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萍 崔小梅
鮑曼不動桿菌是一種非發酵、氧化酶陰性、不能運動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醫院環境及人體和動物皮膚、呼吸道、胃腸道中,在20~30℃環境下、干燥的物體表面可存活25 d。它的粘附力強,定植能力強,造成的感染遠遠超過其他革蘭氏陰性桿菌。近年來隨著廣譜抗菌藥物在臨床上的大量使用,它已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條件致病菌[1],感染及耐藥性日趨嚴重。由于缺乏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其所致的全身感染已成為院內感染致死的一個重要原因[2]。本文對38例老年住院患者感染鮑曼不動桿菌的特點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根據醫院感染監控系統提供的資料,回顧性統計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老年住院患者(年齡≥60歲)鮑曼不動桿菌的感染例數、科室分布、陽性標本分布、誘發因素等相關數據,總結針對控制老年住院患者感染鮑曼不動桿菌的護理措施。
2.1 感染例數 本組共感染鮑曼不動桿菌38例,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齡最大94歲,最小61歲,平均年齡(77.5±16.5)歲。
2.2 科室分布情況(表1)

表1 鮑曼不動桿菌科室分布情況
2.3 陽性標本分布情況 痰培養陽性33例,占86.84%;血培養陽性5例,占13.16%。
2.4 誘發因素(表2)

表2 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患者誘發因素
鮑曼不動桿菌是醫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過去的十余年中,在不同地區、不同醫院其檢出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3]。目前隨著抗菌藥物大量、廣泛使用,其耐藥率在逐年上升[4]。老年人由于器官組織生理代謝功能下降,特別是呼吸系統功能減弱,免疫功能低下,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差,且大多需長期臥床,易患醫院感染尤其是呼吸系統感染。有研究提示,長期臥床患者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發生率是非長期臥床者的2倍[5]。本文結果顯示,老年患者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痰液標本陽性率高達86.84%。參考我院相關檢測結果顯示,收治老年患者最多的干部病房在5種常見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和銅綠假單胞菌感染例數均位于第一,是院內感染的高發區域。可見我院老年患者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趨勢與報道相同,且是呼吸系統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西班牙Valero等[6]對一所教學醫院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情況進行研究,發現侵入性操作主要集中于機械通氣、腸外營養和留置導尿管,這些操作增加了感染的機會。重癥監護病房患者病情重、復雜且多實施侵襲性操作,由于種種原因,醫護人員在治療過程中的操作及洗手不規范,成為鮑曼不動桿菌的重要傳播媒介[7],加之患者的飛沫等因素,引發鮑曼不動桿菌的傳播。
4.1 加強科室的規范管理 我科為干部醫療科,住院患者85%以上為老年人,其患病特點決定了我科是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高發區域之一。因此要加強對醫護人員相關知識的培訓,知曉正確的上報流程,采取及時有效的預防措施。
4.2 患者及病區管理 感染患者立即實施隔離,安置單人病房,床頭掛隔離標識,限制探視,減少出入;備隔離衣、快速手消毒液;護士操作時均戴口罩、帽子,穿隔離衣,盡量集中進行操作;每日2次使用含氯消毒液對病房內家具及各種儀器和物品進行擦拭消毒,抹布單獨使用;患者使用的體溫計、血壓表、聽診器等物品放置病房內,單獨使用,避免交叉感染;根據天氣情況,每日開窗通風2~3次,每次30 min。
4.3 人工氣道、呼吸機輔助通氣及侵襲性操作的管理 呼吸機管道每周更換1次,如管道內有明顯痰液污染時及時更換,呼吸機管道送供應室統一清潔消毒;加強呼吸機冷凝水的規范處理,冷凝水及時倒入床旁醫用垃圾桶內,不可撒落在地;每日清洗呼吸機濾網,吸痰裝置使用一次性痰液收集器,及時更換;進行侵襲性操作時(留置尿管、胃管、深靜脈置管等),嚴格操作規程和無菌操作,避免感染。
4.4 規范洗手 據報道,因不規范洗手,手傳播細菌造成院內感染約占30%。手是醫院感染病原體傳播最主要的媒介之一[8]。強調在操作前后,在同一時間處理不同患者之間,甚至處理同一患者不同部位之間均要認真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脫手套后同樣要求洗手。嚴格使用流動水六步洗手法洗手,使用一次性擦手紙,避免共用毛巾擦手。減少醫護人員之間、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交叉感染的發生,防止病原菌的種植與傳播。
4.5 做好病房的終末消毒 當感染的老年患者出院、轉科或死亡后,對其所住病房要進行徹底的終末消毒。首先護士戴好帽子、紗布口罩和雙層橡膠手套,將患者不要的物品裝入雙層黃色垃圾袋中封好,送到指定地點處理。關閉門窗,將過氧化氫原液倒入噴壺中,打開儀器開關,向病房內每個角落及空間噴灑,包括廁所內馬桶等物品,噴灑完畢,將門窗關閉30 min后開窗通風。然后保潔員對室內所有物體表面均采用含有效氯1000 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采取分級防控[9]措施,后用清水再次擦拭,不可遺漏,做好終末消毒處理方可使用。
鮑曼不動桿菌在醫院內可引起多種嚴重感染[10],給臨床治療造成很大困難,嚴重威脅住院患者的生命安全,后果十分嚴重。因此要高度重視規范治療和積極預防,要從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等有效的護理措施入手,盡可能消除內源性和外源性感染因素,減少或避免鮑曼不動桿菌的感染和傳播[11]。
[1]Fadda G,Spanu T,Ardito F,et a1.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ong non-fermentative Gram-negative bacilli isolated from the respiratory tracts of Italian inpatients:a 3-year surveillance study by the I-tali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4,23(3):254-261.
[2]王 輝,孫宏莉,寧永忠,等.不動桿菌屬多重耐藥及泛耐藥的分子機制研究[J].中華醫學雜志,2006,86(1):17 -22.
[3]侯為順,楊江華,楊進孫,等.2005~2008年我院臨床分離細菌變遷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抗菌藥物雜志,2009,34(10):632-636.
[4]林志遠,麥惠簡.鮑曼不動桿菌醫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耐藥性分析[J].黑龍江醫學,2009,3(33):171 -174.
[5]CohenMJ,Anshelevich O,Raveh D,et al.Acquisit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 among hospital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beds adjacent to critically ill patiengts[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2006,27(7):675 -681.
[6]Valero C,García Palomo JD,Matorras P,et al.Acinetobacter bacteraemia in a teaching hospital[J].Eur J Intern Med,2001,12(5):425-429.
[7]Munoz- Price LS,Weinstin RA.Acinetobacter infection[J].N Engl J Med,2008,358(12):1271 -1281.
[8]黃建蘭,邱筱貞.護理操作與醫院感染[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10):1258.
[9]陳超男.重癥監護室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暴發流行調查與控制[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0,27(2):202 -203.
[10]Perez F,Huier AM,Huier KM,et al.Global challenge of multi drug -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rnannii[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7,51(10):3471 -3484.
[11]陸 英,鮑曼不動桿菌致醫院性肺炎臨床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6,9(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