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銀芳 韓淑華 林 勇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呼吸內科,江蘇 南京 210009)
近年來的研究顯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顯著的肺外效應,其中焦慮和抑郁是最常見、最易忽視的并發癥〔1〕。相關臨床研究表明穩定期COPD合并焦慮/抑郁障礙的發病率分別為10% ~19%、10% ~42%,急性加重期合并焦慮/抑郁障礙的發病率分別為19.4% ~50%、9.3% ~58%〔2〕。COPD患者合并焦慮和抑郁障礙使其治療依從性下降,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加重呼吸困難的主觀感受,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預后〔3,4〕。但如何早期發現COPD病人是否合并焦慮/抑郁障礙,進而及早治療是目前臨床工作中的難題。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焦慮/抑郁障礙的相關因素,為早期發現COPD患者合并焦慮/抑郁障礙,同時探尋更合適的綜合治療方法提供理論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因COPD急性加重收入我院呼吸內科的患者62例為COPD組,對照組選擇年齡相當的同時期因肺炎住院的患者(排除有慢性疾病者)50例。納入標準:(1)根據2007年中華醫學會制訂的COPD診斷標準,應用支氣管擴張劑后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80%預計值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70%;(2)已確診1年以上,年齡<80歲;(3)排除有家族性精神疾病史并確診患有精神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合并其他各系統的慢性疾病;(4)排除最近3個月內有明顯生活不良事件及因各種原因不能交流及拒絕配合調查的患者。COPD組中男48人,女14人,年齡50~79〔平均(61.6±6.5)〕歲,小學以下文化程度30人,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2人;自費患者28人,有醫療保險患者34人。非COPD組中男32人,女18人,年齡47~80〔平均(59.8±12.4)〕歲,小學以下文化程度21人,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9人。患者24人,有醫療保險患者26人。見表1。
1.2 方法 COPD組患者填寫一般情況問卷、綜合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情緒測定表、COPD評估測試(CAT)問卷及COPD患者病情隨訪問卷;對照組完成一般情況問卷、HAD情緒測定表。根據評分標準評估患者是否合并焦慮/抑郁障礙。問卷量表均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指導填寫。相關指標測定包括肺功能、C反應蛋白、CD4+/CD8+比值。肺功能檢查用COSMED公司生產的Quark PFT肺功能檢測儀進行檢測,由具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肺功能專業人員操作;C反應蛋白采用Siemens公司生產的BN2型全自動免疫分析儀測定;采用美國Becton-Dickinson公司生產的FACSCalibur流式細胞儀檢測CD4+、CD8+淋巴細胞水平,計算CD4+/CD8+比值。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數據以±s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相關因素分析先進行單變量的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自變量,再將有意義的自變量進行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
2.1 COPD組合并焦慮/抑郁障礙的情況 COPD組62例患者中有37例合并情緒障礙,占59.68%;其中17例同時合并焦慮和抑郁障礙,占27.42%;有6人單純合并焦慮障礙,占9.68%;有14人單純合并抑郁障礙,占22.58%。非COPD組中6例合并情緒障礙,占12%,其中1例同時合并焦慮和抑郁情緒,占2%;有3人單純合并焦慮情緒,占6%;有2人單純合并抑郁情緒,占4%。可見,COPD組合并焦慮、抑郁及焦慮抑郁共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2.2 COPD患者合并焦慮和抑郁障礙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焦慮評分作為因變量,經單因素回歸分析篩選出的自變量有:性別、醫療保險、FEV1%、CAT評分、CD4+/CD8+比值。COPD患者以抑郁焦慮評分作為因變量,經單因素回歸分析篩選出的自變量有:文化程度、吸煙指數、COPD病程、CAT評分、CD4+/CD8+比值。見表2。
與COPD合并焦慮相關的自變量經過多因素回歸分析后,進入回歸方程的有:CD4+/CD8+比值、CAT評分及醫療保險;說明CD4+/CD8+比值越低,合并焦慮的風險就越大;生活質量評分越高,合并焦慮障礙的風險就會越大;無醫療保險保障的患者合并焦慮的風險較有醫療保險的患者增加。與COPD合并抑郁相關的自變量,經過多因素回歸分析進入回歸方程的有:CD4+/CD8+比值、CAT評分、COPD病程。說明 CD4+/CD8+比值越低,合并抑郁的風險就越大;CAT評分越高,合并抑郁障礙的風險就會增加;COPD病程越長,合并抑郁的風險就會增加。見表3,表4。
2.3 COPD患者6個月內病情隨訪情況 COPD合并焦慮和(或)抑郁的患者37例,急性加重次數為(1.86±1.21)次,平均住院時間為(9.14±2.54)d;COPD未合并焦慮和抑郁的患者25人,急性加重次數為(1.08±0.91)次,平均住院時間為(7.64±1.82)d。可見COPD合并焦慮和(或)抑郁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數多于未合并焦慮和抑郁的患者,差異顯著(P<0.01);COPD合并焦慮和(或)抑郁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長于未合并焦慮和抑郁的患者,差異顯著(P<0.05)。
表1 COPD組與非COPD組一般情況(±s)
組別 年齡 吸煙情況(年*支)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COPD組 70.97±7.90 592.90±98.41 6.52±2.57 7.81±2.75非COPD組68.86±8.81 364.00±94.77 5.10±1.88 5.20±1.93 χ2值 0.715 1.877 4.930 8.590 P值0.185 0.032 0.001 0.000

表2 Logistic單因素回歸分析

表3 焦慮與自變量多因素回歸分析

表4 抑郁與自變量多因素回歸分析
COPD是呼吸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有調查顯示COPD高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僅次于心臟疾病、癌癥和腦血管疾病,預計至2020年將上升為第三大死亡原因。中國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為8.2%。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軀體疾病與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逐漸得到重視。焦慮和抑郁對患者疾病進程、生活質量的影響越來越引起關注。Yohannes等〔5〕對 11項研究進行了 Meta分析,顯示COPD合并焦慮的發病率為36%,合并抑郁的發病率為40%。今年的一項研究顯示COPD合并抑郁的發病率為40.5%〔6〕。本研究結果也顯示COPD合并心理疾病的風險明顯增高,應引起臨床醫師的重視。
COPD合并焦慮/抑郁障礙與多種因素相關,可能的因素有生理功能受損、長期家庭氧療、低體重指數、嚴重的呼吸困難、FEV1小于50%預計值、生活質量下降、存在其他并發癥、獨居、女性患者、吸煙患者、社會地位低下等。本研究結果顯示有醫療保險是COPD合并焦慮障礙的保護因素,與國外研究結果COPD合并焦慮的危險因素有缺少社會關系的支持、較低收入一致〔7〕。結果 還顯示COPD病程越長,合并抑郁的風險就越大,可能由于COPD病情呈慢性遷延不愈,需要長期就醫,經濟壓力降低了患者的社會地位;反復住院使患者活動受限、與社會隔離,生命安全感缺乏,導致患者內心的抑郁狀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癥狀的加重更易使患者產生不良情緒;部分藥物的使用如糖皮質激素亦可能誘發或加重心理障礙;COPD患者中合并焦慮和(或)抑郁的CD4+/CD8+比值比未合并焦慮和抑郁的患者顯著降低。有研究發現臨床癥狀明顯的焦慮能夠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而臨床癥狀不明顯的焦慮似乎能增強免疫功能〔8〕。也有研究認為,抑郁組和對照組比較,兩組在CD4+/CD8+比值及其他免疫學參數上沒有明顯變化〔9〕。本研究發現以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作為因變量,CAT均進入回歸方程,提示疾病對生活質量的影響越大,越易合并焦慮和抑郁障礙,與國外多項研究結果一致。因此臨床工作中除了診治患者的軀體疾病,還應積極改善其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焦慮和抑郁癥狀。本研究結果提示COPD中合并焦慮抑郁的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數及平均住院時間均比未合并焦慮和抑郁的患者增加,由此應重視COPD病人的肺康復和心理治療。
1 Maurer J,Rebbapragada V,Borson S,et al.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OPD current understanding,unanswered questions,and research needs〔J〕.Chest,2008;134(4):43-56.
2 Kunik ME,Roundy K,Veazey C,et al.Surprisingly high preval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hronic breathing disorders〔J〕.Chest,2005;127(4):1205-11.
3 Jemal A,Ward E,Hao Y,et al.Trends in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the United States,1970-2002〔J〕.JAMA,2005;294(10):1255-9.
4 Zhong N,Wang C,Yao W,et al.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a large,population-based surve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8):753-60.
5 Yohannes AM,Connolly MJ,Baldwin RC.A feasibility study of antidepressant drug therapy in depressed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01;16(5):451-4.
6 Hayashi Y,Senjyu H,Iguchi A,et al.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Japanese mal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11;65(1):82-8.
7 Miller AH.Depression and Immunity:a role for T cells〔J〕?Brain Behav Immun,2010;24(1):1-8.
8 Nan KJ,Wei YC,Zhou FL,et al.Effects of depression on parameters of cell-mediated immunity in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tract cancer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4;10(2):268-72.
9 von Leupoldt A,Taube K,Lehmann K,et al.The impac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n outcomes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PD〔J〕.Chest,2011;140(3):7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