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元,姜益泉,胡 波,鄧青云,謝志兵,鄒禮平
(湖北工程學院 農學院,湖北 孝感432000)
實踐教學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手段,作為整個教學環節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實踐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特殊作用。由于應用性和實踐性強是高校農科類專業的突出特點,因此在農科類專業教育中,實踐教學的作用和地位就顯得更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實踐教學也是提高農科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
農科類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主要有實驗、課程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論文等,其中生產實習是實踐教學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是學生熟悉農業生產環節,把專業知識應用到生產實踐中并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湖北工程學院農學院十多年來不斷總結農學、園藝專業實踐教學工作經驗,通過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教學計劃,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加強與實習單位合作,逐步探索出生產實習與畢業論文、學生就業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1]
生產實習主要是在校外實習基地進行,其特點是時間長、專業性強、實習內容多、任務重。我們在安排生產實習時,對生產實習的時間進行了調整,根據農業生產季節性強的特點,將原先分散的生產實習時間統一集中安排在第6學期進行,歷時約20周。對實習基地的選取,我們一般選擇條件較好的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院所及大型農業企業集團,學生在專業生產實習過程中主要熟悉農業生產技術環節,進行專業技能訓練。此外,學生還要結合自己的畢業論文,參與實習單位的科研課題研究,進行系統的科研實踐訓練,包括文獻綜述、論文選題、實驗研究等綜合訓練,完成畢業論文的初稿。學生實習結束回到學校后,再經過校內指導教師的指導,最終對畢業論文進行定稿。這樣,依托科研院所,將生產實習與畢業論文的寫作結合起來了。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為了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我們在安排生產實習時,對實習單位進行了選擇,盡量安排學生到能接納畢業生就業的單位進行生產實習。學生在這些單位實習時,可熟悉單位的工作性質和工作環境,如學生想在實習單位就業,他在實習時會勤奮工作,嚴格要求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與才華,因此這種生產實習也是一種就業見習。另一方面,實習單位想錄用實習生的話,也會在實習中綜合考查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最后決定能否錄用。這樣,通過生產實習,學生既可完成畢業論文,還可能找到工作,這樣,生產實習與畢業論文、學生就業就有機地結合起來了。
湖北工程學院農學、園藝專業開展集中生產實習已十多年,由于在實施過程中科學合理地調整教學進程,優化整合各實踐教學環節,確保了實踐教學取得實效,創新了農科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生產實習與畢業論文、學生就業相結合的模式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生產實習時間安排在作物的生長季節,實習時學生能熟悉作物的各種生長發育特性,完整體驗基本農事操作,能全程參與實習單位的農業科研工作,這樣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得到了全方位鍛煉,動手能力明顯提高,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也大大增強,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2]通過參與實習單位的科研課題研究工作,學生能熟悉科學研究和論文寫作的整個過程,包括從選題、文獻綜述、試驗設計、技術路線確定、實驗操作、調查研究、數據統計與結果分析直到撰寫論文、修改定稿等。通過參加這樣的科研實踐,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加深了,知識面拓寬了,視野也開闊了。由于得到較好的科研訓練,學生的科研能力得到鍛煉,科研水平明顯提高。近年來,學生先后在《湖北農業科學》、《華中農業大學學報》、《林業科技通訊》、《中國蔬菜》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專業論文30多篇。同時,學生的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也明顯提高。近幾年在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評獎中,農學、園藝專業先后有60多名同學的畢業論文獲獎。另外,通過有目的地安排學生到可就業單位實習,一些學生能夠在實習單位就業,減輕了學生的就業壓力。如在武漢如意集團、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上海華諾生物公司等單位實習過的學生就有部分留在實習單位工作。用人單位反映,這些留下來工作的學生吃苦耐勞,動手能力較強,很受用人單位歡迎。
1.深化對實踐教學的認識。實踐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它是一種綜合性訓練環節。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各高校一般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教學中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實踐教學被擺到次要位置,在人才培養中忽視了實踐教學對能力和素質培養的重要作用。[3-4]如今,隨著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高校開始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加大了實踐教學投入,但一些高校的專業實踐教學的時間因為教學計劃安排等多方面的原因,并不能夠得到充分保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實踐教學常常被削弱。因此,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對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是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前提。
2.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計劃。高校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特別是地方院校,其人才培養目標應定位于培養實踐能力突出、適應能力強、綜合素質良好的應用型人才。[5-6]由于農科類專業應用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加上作物生長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這就要求農科類專業的教學必須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根據生產實際來安排教學活動。因此,對于農科類專業來說,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具體的實踐教學計劃時,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規律,更重要的是還要體現農科特色和要求。比如安排生產實習時,要符合專業實際,遵從植物生長和病蟲害發生的規律,符合季節性要求。
考慮到農科類的農學、園藝專業的特點,我們于2004年、2008年兩次修訂了人才培養方案,實踐教學計劃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優化了各實踐教學環節,將生產實習時間統一調整在第6學期進行,歷時約5個月,保證了充足的實踐教學時間,為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加強生產實習管理,確保生產實習的質量。要確保生產實習的質量,關鍵是要精心組織生產實習,加強生產實習管理。生產實習一般內容多、任務重、時間長,如實習組織工作不到位,管理松懈,生產實習任務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或完成的質量不高。為高質量地完成生產實習任務,實習前我們制訂了詳細、周密的生產實習計劃,包括實習地點的聯系、實習方式和實習內容標準的確定、實習任務的安排,開好實習動員大會,要求學生充分認識到生產實習對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作用,自覺把實習當作一項重要的學習任務來完成。實習中我們切實加強實習管理,要求實習指導老師定期去各實習點檢查學生實習情況,如學生到崗情況、工作態度、課題研究進展情況等。實習結束后及時進行考核工作,從遵守實習紀律、完成實習任務、實習指導老師評價和實習單位鑒定等幾個方面全面綜合評定學生的實習成績。
4.加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力度。由于實踐教學基地是開展實踐教學的主要陣地,加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力度,建立一批優質實踐教學基地是推進高校實踐教學改革的基礎工程,也是確保生產實習任務高質量完成的前提條件和基本保障。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要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遵循高等農業教育發展的規律,體現農業科技創新的特點。基地建設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校外教學資源,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首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基于此,我們在校外生產實習基地的選擇上,注重實習單位的技術力量和科研水平,選取實習單位領導重視,實習環境相對較好,能夠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單位作為生產實習地點,如中國農業科學院武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湖北省林業科學院、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湖北春暉集團、武漢如意集團等,這些實習基地為農科類專業生產實習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李國元,姜益泉,胡波,等.農科類專業生產實習與畢業論文、學生就業相結合模式的探討[J].孝感學院學報,2006,26(3):114-116.
[2]王文凱,姚安慶,李傳仁,等.高校農科類專業三段式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07(12):59-61.
[3]郝建平,王成濤.大眾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實踐教學的改革與發展[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2006(3):11-15.
[4]嚴艷萍,侯云漢.非師范藝術設計專業實習的實踐與探索——以華中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為例[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9(5):76-79.
[5]李國元,鄧青云,姜益泉,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加強園藝品牌專業建設[J].孝感學院學報,2009,29(3):107-111.
[6]范雄飛.獨立學院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途徑初探[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7(4):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