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廷
[摘要] 中職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服務地方經濟為社會輸出各類人才方面做出了貢獻,但由于高中和大學的擴招生源質量在下降。因此它給學校的教育和管理帶來了難度。如何做好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成了中職學校的重點。
[關鍵詞] 中職教育學生管理評分機制教學改革
一、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分析
所謂“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技術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包括普通中職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中學教育及各種短期職業培訓等。它為社會輸出初、中級技術人員及技術工人,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受生源質量的影響,擔當一部分中職學生在學習成績或思想道德素質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當前,在中職學校中,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厭學現象、缺乏學習動機。
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學生自身文化基礎差,學習能力低,自卑感重,加上學習過程枯燥,有失望感,因而厭學。其次,學校不太重視學風建設,教師教學水平一般,有的教師是學校向社會招聘來的,尚未受過專業學校正規的訓練,課堂教學效果呆板、沉悶,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的教學設備不能滿足學生學技術的要求,開設的課程實用性不強,不適應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對學生缺乏職業意識的教育和自信心的培養,與社會實際缺乏聯系。這些原因都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外在因素。再次,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沒有把中職教育的學生管理、評價標準、課程設置、考試考核等同九年義務教育一樣來抓,致使學校在管理上無所是從,盲目應對。此外,社會上對中職生存在偏見,認為讀中職學校出來的人地位低,待遇差,沒有前途;父母對子女就讀中職的期望不高,于是對子女的學習不聞不問,也是造成學生缺乏學習壓力和動力的原因。
二、加強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對策
(一)確立合適的評價體制、鼓勵機制
中職學校學生生源素質差是不爭的事實,可他們畢竟還是孩子,自有他們可愛的一面。特別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更不能先人為主的在心中就認定他們是差生的形象,不能像對待普通高中的學生一樣僅僅從成績去判定一個學生的好壞。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贊美他們的進步,這樣有效的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引發其學習的內驅力。通過對學生的不斷肯定來激勵他們的斗志,幫助學生重新樹立積極向上的自信心。
(二)注意教育方式,少“管”多“理”
管理的本意,在于創造良好的教學秩序,維護良好的校園環境,這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管”字當頭,勢必導致壓、扣、罰,甚至開除等強硬措施,而被管理者往往是口服心不服。這樣既違背了我們以法治校、以德治校的宗旨,也往往起不到管理的正確導向作用。因此,在學生管理方面,一定要牢記“管”只是形式,“理”才是內容。要充分尊重學生,把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作為主要內容,使學生成為管理的主人。要注意調動好學生自身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徹底改變學生在以往學習管理工作中從屬和被動的地位,從而消除學生對于被管理的逆反的心里,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
(三)改革課程設置,突出教學實用性、技術性
針對中職學生學習基礎差以及學校的實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應對中職學校的課程設置進行改革。減少理論課或降低理論課難度,突出課程的實用性、指導性、啟發性、生活性,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應盡量增開實習實訓課程,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動手時思考,改變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通過實習實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理論學習最大限度的同實際操作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從而使教學效果優質高效。再者,搞好校企聯合,訂單式培養,使中職學生走出校門就能創造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四)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中職學校所培養的是技能型、實用型人才。因此要求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向雙師型教師發展。同時要盡量提高自己的教學吸引力,對所教專業知識體系掌握深刻,形成獨自見解,從而在講授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喚起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知道關心既是教育力量也是教育方法。消除學生的戒備心理,打破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心理防線。只要讓他們真實的感受到老師是發自內心的關愛他們,這樣我們所做的教育和幫助工作才容易被他們所接受,使得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五)加強與家長間的聯系,使家庭教育同學校教育相結合
每位父母都望子成龍,同樣,每個孩子也都期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家長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動機和動力。因此,可以通過建立家訪制度,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或信息聯系等多種方式,及時的將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狀況、在校表現等情況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多點給與孩子鼓勵和表揚。通過學校與家長間的交流和互動,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六)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發揮環境育人功效
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環境,校園文化作為一種學校軟實力的代表。學校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營造健康、和諧、向上的文化氛圍是加強中職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徑。學校應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文藝、體育等方面的校園活動。以傳統節日,重大事件為契機開展特色鮮明、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生活熱情。
(七)加大中職教育投入,使中職學校工作正常開展
中職學校要給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當好參謀,在課程設置,教師配備,教學設施的更新,教學環境的改造,諸方面得到教育主管部門支持,同時也要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使中職學校的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開辟廣闊的空間,為構建和諧社會打造一片藍天。
總之,中職學校的學生是不同于普通高中學生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聰明、活潑、動手能力強,有著自己獨特的優點。作為中職學校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正視他們的優點,并對其進行正確的教育管理和引導。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技能人才嚴重緊缺的今天,只要能夠掌握扎實的技能并具有良好的個人素質,學生們在邁出校門走向社會以后,也必將會成為人生道路上的“必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