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430079) 常珊珊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430074) 楊國鋒
英國是當今世界上地理信息技術發展最快、最成熟的國家之一,1991年頒布的《國家地理課程標準》已明確規定要培養學生的地理信息技術技能,而這也是英國地理課程重新煥發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們國家的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和英國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從地理信息技術發展的角度,仔細研讀英國國家地理課程標準,對我國現階段課程標準中地理信息技術培養方案的實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英國的地理教育不僅歷史悠久,地理課程在中學的地位也較高。地理教育以四個主要階段進行培養,培養年齡為5歲—16歲。英國的地理教育重視地理信息技術的培養,在英國《國家地理課程標準》中的“一般要求”中明確提出“在適當的時候,應該給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發展和運用信息技術能力的機會”,且在主要階段一至主要階段三的學習綱要中,對地理信息技術的培養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如下所示:


英國的《國家地理課程標準》從內容標準、學習目的和技術應用三方面來提高學生的地理信息技術。
在英國國家課程標準中曾多次提到要使用信息技術,說明地理技術在地理課程的學習中已經得到足夠的重視,且已經進入到課程實施階段。例如,在主要階段二中,應教會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獲取其它信息來輔助處理”。學生在搜集地理信息的同時,會有意識地選擇使用地理信息技術來進行操作,在無意識中已經對地理信息技術有了一定的掌握。在英國的國家課程標準中,雖然并沒有將地理信息技術作為獨立的知識點單列出來,但是字里行間要求學生掌握地理信息技術的使用,并能夠進行應用。
地理技能作為各國地理課程培養目標之一,為地理學習提供了必要的工具與技術,是了解地球上自然、人文地理環境的特征和變化過程的特有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考慮自身的福利生活時,如何地購房或租房,何地找工作,何地購物、度假或上學等問題,均涉及獲得、整理和利用地理信息來作出最終決定。地理學科與信息和技術學科緊密相連,綜觀英國地理技能培養目標,可以看出其十分強調現代信息與技術交流應用和地理信息處理能力的培養。[1]
英國地理課程中主要將地理信息技術作為地理工具來讓學生進行操作學習,并將獲取的信息進行處理、分類和分析。例如,階段二中應教會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獲取其它信息來輔助處理、分類和呈現數據”。由此可見,英國真正的將地理信息技術作為一項基本技能,對中學生的目標要求是學會應用地理信息技術獲取和分析地理信息。
英國《國家地理課程標準》對于現代化技術的應用也給予了充分的重視,這也是世界地理教育發展進入90年代以后的一個突出特點。遙感遙測、計算機技術等的迅速發展,為地理教育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教學素材和資料,特別是在英國這樣的經濟發達國家,航空照片、衛星照片和各種輔助地理教學使用的計算機軟件層出不窮,使得這些先進技術手段在地理教育中的應用成為可能。[2]
英國將地理信息技術支撐下的現代地圖引入地理教學中,例如航片、衛星圖像、遙感影像等。主要階段三中有這樣的表述:選擇和使用間接證據—照片(包括垂直和傾斜的航片)、衛星圖像和其他資料。英國對地理信息技術的培養已經由傳統的地圖、地球儀延伸至地理信息技術下的現代地圖。運用這些現代技術支撐下的現代地圖,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主動性和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能獲取更多地理信息,掌握地理科學原理。
2001年我國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中初步涉及地理信息技術,但并未深入,只在“知識與技能”中提出“運用其他手段獲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2003年的新課改將“地理信息”納入高中地理課堂,必修和選修教材都有涉及,但只作為地理前沿問題讓學生進行了解,停留在認知層面而未對技能的培養作課標要求。因此,真正落實中學生地理信息技術技能的培養仍需努力。
英國《國家地理課程標準》中對中學生的地理信息技術技能的培養是從5歲持續到16歲,對初中生的地理信息技術技能培養尤為重視,但是我國的初中生的地理信息技術技能培養卻少之又少,加上很多條件限制,例如硬件設施、教師素質、學校政策等各方面原因,初中生的地理信息技能的培養普遍受到限制。因此,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應加強初中生地理信息技術技能的培養。相關教育部門及學校應提高重視程度,盡可能的開始地理信息技術課程,完善硬件設施,加強初中生的參與與動手能力,讓學生真正掌握地理信息技術技能。
英國的地理信息技術很多都是融入到“區域”的學習中的,而我國則單列出來,這樣的話和地理學科知識就聯系的不夠緊密,學生的印象和應用程度也就不高,因此,我國的地理教學可以嘗試將地理信息技術融合到知識點的講解中,聯系其他的地理技能,可能會得到比較好的效果。例如講地球公轉自轉時可以將Google Earth引入教學中,讓學生在宇宙空間的角度去觀察公轉自轉所產生的地理現象,也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使用和掌握該技術。
又如,在地形分析中,平面地圖缺乏對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概念的直觀形象的可視化表達。利用GIS的數字高程模型(DEM)模塊來創建數字高程模型,這樣便可三維立體顯示一座山體,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多種地形。[3]可以讓學生上機操作,動過旋轉技術,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感受山體和各種地形,不僅形象逼真,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專業地理知識的同時學會GIS的相關操作。
地理信息技術在新的高、初中新課程標準中均有一定的要求,新的地理課程標準正是以長遠和發展的眼光看到了地理信息技術在中學地理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才在標準中提出了對地理信息技術的教學要求。但是,不少地理教育工作者都忽視了其重要性,地理信息技術不僅是一門科學知識,更是一個操作工具,學會使用地理信息技術是地理技能的重要體現。
我國把地理信息技術定位于地理信息科學知識,沒有對其作為技術層面的技能作出要求。在地理信息技術剛剛全面進入高中地理課程、在我國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階段是有客觀原因的。隨著地理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地理信息技術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越來越緊密,比如電子地圖、Google Earth,己經成為或者將會成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4]因此,我國可以嘗試要求學生具有基本的地理信息技術技能,即讓學生更多地學會應用。
我國地理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地理信息技術要求不高,但教材選編的地理信息技術內容大多圍繞環境監測、城市管理等,遠離學生生活且枯燥乏味,學生的興趣點不高,難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興趣是學習的摯友和原動力,是任何學科不能忽視的引擎,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只有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才會愛學、樂學。因此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培養學生對地理信息技術的興趣,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知識,鼓勵他們熱愛它,主動學習它,這樣學生也容易接受,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 黃莉敏,林通.英國地理技能培養評析[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9,(10).
[2] 畢超.英國《國家地理課程》的主要特點[J].課程教材 教法,1996,(05).
[3] 潘立新,黃成林.地理信息技術與中學地理教育探討[J].學科教學,2008,(02).
[4] 胡妮妮.高中地理課程“地理信息技術“專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