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周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出席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時指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等,是法律賦予農民的合法財產權利,無論他們是否還需要以此來作基本保障,也無論他們是留在農村還是進入城鎮,任何人都無權剝奪。
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日前在看望部分金融單位年終決算員工時指出,各金融單位要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切實認清支持實體經濟就是發展壯大自己的道理,為浙江經濟在新的一年穩中求進、轉中見效提供有力金融保障。要大膽探索金融改革創新之路,通過改革重點破解民間資金投資難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兩難”問題。

元旦假期,浙江嘉興至紹興跨江公路通道的嘉紹大橋工程第七標段,1000多名建設者放棄休息時間,利用假期加緊進行大橋橋梁的架設作業,目前已經架設箱梁500多節。(據新華社)
2011年12月26日,浙江省與國務院國資委在杭州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在同時舉行的浙江與中央企業合作洽談會上,浙江省與央企簽訂52個合作項目,協議金額約2720億元。浙江省還與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化集團、中國大唐集團、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等央企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這次簽約標志著國務院國資委與浙江省的全面合作進入了一個更高、更深、更廣的嶄新階段,是浙企與央企合作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是更加開放的浙江向海內外朋友的又一次真誠邀請。引人注目的是,宗慶后、樓忠福、南存輝等人們耳熟能詳的浙江民營企業的掌門人全都來了。企業家們紛紛表達了一個共同的期盼:希望中央企業與浙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希望共同推動投資發展環境改善。

注:工業運行指數是在浙江省發改委、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對全省工業和服務業企業問卷調查基礎上,參照PMI方法編制而成,當指數大于50時,表明所處狀況趨于上升或改善,越接近100狀態越好,當指數小于50時,表明所處狀況趨于下降或惡化。
2011年監測顯示,在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宏觀環境復雜多變、各類風險困難較多的大背景下,浙江省工業經濟總體保持良好發展,但工業運行指數呈逐季回落態勢,其中四季度為48.5,首次跌破臨界值,反映工業經濟處于不景氣區間。當前工業企業面臨成本升、需求減、融資難、融資貴等多重挑戰,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即工業企業對發展環境的預期趨穩、主要指標降幅趨緩、成本壓力有所緩解等。

《新世紀》周刊2011年第49期
德班會議第一次將以中國為主的新興發展中國家,納入到一個未來需要接受相同法律地位的新國際安排中
當12月11日的第一縷陽光透過落地玻璃窗照射進德班國際會議中心,會議終于結束。它在最后一刻終于起死回生,《京都議定書》和公約下的多邊談判機制均得以保留。回顧過去20年的氣候談判歷程,無不充滿波折和阻礙。而20年間巨大的世事變化也遠超出了公約誕生時各方的想象。其中最大的變化莫過于地緣政治經濟格局的變遷:中國的崛起,西方的式微。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以后的談判將變得容易,相反,出于維護各自利益的需要,談判只會更加艱難。

《中國經濟周刊》2011年第50期
盡管不同立場之間關于宏觀稅負水平高低的爭論仍未取得較為一致的意見,但結構性減稅已經成為稅制改革的共識
年末,五位嘉賓在國內收視率最高的國家電視臺分別作主題演講,其中四位主講嘉賓都重點提到了同一個問題:減稅。他們所說角度雖有不同,但觀點較為一致:中國應當減稅。不過,這與有關部門的主流觀點并不一致。盡管不同主管部門給出的數據并不一致,但立場結論相同:中國目前的宏觀稅負水平并不高。事實上,在牽涉到每一個人利益的稅負問題上,民間感受與官方立場的相左一直存在,但在2011年的一整年,這種矛盾和沖突的尖銳化多少令人有些意外。

《南風窗》2011年第25期
這是一個緩慢的,但卻長期的危機。不具有奪人眼球的震撼力,但卻可能比金融危機更加致命
次貸危機劇痛在前,大部分中國問題的觀察者,也將中國危機的關注點聚焦在金融環節以及房地產問題上。但如細查中國內部的政治經濟結構,結論是:在中短期內,中國最為脆弱的環節不是其金融機構,而是其實體經濟。次貸危機之所以在短期內無法重創中國,乃是因為中國金融的防火墻所致。不幸的是,中國實體經濟與全球市場體系的融合卻是異常緊密的。這就是說,次貸危機所反映所加深的全球實體經濟危機必然會通過實體層面深刻地影響中國經濟。

作為今年熊市中的“杰出代表”,重慶啤酒在2011年歲末以10個跌停板“熊冠”兩市。重慶啤酒日前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稱,同意大成基金提議,擬召開股東大會審議罷免其董事長議案。值得一提的是,大成提出罷免董事長黃明貴的提議是在第2個跌停板,而重慶啤酒董事會在第9個跌停板才響應。更蹊蹺的是,大成基金曾要求重慶啤酒停牌直至披露全部數據,重慶啤酒置之不理。而在經歷跌停打開和第10個跌停后,重慶啤酒又突然宣布,股票從2011年12月23日起停牌。為何等到10個跌停了才停牌,這其中的時間差和玄機有待有關部門去查明。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鼻祖在這個冬天轟然倒下,“貼地飛行”的神話幾近成為歷史傳說。喧鬧的薩博收購案終于在2011年末有了分曉——龐大退出,薩博破產,而青年汽車仍將希望寄予借助薩博的“鳳凰”平臺技術,三年后推出全新車型,實現“涅槃”。關于為何對薩博如此窮追不舍,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表示,薩博研發的新技術已經握在手,即使沒完成對薩博的整體并購,也已經是物超所值。目前青年汽車已經將重心轉移到新平臺的研發工作中,預計三年以后,推出基于薩博鳳凰平臺技術的全新車型,在中國以及歐洲市場銷售。

年屆68歲之時,華為總裁任正非撰寫了一篇名為《千古興亡多少事,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文章。外界在盡覽任正非人生“幻燈片”的同時,也在尋求著一個圍繞在這家全球第二大設備商掌門人身邊多年的神秘話題的答案誰來接班。對于華為的接班人問題,無論是華為內部還是外界,繞不過去的疑問就是,如果華為沒有任正非會怎樣?而任正非的這篇文章花了頗大篇幅探討破除華為員工對他個人的英雄崇拜,全文的邏輯顯而易見:華為過去的成功并非是任正非一個人的功勞,而華為在未來的繼續成功,也可以繼續依靠眾人的努力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