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解力平
推進城市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協同發展的重點,是在對接“四大國家戰略舉措”中推進新型城市化
浙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全面推進新型城市化,基本形成改革創新驅動、三次產業聯動、城鄉一體推動的發展格局,發展的協調性、均衡性、普惠性顯著提高。新型城市化是順應世界經濟競爭和城市化發展的客觀趨勢,也是實現轉型發展、建設"兩富"現代化浙江的必由之路。而推進浙江新型城市化,要適應新形勢,思路要有新突破。
其一,核心是推進城市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協同發展。浙江推進新型城市化,是在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進行的。而產業轉型升級主要有兩條路徑,即產業間轉型升級和產業內轉型升級。產業間轉型升級與新型城市化關聯度很高,因為從第一產業為主向第二、三產業為主的轉變過程即是工業化與城市化互相促進的過程。從浙江來看,推動工業化和城市化已取得巨大成績,同時也存著不少問題。而注重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市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協同發展,是厘清新型城市化問題的關鍵,也成為全面推進新型城市化的一條主線。基本路徑是補好短板,促使三化實現同步發展。
其二,重點是對接國家戰略,培育、建設區城發展新增長極。2011年以來,國務院先后批準實施“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舟山群島新區”“ 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這四大國家戰略舉措不僅將成為浙江發展的新機遇和新引擎,而且對推進新型城市化提出了新目標。從謀劃城市發展來看,浙江在繼續積極培育杭州、寧波、溫州三大沿海都市圈的同時,要切實在對接“四大國家戰略舉措”中推進新型城市化,培育、建設四大國家戰略所在區域發展的新增長極,這就要布局重點更加突出。

一是大力推進涉海地區城鎮化建設。應依據發揮海洋經濟核心區的資源、區位優勢和建設舟山群島新區的需要,明確提出以優先推進舟山群島新區城市化為路徑、加快形成新增長極并壯大核心區;同時也要重視并加快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兩翼三圈九區多島”的城鎮化建設。
二是加快金義都市新區建設。應從培育建設金華、義烏、東陽、蘭渓、衢州等浙西南城市群的更大視野來考慮加快金義都市新區建設,要以金義兩市的城市新區相對集聚為浙西南形成中心城市創造基礎,使新型城市化帶動浙西南陸域的發展,既為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與發展拓展空間,又能更好地使義烏效應就近擴散,實現市場信息集聚和傳遞功能創新。
三是實施溫州城市東進戰略,建設溫州甌江口新區。從鞏固和發揮“十一五”期間圍墾圈圍成果入手,破解溫州城市化的制約因素,通過加快建設溫州甌江口新區等舉措,有效拓展溫州沿海都市圈,同時也將予以推進新型城市化創造金融綜合改革更有利的條件。
其三,產業、人口集聚和消費培育并重。全面推進新型城市化的內在要求之一是重視城市化的綜合推進,即城市化更需注重生產、流通、消費功能的全面提升。在產業集聚上,堅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相結合,重點組織實施戰略新興產業項目、現代海洋產業項目,著力建設浙江新興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在人口集聚上,要通過擴大城市規模,提高城市品質,在增強對資本和產業集聚能力的同時,切實提高對人口特別是人才的集聚和吸納能力。在消費培育上,要改變對消費城市的偏見,偏面重視城市生產流通功能和忽視城市消費功能不符合全面推進新型城市化的要求。除了加快城市市場體系建設、提升流通業發展水平、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外,更應重視教育、醫療、文化、住房、金融消費的培育,努力拓寬和開發消費領域,促進居民文化、旅游、健身、養老、家政等服務消費,加快推進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構建現代流通網絡體系與完善農村流通網絡相結合,加強規劃引導,繼續推進鄉村市場工程,積極推進“農超對接”,建立鮮活快速流通渠道,促進農產品流通和農民增收,擴大消費需求。此外,還要創新鎮村社會服務管理、建設“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