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朗 劉 奇丁偉潔宋 慧楊 科王 蓋汪秀英
(徐州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4)
徐州地區老年健康體檢者慢性腎臟病流行情況
卓 朗 劉 奇1丁偉潔1宋 慧1楊 科1王 蓋1汪秀英2
(徐州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4)
目的 了解慢性腎臟病(CKD)在老年人群中的流行狀況及常見危險因素。方法 以簡化的腎臟疾病飲食調整研究(MDRD)公式求腎小球濾過率估計值(eGFR),使用美國腎臟病診治K/DOQI提出了CKD的診斷和分期標準。結果 CKD患病率為26.63%,其中男性25.49%,女性29.07%(χ2=9.562,P=0.002)。60歲組患病率21.21%,平均每5歲遞增3.05%,到85歲組已經達到36.45%。在全部CKD患者中CKD1期為占40.66%,2期占37.53%,3期占21.14%,4期占0.67%。尿鏡檢紅細胞陽性率21.03%,蛋白尿陽性率5.96%,腎功能下降患病率為5.81%,三者均隨著年齡組增加而增加。結論 該地區老年人群CKD患病率較高,隨年齡增長快,女性略高于男性,以尿紅細胞陽性為主。CKD的發生與性別、年齡、高血壓、高血漿黏度血癥、高尿酸有相關關系。體檢中應重視尿液檢查,結合血肌酐檢測和eGFR值的估計應該成為CKD早期診斷常規項目。
慢性腎臟病(CKD);流行現況
慢性腎臟病(CKD)具有患病率高、醫療費用巨大、易合并心血管疾病而導致病死率、致殘率高等特點〔1〕。本文旨在了解老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及危險因素。
1.1 對象 我院2006~2009年的60歲以上體檢資料11 223人。篩除了沒有做血肌酐檢測、尿鏡檢紅細胞、白細胞、尿蛋白檢測和4年內重復體檢的資料。篩除重復資料的標準:保留可以診斷為CKD的體檢日期較早的那一份資料,其余的刪除;多次體檢都不能診斷為CKD的,保留一次體檢項目較多資料較全面的一份,最后共獲得合格樣本6 714人,其中男性4 578人,女性2 136人。
1.2 方法 CKD診斷與分期:使用美國K/DOQI提出的(CKD)診斷標準和分期標準〔2〕。以簡化的腎臟疾病飲食調整研究(MDRD)公式求腎小球濾過率估計值(eGFR),以eGFR<60 ml·min-1·(1.73 m2)-1和(或)蛋白尿和(或)血尿作為CKD的診斷標準,其中伴有尿白細胞弱陽性(+-、+)和尿紅細胞弱陽性(+-、+)的疑似尿路感染排除CKD診斷。eGFR〔ml·min-1·(1.73 m2)-1〕=186 × 血肌酐(mg/dl)-1.154× 年齡(歲)-0.203(×0.742* 女性)
1.3 資料處理 使用SPSS11.5統計分析軟件進行x2檢驗。
2.1 CKD患病率 CKD患者1 788人,總患病率為26.63%,其中男性1 167人,患病率為25.49%;女性621人,患病率為29.07%(χ2=9.562,P=0.002)。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有持續增長趨勢患病率平均每年齡組遞增3.05%。見表1。

表1 各年齡組CKD患病率〔n(%)〕
2.2 CKD患者的分期構成比 60~、65~兩個年齡組以CKD1期為主,70歲~、75歲~、80歲~三個年齡組以CKD2期為主,85歲~組以CKD3期為主。分年齡組的CKD分期構成比見表2。
2.3 其他腎功能異常表現 鏡檢尿紅細胞陽性、蛋白尿陽性和腎功能下降有隨年齡增加的趨勢。見表2。在390人腎功能下降的中,僅有238人(61.03%)超過臨床血肌酐正常范圍高限(120 μmol/L),漏診 152 人。

表2 各年齡組CKD分期構成比及鏡檢尿紅細胞、尿蛋白陽性率、腎功能下降情況〔n(%)〕
2.4 CKD與常見病的關系 CKD與高血壓、高血漿黏度血癥、高尿酸血癥有相關關系,(P<0.05)。見表3。

表3 老年CKD與常見病相關性〔n(%)〕
北京石景山地區40歲以上隨即抽取的中老年居民CKD患病率達12.9%〔3〕,大約是河南省某城區的 2倍〔4〕。2003年香港在被調查的20歲以上的人群中紅細胞尿患病率13.8%〔5〕。1997年新加坡腎臟基金會(NKFS)研究顯示居民紅細胞尿9.33%〔6〕。這些資料都表明亞洲人群紅細胞尿成為腎臟損害的突出特征。在健康體檢中應高度重視蛋白尿、鏡下血尿的檢查,同時診斷過程應該引入腎功能評定和CKD的診斷,而不能簡單地用血肌酐的臨床正常值范圍來判斷腎功能,這樣會造成大量的腎功能下降和CKD的漏診。有研究揭示高血壓、高血漿黏度都會影響腎臟的灌注和循環〔7〕,高尿酸血癥不僅僅是腎臟損傷的標記物,而且是CKD的相關危險因素。動物試驗中證實輕度的高尿酸血癥即具有腎毒性,血清高尿酸不僅引起腎臟血管收縮、系統性血壓升高,還將造成腎小管間質損傷,直接或間接影響內皮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等來發揮病理生理學作用〔8〕。
1 鄭法雷,章友康,陳香美,等.慢性腎臟病——公共衛生領域的新挑戰——寫在2009“世界腎臟日”之前〔J〕.北京醫學,2009;3(1):129-30.
2 劉必成,伍 敏.關于慢性腎臟病診斷標準的爭議與思考〔J〕.中華內科雜志,2009;12(48):989-91.
3 張路霞,王 梅,王海燕.北京市石景山地區中老年人群中慢性腎臟病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6;22(2):67-71.
4 張振香,單 巖,張 謙,等.河南省某城區中老年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0(1):146-7.
5 Li PK,Kwan BC,Leung CB,et al.Prevalence of silent kidney disease in Hong Kong:The Screening for Hong Kong Asymptomatic Renal Population and Evaluation(SHARE)program〔J〕.Kidney Int,2005;67(1):36-40.
6 Ramirez SP,Mcclellan W,Port FK,et al.Risk factors for protein uria in a large,multiracial,Southeast Asian population〔J〕.J Am Soc Nephrol,2002;13(12):1907-17.
7 王海燕.慢性腎臟病CCK現狀、爭議與研究前景〔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0;12(2):81-2.
8 Weiner DE,Tighiouart H,Elsayed EF,et al.Uric acid and incident kidney disease in the community〔J〕.J Am Soc Nephrol,2008;19(12):1204-11.
〔2011-03-03收稿 2011-08-11修回〕
(編輯 張 慧)
R692
A
1005-9202(2012)17-3737-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056
徐州市科技局社會發展項目基金(XEED1239)
1 徐州醫學院07、08級公共事業管理班
2 徐州市中心醫院腎內科
卓 朗(1972-),男,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衛生事業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