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及特重型顱腦損傷病人在搶救過程中常需行氣管切開術,氣管切開術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搶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氣管切開病人在空氣加壓艙內接受高壓氧治療,不能按常規佩戴面罩吸氧,目前國內沒有統一的吸氧方式,為了能使這些病人得到及時有效的高壓氧治療,爭取最佳的治療時間。我科采用麻醉用的呼吸回路自制吸氧連接裝置進行吸氧,使病人能夠帶氣管套管早期進行高壓氧治療,爭取早日拔除氣管套管,減少或控制肺部感染,促進病人腦部功能的恢復,收到了滿意的效果。現將制作和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1.1 材料 麻醉呼吸回路1套,吸氧管和三通管各1套,醫用滅菌乳膠手套1只。
1.2 制作與使用方法 剪下乳膠指套,乳膠指套兩端須開口,將呼吸回路彎成“L”型,將其一端套上兩頭開口的醫用滅菌乳膠指套后并用膠布固定與吸氧三通管連接,另一端直接嵌入氣管套管外口且不漏氣,此方法能保證病人在高氣壓環境中吸入純氧,無呼吸阻力,病人呼出的氣體全部排在艙外。當病人咳嗽、咳痰時,艙內陪護人員立即將呼吸回路與氣管套管外口分開,讓病人自行咳出或采用艙內負壓吸引器吸出痰液,防止氣流沖出形成氣壓傷。治療結束出艙后,將呼吸回路用清水刷洗干凈,浸泡于2%消佳凈中30min,最后用清水沖洗,晾干備用。
保證氣管切開病人在空氣加壓艙內接受高壓氧治療時能吸入純氧,達到治療作用;建立呼吸循環回路,病人呼出的氣體經三通管、波紋管排到艙外,保證艙內氧濃度在正常范圍(23%以下),使治療順利進行;方便吸痰,無刺激,陪護人員易掌握;在操艙臺可直接觀察病人的吸氧流量,對自主呼吸較弱者,可采用Ⅰ級給氧的方法,將氧流量控制在5L/min~10L/min,保證病人吸氧效果;使該類病人能夠帶氣管套管早期進行高壓氧治療,利于改善呼吸功能,控制肺部感染,為早日拔除氣管套管創造條件;取材簡便(采用我院醫用耗材)、制作簡單、操作方便。經消毒后可多次使用,利于防止交叉感染。簡單實用,易于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