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巧伶 何平
我國已進入老齡社會,新近公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0歲人口占13.26%,≥65歲人口占8.87%。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展,老年患者的就醫問題越來越成為全社會所關心的問題。老年人因機體功能下降,各種老年性相關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發生率都在增加[1]。
靜脈輸液作為一種常用的、有效的治療手段,通過靜脈輸入藥物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已被廣大患者所接受。但靜脈輸液同時也是一種侵入性操作,造成患者活動受限、干擾了患者的規律生活。為了提高患者在靜脈輸液過程中的舒適度,我院的靜脈輸液室配備了電視機、健康宣傳資料等,供患者選擇使用。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觀察到這些設施和資料并不適用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視力、聽力以及精力都不如年輕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對電視節目并不感興趣。老年患者關注更多的是自己的病情。
我科于2011年6月1日開始為門診靜脈輸液的老年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服務。為探討健康教育對靜脈輸液老年患者的作用,我們回顧輸液室資料,將此前1年(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在我門診接受靜脈輸液處置的全部老年患者作為對照組,將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在我門診接受靜脈輸液處置的全部老年患者納入觀察組,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36860人次患者均來自我門診輸液室。其中男17 349人次,女19 511人次,年齡60~88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6 907人次,初中10 844人次,高中5891人次,大專及以上3218人次。開展健康教育前1年(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在我門診接受靜脈輸液處置的老年患者全部進入對照組,開展健康教育后1年(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在我門診接受靜脈輸液處置的老年患者全部進入觀察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門診輸液護理措施。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輸液護理的基礎上,為患者提供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對不同患者及其所患疾病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內容包括常見病的預防保健知識、發病原因、治療方法、并發癥預防、自我保健常識、飲食調理、用藥常識、疾病的危險信號、康復有關知識、自救常識、用藥常識、輸液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等患者感興趣的話題。幫助患者了解并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疾病的痛苦及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針對患者認識不足的一些問題也給予詳細的指導,從而改變患者的一些不良從醫行為,使患者由被動治療變為主動合作、參與配合治療。健康教育采用靈活多變的方式,在輸液的各個環節均可實施。如在為患者辦理輸液手續時、輸液過程中、巡視及拔針前后四個階段都可以進行。
1.3 評價方法 患者在靜脈輸液結束后填寫滿意度問卷,內容包括護理操作技術、護士態度、心理舒適度及滿意度等。每項設優、良和差三個等級,分別對應6分3分和0分。采用無記名方式進行調查,由患者本人或陪同家屬填寫。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兩組患者在護理操作、護士服務態度、心理舒適度及滿意度方面的評分,經統計學處理,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文化程度組別 例數 性別(男/女) 年齡(歲)小學及以下 初中 高中含中專 大專及以上觀察組 18 610 8756/9854 72.98±10.34 8481 5369 3063 1697對照組 18 250 8593/9657 72.12±10.09 8426 5475 2828 152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s)
組別 例數 護理操作技術 護士服務態度 心理舒適度 滿意度觀察組 18 610 5.67±0.33 5.67±0.26 5.54±0.41 5.72±0.28對照組 18 250 4.04±0.42 4.04±0.37 4.45±0.30 4.24±0.44 P值 <0.05 <0.05 <0.05 <0.05
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內容,是整體護理實踐中最成功的環節之一[2]。健康教育是有計劃地傳遞健康信息,進行行為干預,使患者獲得預防疾病、促進康復、維護健康知識的護理活動[3]。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識、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使患者自覺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改善、維持和促進身體和心理方面的健康,減少發病機會,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健康教育最受歡迎的形式是醫務人員與患者交談,這種形式貼近患者,既可以讓患者提出問題,又可以因勢利導地解決問題[4]。
門診輸液室是醫院的窗口,護士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醫院的護理水平和管理水平。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不再是單純的技術操作,更應做到以人為本。我科通過健康教育實踐,將護理工作的實際價值展現在患者面前,提高了門診靜脈輸液老年患者的滿意度,使老年患者在良好的環境氛圍和最佳狀態中輕松接受靜脈輸液治療,體現了人性化護理,改善了護患關系,減少了護患矛盾。同時,通過自我價值的實現,又增強了護士愛崗敬業的責任感和工作積極性,激發了護士的學習興趣,使護理人員的潛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提高了護士的素質和護理質量。
[1]李麗娟,熊會林.老年患者門診輸液心理問題及護理對策.吉林醫學,2011,32(30):6483.
[2]蔡德芳,桂鴻斌,李江濤,等.護理健康教育中潛在的法律責任問題. 中華護理雜志,2004,39(3):200.
[3]葉彩云.健康教育對中年男性不良生活行為的影響.當代護士(綜合版),2010,(10):43-44.
[4]張三云,何美云.門診輸液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2,9(7):446-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