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強
(山西金融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8)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班級管理研究初探
張志強
(山西金融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8)
在全社會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今天,高職院校如何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浪潮下應對來自學生管理的挑戰是一個緊迫而現實的問題。當前,高職院校班級管理中呈現五個突出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必須用科學發展觀理論武裝輔導員的頭腦,增強輔導員的科學發展意識,推動輔導員轉變管理理念,明確管理目標;真正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大學生、相信大學生、依靠大學生;必須要致力于推動班級構建一套比較全面、科學、管用的班級建設體系。
班級管理;科學發展觀;體系
班級是高職院校實施教育管理的最基本的組織單位,是教育和培養高職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搖籃,是實現高職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重要平臺。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給高職院校發展帶來了重大挑戰的同時,也給高職院校學生組織管理帶來巨大的挑戰。在全社會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今天,高職院校如何適應新時期的新要求,轉變管理思路,創新管理理念,實現班級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高職院校學生組織管理必須解決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班級建設存在建設理念滯后,建設目標缺少針對性的問題。從高職院校輔導員的角度來看,大部分輔導員在班級建設理念上仍然停留在被動的“管”上,而沒有在主動的“理”上下功夫,建設理念滯后已經成為影響和制約實現班級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實際需要。從高職院校學生干部角度來說,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干部來說,因為缺少班級自我管理的經驗,加之缺少輔導員正確和必要的培養和引導,導致其在班級建設目標和工作思路也不甚明確,大部分學生干部只是把記考勤、管衛生,配合輔導員完成學校任務作為其工作目標。
從學生組織管理角度來看,目前,高職院校在班級制度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內化”不夠,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各項學生管理制度灌輸到每一位高職學生頭腦的力度不夠。根據對各高職院校曠課學生的隨機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曠課學生對自己的曠課行為產生的違紀后果并不知情,往往是違紀處分給了本人才知道學校有這樣的違紀處分規定。二是學校學生組織管理制度與班級具體實際結合不夠。從調查的實際情況看,大部分班級在制度執行上僅僅停留在學校學生組織管理制度的大框架上,而沒有在結合班級實際情況上下功夫,班級制度建設缺乏“特色”。
從學生干部隊伍建設角度來看,當前,最突出的問題是部分輔導員老師存在著只負責組織選拔不負責系統培養和引導,對學生干部應該開展什么工作、怎樣去開展工作,工作中遇到問題該怎樣面對、如何處理和解決遇到的問題,等等都沒有細心的指導和幫助、正確的引導、足夠的關心和嚴格的監督。這不僅使得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無法得到提高,甚至導致班干部不能有效地開展班級工作,其工作也無法得到同學的理解和支持,在班里無法形成應有的影響力。
目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給高職院校發展帶來了機遇,各高職院校規模不斷擴大,在校生人數有了顯著提高。但與此同時并存的問題是,高職院校在校學生整體素質明顯下降,最為突出的是一部分高職學生由于自身學習習慣差,進取意識淡漠,缺乏習目標和動力,對學習感到迷茫,無所適從,學習倦怠傾向嚴重。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職院校班級學習風氣整體狀況不佳,班級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
隨著高職院校在校生數量的大幅度增加,班級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學生”數量也有日趨增多的趨勢,切實解決好各類“問題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對輔導員開展深度輔導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輔導員在面對各類“問題學生”時其輔導力度還遠遠不夠,還遠遠不能新時期班級建設的需要。
面對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班級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推進高職院校班級建設的創新與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構建符合高職院校自身特點的班級建設體系。
高職院校班級建設必須要用科學發展觀理論武裝輔導員的頭腦,必須要增強高職院校輔導員的科學發展意識,推動高職院校輔導員轉變管理理念,明確管理目標,真正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大學生、相信大學生、依靠大學生。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對高職院校輔導員來說,在班級建設中要做到以學生為本,要從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為了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開展工作;要在主動服務大學生上下功夫。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應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綜合競爭力;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長遠發展。
要發揮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引導他們進行自覺思考和行為控制,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最終達到班級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輔導員必須在推動班級構建一套比較全面、科學、管用的建設體系上下功夫。
1.思想道德建設是基礎
在班級建設中要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班級思想道德建設下功夫。思想道德素質是人的靈魂,決定人的發展大方向,是高職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基礎,是班級各項建設的基礎。因此,在班級工作中輔導員應把對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放到首要地位,要認真組織學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胸懷遠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學精神,立為國奉獻之志,立為民服務之志;要在學生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不斷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要結合學生專業特點,認真組織學生學習相對應的職業道德規范,明確職業道德底線,為學生最終就業筑牢思想防線。
2.制度建設是前提
在班級建設中要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在“內化”學校各項學生管理規章制度上下功夫,制度建設是班級各項建設的前提。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應以學校各項學生管理制度為前提和依據,同時要考慮班級自身狀況、專業要求以及社會需要等因素。輔導員可指導班級學生干部制定一系列具體細致的班級管理制度(如:班級例會制度、班級事務公示制度、班級學生綜合素質考評細則、班級教室宿舍衛生值日標準、班費管理使用辦法等),經班內全體同學反復討論、表決通過,形成班級規章制度并成為班內所有同學必須共同遵守的班級行為規范。通過對校內學生管理制度的“內化”,確立班級自身發展需要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可以真正實現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不僅能夠培養大學生的紀律觀念和責任意識,而且能夠提升大學生創新思維和進取精神。
3.組織建設是保障
在班級建設中要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就必須高度重視學生黨、團支部建設工作,組織建設是班級各項建設的保障。
一是打造一支靠得上、用得住的學生干部隊伍,要把任前選拔和任后培養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學生干部選拔過程中,輔導員既要讓班內所有同學明確班級學生干部的崗位設置情況、崗位職責以及任職要求,又要讓班內所有同學知道學生干部選拔的程序、步驟和方法,要通過班內民主選舉的方式把思想積極上進、成績優良、工作能力強、群眾基礎好、團結協作能力強的優秀大學生選拔出來。同時,輔導員還要高度重視學生干部的培養和教育,特別是做好對低年級的學生干部的培養和教育工作,要經常性地給予他們指導,幫助他們明確目標,指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意見,以增強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樹立他們在同學當中的威信;此外,還要做好學生干部開展工作情況的信息反饋工作,通過發放任職調查問卷、組織學生座談、個別談話等手段了解學生干部的工作狀態,督促他們以身作則,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防止他們產生驕傲自負、放任自由的心態,更不能讓他們滋生享受學生干部特權的心理。
二是高度重視學生黨、團支部建設工作。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精英、楷模、旗幟,對廣大學生具有極大的榜樣作用、凝聚作用和引領作用,要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在班級黨、團支部建設過程中,班級應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立體動態的黨員、團員教育活動,入黨積極分子考察培養教育活動,要深入了解黨員、團員的思想狀況,及時發現不足之處,及時給予糾正和幫助。定期組織開展黨員、團員的思想理論學習,加強對學生黨、團員的繼續教育,創新班內培養教育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團支部活動。通過加強學生黨、團支部建設工作可以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進而推動班級健康有序發展。
4.學風建設是關鍵
在班級建設中要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班級學風建設,學風建設是班級建設的關鍵。
首先,輔導員要讓每一名高職學生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明確每個學習階段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做好自身職業發展規劃。高職學生學習階段大致可分為三階段,即:大一期間的適應性學習階段;大二期間的拓展性學習階段;大三期間的實踐性學習階段,要讓每一個學生明確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其次,輔導員要引導學生在改進學習方法上下功夫,避免重學習而輕思考或重思考而輕學習的片面做法,要把學習和思考有機地結合起來。第三,輔導員要努力營造學習的氛圍,可以通過組建班級學習小組,開展班級讀書月活動,邀請任課教師、高年級學長以及在實際工作中取得成績的校友給學生講解自己勤學苦練努力成才的經歷,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還可以發揮學生宿舍的小集體作用開展“學風優良之家”評選活動,促使學生共同進步。
5.文化建設是源泉
在班級建設中要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文化建設是班級各項建設的精神源泉。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形式和陣地。因此,要大力開展第二課堂,通過專題講座、影視欣賞、文藝活動、演講比賽、辯論賽、體育活動等來豐富學生課余文化活動,寓教于樂,使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意識以及集體榮譽感得到進一步強化,責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充分培養;要以身邊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為榜樣,給大學生上幾節活生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課,讓他們對照先進找差距,使之學有方向,趕有目標;要以學生宿舍為單位,大力開展宿舍文化建設,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精神,營造文明、健康、向上的大學生宿舍文化氛圍。
6.監督和評價機制建設是動力
在班級建設中要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班級監督和評價機制建設,監督和評價機制建設是班級各項建設的動力。在班級監督機制方面,班級管理中要形成層層監督的機制,即輔導員對學生干部的監督、學生干部對普通同學的監督、普通同學對學生干部的監督以及普通同學之間的相互監督,監督的目的在于把對方作為自己成長成才的一面鏡子,既告誡他人也提醒自己。在班級評價機制方面,要形成大學生自我評價、任課教師綜合評價以及輔導員綜合評價三方面有機結合的機制,做到評價力求客觀公正,有利于教育大學生、有利于啟迪大學生、有利于激發大學生。
總之,班級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學生為本,以班級發展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需要把班級的思想道德建設、制度建設、組織建設、學風建設、文化建設以及監督與評價機制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班級的又好又快發展,也才能真正推動新時期高職院校實現科學發展。
[1] 廖元新,胡邦寧,等. 試析新時期高校學生班級建設的實踐創新[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
[2] 廖錦春. 高職院校加強班級建設的實踐[J]. 職業技術教育,2008,(14).
[3] 張志強. 大學生加強和改進自身“學習”的理論思考[J].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1).
[4] 寇紅江. 對輔導員深度輔導工作的若干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5] 金一斌. 論主動服務學生與學生自我服務的緊密結合[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9).
G71
A
1008-7427(2012)07-0040-02
2012-05-02
中國職教學會2011-2012年度德育專項課題《高職院校德育模式改革與創新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6-12。
作者系山西金融職業學院社科部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