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瓊
隨著醫學模式的逐步轉變,現代護理工作已經將工作重心從傳統以治療方案為中心的機械性護理逐步向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化護理轉變。患者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成為整體化護理中的一部分,逐漸成為臨床工作和研究項目的熱點話題[1]。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密不可分,通過與患者進行耐心、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患者增強對疾病了解及對治療、防護知識的掌握,從而降低壓力,消除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反應和情緒,積極主動地配合醫療工作。我院通過對2003年1月~2008年1月就診并完成治療的70例種植患者進行分組開展術后的健康教育,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3年1月~2008年1月來我院就診并完成治療的口腔種植患者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齡18~72歲。所有患者均完成全部的種植方案,且均有完整的臨床資料和治療病歷。
1.2 方法
1.2.1 分組 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20~71歲。對其在術中及術后開展并加強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18~72歲。對其進行常規護理工作。兩組的性別構成和年齡結構等比較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2 護理方法 因種植手術方案需患者多次就診、復診并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作出及時的調整,故對患者的輔助護理工作應當在每次就診后隨時、及時地與患者進行溝通,關注患者種植情況,對其展開健康教育,幫助患者做好日常的自身維護,并能積極主動地約診配合好醫師治療方案的開展[2]。具體工作內容如下:
1.2.2.1 就診前后心理護理 約診前1 d電話隨訪患者,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并向患者講解種植知識及術前注意事項,耐心回答患者疑問,使患者對種植常識和種植方案有一定了解,做好生理和心理的準備以配合種植治療工作。手術結束后對患者進行安撫,護理人員需主動關心患者,解答患者及家屬對術中的疑問;講解術后注意事項及進行健康宣教,指導患者和其家屬在日常生活中對口內植入器材和口腔衛生進行維護;并告知治療方案及下一階段的詳細計劃,以便患者做好充分的生理、心理準備和約診安排。
1.2.2.2 種植方案完成后健康教育 囑患者術后使用洗必泰含漱液、每日漱口6次,于進食后及時漱口。向患者及其家屬教授正確的刷牙方法,指導其使用特制軟牙刷刷牙,并建議患者回診檢查牙面牙周狀況,及時對種植體表面的牙石和牙菌斑進行清除以防牙齦發炎,如已有牙齦炎癥則做相應的牙周維護治療。對患者種植后并發癥狀進行了解并指導其進行相應的處理或約診進行后期維護治療。對患者飲食進行指導,勿食過硬、過黏食物和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選擇具有高營養、高蛋白質食物以盡快提高機體恢復能力,減少吸煙飲酒行為,勿游泳。指導患者建立起正確的咀嚼習慣,減少吹奏樂器、長時間說話等口腔劇烈活動次數,以避免感染或牙槽骨吸收所導致的種植體松動。做好種植體的清潔維護工作,對種植體出現的各種不良情況應及時與醫師溝通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滿意度。并對比分析健康教育在護理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颊邼M意程度按以下標準進行分級:滿意,始終感覺舒適,沒有焦慮、恐慌等不良情緒,愿意積極配合醫師治療并主動約診;一般,經常感覺舒適,有焦慮、恐慌等不良情緒但能夠克服,可以配合醫師治療并如約復診;不滿意,有時感覺舒適,常受焦慮、恐慌等不良情緒影響,勉強配合醫師治療甚至不能如約復診。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PEMS 3.1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患者對治療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例(%)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口腔美觀和功能的追求也在不斷提升,對缺失牙的治療也逐漸為人們所重視。以往對缺失牙的治療常采用修復義齒治療,但這種義齒在美觀和使用上仍有缺陷,對口腔咀嚼功能的重建也有著一定的局限性[3]。因而,隨著患者日益高修復質量的需求,口腔器械和口腔技術逐步完善,人工種植義齒被研發使用并逐漸有替代傳統修復義齒的趨勢。
人工種植義齒是用外科手術將經過設計、造型的純鈦金屬嵌入缺損牙所在的牙槽骨內,經過人體自身恢復作用使之與頜骨穩定地結合在一起,而后在此基礎上制作烤瓷冠對缺牙進行修復治療[4],這種修復方式具有很好的固位力,能較好地恢復口腔功能,舒適、真實感強,對鄰牙及牙周組織無傷害且能促進牙槽骨的正常生理狀態,且操作簡單方便,受到臨床工作人員和患者的一致好評[5]。但因為種植體與患者日常生活和口腔內環境息息相關,故種植義齒治療仍需配合良好的護理維護工作,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提高口腔種植患者的療效。
[1]瞿紅云,董 林,龔惠真,等.實施優質護理提升口腔種植術患者滿意度[J].西南國防醫藥,2012,22(5):546 -547.
[2]李敬秋,馬數艷.口腔種植修復老年患者焦慮心理調查與護理對策探討[J].中國傷殘醫學,2012,20(6):121 -122.
[3]陳 鸞,潘余月,廖琳榮.不同護理流程在口腔種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當代醫學,2012,18(11):124 -125.
[4]張 虹,潘在興,侯秀玉,等.口腔種植患者的口腔護理行為調查分析[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0,15(4):196 -198.
[5]黃月聰,方海瓊,肖錦麗,等.口腔種植手術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0,23(7):2469 -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