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曉利
作為陜西東大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山以打造國內一流精品景區為目標,開拓創新,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陜西東大門的建設夯定堅實的基礎。
以“真源華山、待客如親”為企業服務理念,以“文化立山、文化興山、文化強山”為發展戰略,2012年,華山景區深挖旅游文化內涵,提升景區品質,建設陜西魅力東大門,全力打造大秦嶺上的旅游勝地。
資源豐富 景觀獨特
華山之上,五峰卓絕,各具特色:東峰居高臨險,朝陽觀日;西峰狀似蓮花,陡峭巍峨;南峰傲然絕頂,高俊雄偉;北峰懸絕,樹木蔥郁;中鋒雖小,然則林木蔥郁,傳說頗為豐富,值得細細品味。
華山腳下的維納斯——仙峪,以水景取勝,河水豐美,幽潭連珠,被視為華山天然浴場。由于仙峪少有人工雕鑿痕跡,歷代詩人畫家多入峪吟詩作畫,仙峪又被譽為“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美女。
“中華第一大神廟”——西岳廟,是歷代帝王祭祀華山神少昊的場所,始建于公元前134年。西岳廟因其建筑格局與北京故宮相似,又有“陜西故宮”之稱。
道教宮觀——玉泉院,是華山腳下一座著名的全真道觀。華山是久負盛名的道教圣地,有名列道教十大洞天的第四洞天“太極總仙洞天”。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華山老腔,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被稱為“中國戲曲的活化石”,從西漢濫觴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
大建設 大發展 大飛躍
自2010年開始,華山景區全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發揮項目帶動作用,投資建設十余個重點項目,以項目引領景區的品牌建設。即將建成運營的西線索道,可直接抵達華山西峰。屆時,華山就有兩條索道可供游人選擇,形成“東進西出”、“西進東出”的旅游大環線。
作為陜西東大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山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吸引更多的游客來華山旅游,并帶動周邊區域旅游的發展步伐,全面促進陜西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為陜西東大門的建設夯定堅實的基礎。
品讀文化圣山
華山不只是幾座險峰,它更是一座文化的山,與周圍的地理歷史渾然一體,密不可分。
華山所處的關中平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同步發展。“華夏”之稱即源于渭南:“華”即華山;“夏”指“夏陽”,也就是今天的韓城。
華山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這里是中國道教的誕生地之一,被稱為道家的“第四洞天”。華山腳下同時也孕育了中國最原始最古老的搖滾音樂、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華山老腔,歌聲豪放粗獷剛烈,令觀者無不震撼感動。
同時,金庸更是將華山作為獨一無二的頂尖英雄爭霸之地,“華山論劍”成為最具影響力的武俠符號。
挑戰西岳極限拓展
華山戶外運動基地,是一個有華山特色的綜合性原生態拓展培訓基地。基地占地5000平方米,以山體為主,地勢開闊,落差相對平緩,植被茂密,野趣濃郁。華山戶外運動基地,創新的原生態設計在國內絕無僅有,是目前國內最具規模和專業的拓展訓練場所。基地設有露營區、地面科目培訓區、低空項目培訓區、場地服務區。拓展訓練項目共設54項,其中地面項目有8個、低空項目有46個,同時建有兒童拓展園地。
四大功能區設備完善,安全專業360度保障。基地內所有安全通道間的連接均為雙向索道。

華山仙峪

玉泉院

望祭西岳

華山戶外運動基地

道教文化
打造旅游國際化品牌
華山景區立足國內市場,打造西岳華山的國際化品牌形象。在韓國、日本、新加坡和我國香港、臺灣、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召開旅游推介會,中國駐韓國領事館總領事何穎、中國國家旅游局駐日本首席代表張西龍等都曾出席活動。
近期由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合作制作的“中國風景名勝區形象片”系列之一——陜西華山景區《西岳華山》影片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15000平方英尺的美國之鷹LED廣告屏循環播出,吸引了眾多游人駐足觀看,華山英文網站行程預訂單也隨之有大幅度提升。目前,華山已成為海外游人來華必選的旅游景點之一,入境游客提升68%。
華山,這座千古圣山,華夏之根,這座歷史和文化的殿堂,新時代中,正在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