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藥品檢驗所(100035)閆豐 郭悅
北京市藥品檢驗所現有職工20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20人,碩士以上學歷83人,高級職稱52人,國家藥典委員8人,各類評審專家幾十人,呈現出專業技術人員多,專家骨干多的特點。近年來,在北京市藥監局的正確領導下,北京市藥品檢驗所圍繞建設高素質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目標,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中心工作,在圓滿完成各類日常檢驗和應急檢驗任務的同時,繼續教育工作保持了良好態勢,取得了新的成效。
1.1 豐富培訓形式,有效開展各類所內培訓 2010年是藥典宣貫年,為保證《中國藥典》2010年版的準確執行,使北京市藥檢所檢驗人員對《中國藥典》2010年版有一個比較全面、系統和正確的認知與理解,以“專家在我身邊”為主線,為全體檢驗員舉辦4期《中國藥典》2010年版培訓班,6次“藥典委員風采”專題講座;為配合實驗室認證認可和食品化妝品認證需要,按照《化妝品行政許可檢驗機構資格認定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組織各種宣貫、專題講座、培訓班10次;針對所內儀器設備的不斷更新,北京市藥檢所積極創建檢驗員與各大儀器公司工程師的交流平臺;對于新職工的崗前培訓,2011年則根據以往經驗,在培訓對象、授課內容上有所改進,要求近三年未參加過崗前培訓的職工均要參加,組織參觀了拜耳醫藥保健公司和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并對新職工進行了為期一個半月的輪轉檢驗科室的實操培訓,培訓后進行了理論及實驗考試。此外,針對不同層次、對象舉辦各類有針對性的培訓,如組織新增抽驗員培訓、LIMS管理員培訓等。
1.2 拓寬培訓渠道,積極參加各類所外培訓 北京市藥檢所圍繞提高新時期專業技術人員素質的實際需要,按照從實際、實用、實效出發,有針對性地參加國家局、中檢院舉辦的各類培訓。組織全所藥學專業職工參加藥學會舉辦的藥學人員繼續教育,自學《藥品監督管理法律法規》和《藥學專業繼續教育培訓教材》;49人次參加了國家局等培訓機構舉辦的關于保健食品、化妝品行政許可檢驗管理培訓;積極開展學歷教育,調整職工學歷結構,三年中共有14名職工完成學歷教育。
1.3 依托專業能力,定期舉辦各類對外培訓 在做好內部培訓的基礎上,北京市藥檢所還承擔著對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藥品質量檢驗人員的業務指導與培訓工作。為做好此項工作,所內工作人員積極改善培訓班的學習、飲食條件,根據需要邀請區縣所檢驗員參加北京市藥檢所舉辦的所內培訓,還根據培訓內容,依托藥檢所專業技術能力,大膽啟用業務能力強、經驗豐富的年輕職工授課,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工作儲備并提供豐富的智力資源。
2010年是新版藥典開始實行的第一年,如何掌握藥典改版后新內容的變化是所有制藥企業、檢驗機構能否順利開展工作的基礎。為此,北京市藥檢所積極開展《中國藥典》2010年版以及有關微生物內容的專題培訓;為了提高制藥企業質檢人員的業務理論水平,滿足GMP認證對質檢人員持證上崗的要求,北京市藥檢所在三年中共舉辦了六期“制藥企業質檢人員培訓班”,754人通過培訓考核后走上工作崗位;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還特邀北京市西城區治安支隊危管處等單位的資深官員、專家舉辦危險化學品、毒麻品安全使用和管理培訓班;根據市藥監局關于北京市查處鉻超標膠囊應急檢驗工作部署,北京市藥檢所對五個區縣中心藥檢所、北京疾控中心的近百名檢驗員進行了集中培訓,共同完成應急檢驗任務;根據企業需求,舉辦了一系列專題培訓班。
1.4 做好進修工作,認真履行服務社會職能 長期以來,依托所內的專業技術能力,北京市藥檢所負責對全市制藥企業、區縣藥檢人員進行培訓。積極響應國家對口支援號召,每年都會接收新疆、四川、西藏、青海等藥檢所檢驗員來所學習檢驗技術,部分區縣藥檢所新職工入職前要先到所內進行系統培訓,區縣藥檢所檢驗員、制藥企業職工也會不定期來此學習檢驗方法、儀器使用。還通過與北京市及外省市高校合作,對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進行帶培養,受到了各高校及學生家長的好評。進修、實習工作的開展,為全面提高北京市藥品生產、檢驗領域的技術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1 高度重視培訓工作 長期以來,北京市藥檢所將所內培訓作為每年都要開展的常規工作,為更好的開展職工科研教育工作,2008年經所長辦公會研究決定成立科教科,專門負責全所職工的科研教育工作管理。抽調在所內辦公室長期從事科教工作具有豐富經驗的同志負責科室的全面管理,并指派一名藥學專業技術人員負責科教科的具體工作。
2.2 健全培訓管理制度 科教科成立以來,將每周五的下午定為固定培訓時間,并依照北京市藥檢所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對教育培訓的各種手續進行了簡化,制定《職工繼續教育管理制度》等程序文件、操作規程,強化審核登記制度。2009年,開通LIMS系統,檢驗數據全部需要通過該系統錄入,實現檢測能力范圍和儀器設備操作許可管理信息化。2011年,結合數字北京、數字藥監、數字藥檢的發展需要,嘗試運行新版綜合辦公系統平臺,使職工繼續教育工作實現培訓申請、審批、備案、報銷全程網上自助辦公。
2.3 擴大培訓效果影響 以新儀器使用方法培訓為例,檢驗員參加培訓后,需要交流收獲體會,以此保證知識的最大化傳播。具體如下:參加培訓——獲得培訓證書——科教科授權儀器設備操作許可權限——將儀器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寫成操作規程——與本科室分享經驗——舉辦全所范圍內的講座、交流會。
2.4 完善培訓約束機制 北京市藥檢所對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采取學分登記制,并把繼續教育培訓學習與專業技術職稱晉升、聘用緊密結合。制定嚴格的檢驗員證、學分手冊年審制,在培訓過程中,對每位職工的學習培訓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只有參加了相關培訓并通過考核,才能在檢驗員證的儀器設備操作許可中授權,才能展開相應的檢驗工作。
2.5 建立培訓信息檔案 北京市藥檢所有一套完整的人員技術檔案管理工作細則,技術檔案內容包括職稱材料、考核材料、培訓材料、學術活動材料等。此外,對各類培訓的通知、簽到表、課件也都留有備案。
2.6 豐富培訓內容形式 每年年初,北京市藥檢所都會收集各科室的培訓需求,并結合所內的工作實際,制訂當年培訓工作計劃,并盡可能多邀請專家來所講課,同時利用所內專家多的優勢,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所內辦班與外出培訓相結合的方法,以專題形式對某項領域的知識進行系列培訓,并嘗試建立知識共享機制,規定外出參加學習人員回來后將學習體會及學到的新知識、新技能和新方法在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中進行講座傳授,并舉辦經驗交流會,使繼續教育真正起到了“繼續”的作用。
2.7 區分培訓對象層次 堅持區分層次,突出重點,保證質量。根據職工不同職位的需要進行實際操作,此舉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逐步建立起區分培訓對象的培訓格局。
2.8 落實培訓經費管理 北京市藥檢所近年來不斷加大對職工繼續教育的資金投入力度,努力創建學習型組織,同時還通過舉辦科研課題、優秀論文評選等活動,獎勵獲獎者,引領職工參加繼續教育活動。這些教育培訓經費在年初進行財政預算,并隨工作發展逐年增加,經費由教育培訓部門掌握。
3.1 培訓人數 2009~2011年度職工繼續教育情況見附表。
3.2 成效 主要包括:①《藥品違禁物質檢測平臺的建設及在中藥打假中的應用》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②《京產中藥質量標準的提高與應用》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③獲得發明專利10項。④承擔國家級、市級課題27個,所級課題22個。⑤發表論文160篇。⑥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8人,國家藥品、保健食品、化妝品、中藥保護品種等各類評審專家幾十人,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21人。

附表 2009~2011年度職工繼續教育情況統計表
主要包括:①職工教育培訓的統籌與規劃的科學、合理性不夠。②對職工的培訓需求缺乏科學、細致的分析。③培訓效果評估體系不健全。④職工對繼續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5.1 堅持依法培訓,規范職工繼續教育的制度化管理。嚴格按照《北京市藥品檢驗所職工教育規章制度》的規定規范職工教育培訓,建立職工培訓和管理相結合的激勵、約束機制。
5.2 創新方式方法,激發職工參加繼續教育的內在動力。樹立現代化培訓意識,創新培訓方式、方法,增強培訓的吸引力與活力。有針對性地制定培訓計劃,確定培訓內容。
5.3 開發整合資源,構建富有活力的職工繼續教育新格局。依托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社會培訓機構、科技示范基地等,開展職工業務技能培訓。
5.4 運用現代信息傳播手段,努力提高職工繼續教育的現代化水平。實現通過綜合辦公系統平臺對全所職工參與培訓、進修情況進行綜合量化管理。
在全國省級藥檢所中建立較為科學、符合國際規范的職工教育培訓體系;完善職工教育培訓規章制度,加快配套制度建設,實現依法培訓;基本建立職工培訓與考核、任職、定級、晉升職務相結合的有效機制;確保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得到較好落實;全面提高職工履行職責必備的政治、業務素質,提高政治鑒別能力、依法行政能力、管理全所和各部門能力、創新思維能力、電子政務工作能力等。為北京市藥檢所爭創“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全國一流藥檢所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