育職責認識不足也是教育基地建設困難的原因所在。教育靠大家,一方面用人單位抱怨大學畢業生實踐能力差,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支持高校人才的培養,為大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試想一下,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才的實踐能力哪里得來。
2.重實踐基地的建設形式,輕建設內涵
應國家教育部培養實踐型、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的要求,應用心理學專業也和其他專業一樣加緊實踐基地的建設,利用各種關系、機會大搞掛牌儀式,迎接教育部門、行政部門領導的檢查。很多實踐基地在一片歡呼聲中揭牌建立啦,但是之后的跟進工作卻往往進展緩慢甚至處于停滯狀態。教師還會因為各種困難不能帶領學生到實踐基地實習見習,很多實踐基地形同虛設,沒能充分發揮其該有的價值。
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無論高校還是實踐基地單位都對實踐基地建設的意義認識不足,只看重重建設的形式,忽略了建設的內涵。實踐基地的建設不能只起到擴到社會影響的宣傳效應,它有著更豐富的內涵與價值。第二,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基地的建設缺少專門人員的建設與管理。實踐基地的利用應該有完整的體系,每一學年、每一學期什么時間到實踐基地進行什么內容的實踐,每次實踐的具體要求是什么等都應該有完整的計劃,這樣才可以避免因為溝通不良等原因而無法正常發揮實踐基地的作用。
3.實踐基地的建設中忽略教學科研的內容
應用心理學實踐基地的建設特別強調學生實踐機會的創造,為學生的實踐搭建各種平臺,學生通過實踐認識到不足,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機,受益匪淺。但是在應用心理學實踐基地的建設中受益的不應只是學生,還應有教師群體。教師缺少參與實踐基地活動的積極性,不能把科研、教學與基地建設結合起來,喪失了服務地方建設的機會。這樣實際上局限了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基地建設的作用。
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應用心理學專業理論教學任務繁重,教師無暇分身實踐基地的活動。教學任務的繁重確實使得老師感到壓力很大,老師們整日忙著備課、上課等瑣碎但卻非常重要的教學工作,沒有精力參與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第二,教師服務地方建設的意識不強,沒能抓住機會改善教學,提高科研。教師因為不能充分參與實踐基地建設的工作,所以很難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就更不會在實踐中尋找選題,使科研更有針對性和實用價值。雖說高校應該服務地方建設的要求早已提出,但是教師們參與意識不強,需要有關部門的引導與政策支持。
4.學生實踐動機薄弱,基地實踐與學生就業脫節嚴重。
學生積極參與實踐基地活動的動機其實很簡單,鞏固知識,積累經驗,這些都是直接為將來的就業做準備的。現在的學生因為受社會功利等思想的影響都比較崇尚實用,實踐基地的活動如果和他們將來的工作聯系不密切的話,就很難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而應用心理學實踐基地的建設往往過分追求數量,對質量的把關不足,不能照顧到專業學生的多種就業需求,實踐基地建設類型過于單一。
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應用心理學實踐基地缺少針對性,不能滿足學生就業備戰的需要。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可以從事中小學、科研部門、企事業單位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或面向社會開展心理咨詢、指導服務的工作,相對來說有著比較寬泛的就業領域。而目前應用心理學實踐基地的建設主要集中在各級各類學校,也許因為同為教育戰線,相互的理解與認同,所以建立起來比較容易,但是過于單一的類型確實很難滿足應用心理學專業多渠道就業的需要。第二,實踐活動動員不到位,學生對基地實踐認識不足。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教育工作者往往存在著對教育對象估計不足的問題,教育者習慣性地認為學生應該會欣然接受教師為他們精心安排的來之不易的實習實踐機會,但事實往往事與愿違,基地實踐之前的組織動員活動不容忽視。
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基地建設對該專業的發展確實非常重要。為了更好地建設實踐基地,我嘗試地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建議。
1.努力爭取各級政府部門及院系領導的支持,減緩實踐基地建設的困難
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基地建設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及院系領導的大力支持。各級政府部門應該發揮統籌領導的作用,加強對管理范圍內的單位教育職責的宣傳工作,通過政策、贊助等方式引導各單位積極配合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基地建設的需要,減輕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基地建設的困難。院系領導更是要重視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基地的建設工作,做好充足的后勤保障工作,比如學校要保證實踐基地建設專款專用,積極參與實踐基地建設的合作儀式等,以便對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基地的建設進行督促、監管。此外,院系對實踐教學工作的認定與評價也是調動教師積極組織開展實踐基地活動的指揮棒。
2.設立專門人員負責實踐基地的建設,確保實踐基地建設的不斷深化
應用心理學專業需要專門人員負責實踐基地建設的日常組織與管理工作。實踐基地建設是非常繁瑣的工作,需要探究實踐基地建設的目的、原則,需要根據教學設計安排實踐活動,需要協商完善實踐基地的實踐條件,需要不斷發展新的實踐基地,需要不斷開發豐富實踐內容等等,如此繁重、系統的任務需要專門人員負責,兼職管理人員無法勝任。有了專門人員負責與實踐基地進行溝通、協商,可以避免因為缺少計劃等原因而耽誤實踐,也可以節約教師溝通的時間,增加教師計劃實踐、參與實踐的機會。
3.調整課程規劃,減輕教師理論教學壓力,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實踐基地活動與建設
應用心理學專業需要根據社會要求、教學實際不斷調整課程規劃,改革教學內容,精簡理論教學內容,縮短理論教學課時,保證實踐基地教學實踐活動的課時,分年級分階段地安排好基地實踐活動,讓老師有充足的時間在實踐基地指導學生實踐。而且實踐基地員工與我們專業教師的緊密聯系也可以擴大教師的社會支持系統,有利于緩解教師的職業倦怠等心理問題,促進教師的心理健康。
4.強化教師服務地方建設的意識,實踐科研教學三管齊下,充分發揮實踐基地的作用
目前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基地的建設,教師參與熱情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服務地方建設的意識不足,對自己的職責認識不完整。高校教師除了教學科研的工作之外,服務地方建設,給地方提供理論、技術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職責。教師的積極參與,能夠幫助教師發現理論教學中存在的漏洞與問題,并及時完善教學,而且教師較高的科研水平、優秀的科研成果也會給實踐基地注入新鮮的血液,加速實踐基地的發展。實踐基地的活動應該有其超出活動本身的深層意義。
5.了解學生專業需求,滿足學生就業需要,豐富實踐基地的類型
應用心理學是一個應用領域極其寬泛的專業,必須圍繞應用心理學專業發展要求,不斷拓展不同領域的實踐基地,這樣才能滿足專業教學的需要。實踐基地建設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豐富學生實踐經驗,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做準備,那么不如在建設實踐基地的時就把就業和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把專業用人單位逐漸發展為實踐基地。根據學生需要,開辟生源地實踐基地,為學生將來就業創造良好的平臺。為此應用心理學專業可以與學校就業辦、學生處攜手創建實踐基地。
6.做好基地實踐活動的組織動員工作,幫助學生充分了解參與實踐基地活動的價值
組織者往往忽略參與者的感受,盲目地開展各種活動。實踐基地的活動最大受益人學生的意見我們應該傾聽,認真了解學生在參與活動中的真實情況。很多學生出現懈怠情緒主要是因為對活動意義了解不夠深入,意識不到活動對自己成長、成才的作用,所以基地實踐活動前的組織動員工作非常必要。動員形式應該該更易于學生接受,動員主題應該發人深省,只有做好學生的前期準備工作,特別是心理準備工作,才能取得更理想的實踐效果。
[1] 劉長宏,張恒慶,王剛,戚向陽.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試驗技術與管理,2006,(11).
[2] 葉遠帆.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與實踐教學探索[J].教育探索,2010,(3).
[3] 黃廷美,金家新.歐美高等院校師范生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的實踐與啟示[J].中國高校師資研究,2011,(2).
[4] 張德勝.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基地建設[J].瓊州大學學報,2002,(4).
[5] 苑訊,郭輝,秦昌明.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與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8).
G642.423
A
1008-7427(2012)08-0131-02
2012-06-03
作者李雙系德州學院教育系副教授;杜蕾系德州學院教育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