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萌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80)
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總額下降65.5%,進口額和出口額同比下降了71.3%和59.7%,而其他年份的貿易總額均呈上升趨勢,而且均占黑龍江省對外貿易總額的50%以上。可見,對俄貿易在黑龍江省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10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總額穩步回升,同比增長34%,進口額和出口額分別同比增長38.1%和31.1%。2011年1—9月,黑龍江省進出口貿易總額同比上升149.3%,進口額上升幅度更高達326.7%,進口總值和進口增速均再創造歷史新高;由于俄羅斯盧布貶值,我國出口商品價格上升,以及受俄羅斯貿易保護政策的影響,我國對俄出口總額增長幅度僅為2.5%,見表1及圖1。
在傳統易貨貿易的基礎上,近年來,出現了加工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互市貿易和現匯貿易等多種形式并舉,一般貿易、邊境小額貿易、邊民互市貿易和易貨貿易等多種貿易方式并存的局面。如圖2所示,2010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方式中,邊境小額貿易占67.01%,一般貿易占23.21%,來料加工占1.35%,進料加工占0.34%,保稅倉庫進出口貨物占0.57%,其他方式占7.53%。在金融領域黑河、東寧、綏芬河等地已與俄方一些城市開展了地方協議性的銀行匯兌業務,雙方貿易開始向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表1 2002—2011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進出口統計單位:萬美元

圖1 2002—2011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統計

圖2 2010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進出口方式統計
2010年黑龍江省對俄邊境小額貿易所占比例仍高達67.01%。私營企業雖然在對俄貿易中仍占據主體地位,但受國際金融危機經濟影響,私營企業對俄貿易比重有所下降,由2010年的83.71%下降到2011年(1-9月)的44.18%;而國有企業占對俄貿易的比重由2010年的15.26%上升到2011年(1-9月)的55.17%。貿易主體實力雖逐漸增強,但仍處于較低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黑龍江對俄電力合作聯盟已吸納省內會員單位19家,省外會員24家,對外承接大型工程項目3項,合同額達61億美元。黑龍江省對俄農業合作開發土地面積逐漸擴大,現已遍布俄濱海邊區等6個州27個區,截至目前,對俄勞務輸出累計5萬余人次。2011年6月,俄聯邦地區發展部部長巴薩爾金在參加哈洽會時表示,俄中兩國現在正在積極落實《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與中國東北地區間合作規劃綱要》,該規劃綱要為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業的完善提供了保證,對發展旅游業、人文領域和環境保護領域的合作給予了高度重視。
近年來,俄對外貿易結構和貿易政策都有了重大變化,主要思路是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大幅減少本國國內所需產品的出口,從而降低對國內企業的影響。同時,限制原材料等初級產品的出口,鼓勵出口深加工產品。俄羅斯貿易政策的頻繁調整,增加了黑龍江省企業的貿易成本和貿易風險。
黑龍江省對俄貿易商品結構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生產并出口深加工產品,但是其中70%以上來自全國各地,“黑龍江制造”不到30%,因此對黑龍江省經濟拉動有限。從俄羅斯進口主要以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從進口商品看,黑龍江省進口主要以能源、原材料等初級產品為主,這種單一的進口商品結構使黑龍江省容易過分依賴俄羅斯市場,如果俄羅斯方面政策出現變化或者調整,必然影響黑龍江省的進口,從而制約了對俄經貿關系和黑龍江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對俄貿易投資規模較小,企業的整體實力不強。黑龍江省和俄羅斯遠東地區都需要外部資本流入來支持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因此兩者之間相互投資的能力不強。而且,黑龍江省對俄投資主體以中小型民營企業為主,專業化程度低,融資能力差,國際化程度和技術水平不高,利潤水平也有限,一般投資規模大、回收期長的資源型項目較少,始終沒有形成在戰略投資上的突破。傳統的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項目少,合作的內容只局限于一些小型的服務行業等。缺少重大的合作項目,致使雙方科技合作及人才合作交流潛力還沒有充分發揮。
政府要從宏觀方面進行政策調控,發展規范貿易,大力發展符合俄方法律規定的“白色清關”貿易,努力打造雙方合作的良好環境。地方政府應和俄方各級政府及相關機構進行磋商,引導在俄經商人員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從正規渠道分類報關報驗商品,保證產品質量,不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不存僥幸心理,超前應對各種風險。要嚴厲打擊“灰色清關”行為,塑造黑龍江省商品在俄羅斯的良好形象。同時與俄各級政府及時進行溝通,了解其相關政策調整和法律法規,以降低黑龍江省企業的貿易成本和貿易風險。
黑龍江省與俄羅斯遠東產業互補性強,應不斷優化貿易結構,實現互補型雙邊貿易結構。黑龍江商品對俄羅斯的出口仍有很大潛力,但是俄羅斯的市場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質次價廉的產品需求逐漸淡出市場。因此,要想進一步開拓俄羅斯市場,黑龍江省應大力提高出口產品質量,提升黑龍江省產品信譽,同時,應加速建設對俄出口加工基地,進一步優化對俄貿易結構。增加高附加值和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加大“科技合作”力度。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等多種貿易方式,加大對地產品出口的扶持力度,努力打造黑龍江省本地“品牌”。黑龍江省應在鞏固和擴大出口產品規模的同時,不斷開發符合俄羅斯市場需求的新產品,開拓俄羅斯市場,擴大其市場份額。
選擇性培育有潛力對俄貿易主體,積極鼓勵引導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企業進入對俄投資領域。在挖掘自身潛力的同時,應大力吸引發達省區有實力的企業到黑龍江省投資,以南聯促北開,使企業真正地實現“走出去”,并成為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的新生力量和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對俄貿易主體力量。對實力較強的對俄貿易企業,在項目建設上政府應給予必要的資金及政策扶持,扶持其做大做強,成為對俄進出口龍頭企業,以此帶動對俄經貿合作的加快發展。
加大對俄大項目直接投資合作力度。以對俄直接投資合作,特別是大項目投資合作為切入點,從“梯度推進、重點先行”的總體戰略目標出發,把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作為重點,擴大黑龍江省企業在其地區的投資規模,并從這一領域擴展到其他領域,帶動其他區域合作的發展。在投資項目上以能源、原材料等為投資合作為重點,全力推進現已簽約的能源、原材料合作項目的實施。與此同時,應適度增加其他領域的投資,以投資帶動貿易,充分實現資源、資金、技術及勞動力等方面的優勢互補與合作。
[1]鄭治.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J].商業經濟,2009(7).
[2]范傳鴻.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基礎及戰略構想[J].商業時代,2009(18).
[3]袁歆.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的現狀、問題及對策[N].北方時報,2011-1-22.
[4]夏煥新.新形勢下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的思路與對策[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11(2).
[5]黑龍江省商務廳.對俄貿易統計數據.www.hldoftec.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