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熊 怡 圖/本刊記者 劉汪洋

唯美詩意的舞蹈
這支代表英國現代舞最高水平的杰出舞團,時隔3年再次登陸重慶大劇院。用舞蹈為觀眾展現他們對奧運精神的理解,并同時帶來《光之頌》等充滿英倫風格、威爾士情懷的精彩作品。
服裝和舞美極為簡潔,音樂和舞蹈卻獨特流暢。舒緩自由而又力道十足的表演極富感染力,展現了英國現代舞的實力與水準。或充滿幽默、或唯美詩意的畫面高潮迭起,令現場觀眾掌聲雷動,堪稱一場國際化的英國本土現代舞盛宴。

用舞蹈語言展現出“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以紅灰黑三色為主的服裝色彩,隱喻“光”的色調,隨著音樂的情緒變換,表現出生命自身的漲落。
現代舞20世紀初在西方興起,是一種與古典芭蕾相對立的舞蹈派別。主張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反映現代社會生活。
威爾士國家舞蹈團,前身是Diversions舞蹈工作室。1999年榮升國家級舞蹈團,并于2009年6月正式更名為威爾士國家舞蹈團。2004年,威爾士國家舞蹈團成為著名的威爾士千禧藝術中心舞蹈大廳的駐場舞團。2008年舞蹈團建團25周年之際,他們被威爾士藝術委員會授予卓越團體獎,并入選英國《Telegr aph》雜志評出的2008年年度十佳舞團,彰顯其在舞蹈創作和表演的卓越成就。
大幕未啟,燈光朦朧。可以聽到導演的高聲指導,可以看到優伶們悄悄吐舌頭、眨眼睛,這是一個作品誕生前的驚鴻一瞥。9月11日晚,演出開始前,舞者們在后臺呈現出自由放松的狀態,他們所展示的將是舞蹈的豐滿與開放。
用舞蹈語言展現出“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2012倫敦奧運會開幕式首演舞劇,奧委會委托特別創作作品《大不列顛之舞》,由威爾士國家舞蹈團、英國芭蕾舞團、蘇格蘭芭蕾舞團協力創作。
威爾士國家舞團邀請著名“新生代”編舞家克里斯托弗?布魯斯編排。他天生具備通過作品來與觀眾交流的才能,而《大不列顛之夢》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創作靈感來源于倫敦奧林匹克運動會和英國女王登基60周年慶典。他獨有的編舞風格融合了優雅的英式智慧,將滿溢的才華與創作激情顯露無疑的釋放在舞臺之上。
動感十足的樂曲,張弛有度的節奏,11個演員就把偌大的舞臺撐起來了。《大不列顛之夢》很幽默輕松,而《須臾》、《光之頌》、《靜謐法則》要由觀眾用心體會的現代舞作品。
《光之頌》編舞家斯蒂芬?派楚尼奧的創作靈感,來自威爾士著名詩人迪倫?托馬斯的作品。配樂由作曲家森?盧克斯一手打造,以當地傳統音樂為靈感來源。舞者們在燈光和音樂的交錯中,用富有雕塑感的肢體語言表達男性與女性的關系,用細膩的編排來呈現詩意的情感與原始的沖動。
服裝色彩以紅灰黑三色為主,隱喻“光”的色調,隨著音樂的情緒變換,表現出生命自身的漲落。從紅的絢爛到黑的腐朽,暗示出萬物的運動、生成與枯萎的循環往復。
《須臾》通過講述一個在原始森林中生活的狼女,探尋人類是否能夠超越自我的主題。《靜謐法則》則通過舞蹈場景暗示了一些無法依靠語言表達的戲劇效果與情感張力。
藝術總監安?夏勒姆帶領下的威爾士國家舞蹈團,注重培養充滿個性與魅力的舞者,追求由舞者的力量和技術激發而成的舞蹈作品。致力于發展具有開創性和觀賞性的舞蹈表演,并引領現代舞在英國的發展。
音樂烘托出的詩意氣氛,展現出一個個鮮活又強烈的畫面。藝術總監安?夏勒姆向觀眾說:“欣賞現代舞需要開放的心態,去感受舞姿與音樂的融合。不用擔心是否看得懂,你看到的就是你心中的舞蹈。”

充滿個性與魅力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