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 斌 賀繼明
加拿大社區學院以學生為中心建設領導力的研究與借鑒
——以VCC酒店管理專業為例
□賴 斌 賀繼明
將領導力建設貫穿到人才培養的各個層面是加拿大高職院校的一大特色。此文以溫哥華社區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為例,分別從體制機制、專業建設兩個層面,立足于課程開發、師資隊伍建設及學生素質養成三大環節,闡述了以學生為中心建設領導力的途徑和主要經驗。并從國家體制、社會價值觀和溫哥華區域產業需求的背景出發,分析其實施領導力建設背后的原因。最后結合我國實際,就實施領導力建設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加拿大社區學院;學生為中心;領導力;酒店管理專業人才;VCC模式
國家賦予高職院校的歷史使命是服務區域地方經濟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楊玉剛(2011)認為領導就是一種影響力,領導力的主體不僅僅是領導者,還包括每一位參與者[1]。對于高職院校而言,高職院校領導力就是領導團隊領導力、教師教學領導力和培養學生領導力三個部分的有機組成。因此,加強領導力體系的建設是履行歷史使命的根本保障和主要內容。針對領導力建設的重要性,陳華勝(2010)進一步指出示范性高職院校“后示范性”領導力的打造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2]。
從國際比較的視角分析,國外院校對于領導力的建設起步早,重視高,效果好。鄒學忠(2010)以加拿大溫哥華華島大學為例,認為雙主體的大學治理結構、校長的卓越領導力、團隊合作及共同價值觀是領導力強的核心要素[3]。鐘敏(2008)、 孫京新(2010)分析了美國大學領導力教育的特點,認為目前我國高校的大學生領導力教育重點還處在技能和能力培訓層面,未能與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4-5]。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日益加強,高職院校培養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否能夠適應我國企業現代化、國際化發展的需要?提升領導力建設水平已經是擺在當今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者面前的重要任務。為此,本文以加拿大溫哥華社區學院及其酒店管理專業為例,從領導力建設的體制機制、人才培養及借鑒實踐三個層面展開了調研與分析。
溫哥華社區學院(VCC,Vancouver Community College)成立于1965年,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C,British Columbia)歷史最悠久的公立學院。學院擁有百老匯和市區共兩個校區,截止2010年在校學生24000名,是該省最大的學院之一,也是BC省第一所取得許可提供應用學士課程的學院,可以提供4個學士學位課程,28個大專課程和78種職業資格證書課程。VCC在高中后教育這一領域擔任著領導角色,也是省內最大的酒店人才培養機構。目前,VCC按照“學習,工作,生活”的良好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全面提升領導力建設水平,并形成特色。
VCC酒店管理專業在省內高就業能力和校企合作方面具有代表性,能夠提供大專和學士學位課程,目前,有325名在校大專學生,125個學士學位課程學生。面向社區需求,酒店管理專業在烹飪、烘焙等方面提供職業資格證書課程,大量的社區人士通過獲得技能而順利就業,甚至考取紅印章等高端職業資格認證而獲取高薪,VCC酒店管理專業的餐廳、烘焙房等生產性實訓室直接面向社區提供服務。
VCC領導力建設體系的特點是以 “就業為導向,學生為中心”,分別從領導團隊的領導力、教師團隊的領導力和融入社區的領導力三個方面實施建設。由圖1分析可知,溫哥華社區學院從地方酒店業對人才能力的需求出發,認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核心指標是學生在未來職場就業崗位上的領導力,以此為中心,構建董事會體制下的領導團隊,“雙師型”教師團隊支撐下的領導力課程和基于政府、行業需求的社區校企合作整合資源領導力。

VCC實施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董事會成員受政府的委派,有權利代表政府監督學院的運作,成員由當地的社區領導、行業的領導、學院內部代表和學院院長組成,VCC董事會的董事長就是社區的一位知名人士Donald Fairbairn。董事會下設院長和教育委員會,院長Kathy Kinloch接受董事會聘任,并逐級聘任下級,組成行政領導團隊,四名副院長分別管理教學和學生工作、行政和財務、社區關系和發展、人力資源管理;其中,教學和學生工作的副院長又直接領導各院系、研究中心負責人成立教育委員會,既對院長負責,又可以直接向教育委員會,教育委員會主席直接向董事會負責。
綜上所述,VCC領導力建設的特色是社區性和全員性,分為四個層級,第一個層面是社區人士為主組成的董事會;第二個層面是院長和教育委員會;第三個層面是各位副院長為首,校內外專家組成的領導團隊;第四個層面是各系部每個教職工和學生。
VCC制訂的五年發展規劃中將領導力作為主要建設項目,以保證從頂層設計開始貫徹領導力。他們認為領導力是一種能夠激發他人凝結成一個團隊去實現共同目標的能力,應包括:了解自己、知道如何構建關系、具備團隊合作的技巧、善于嚴謹并戰略性思考和規劃、與社區的聯系能力。具體到酒店管理專業,從課程、師資、學生各個方面始終貫穿著領導力的影響。
1.課程開發中的領導力。課程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核心,VCC酒店管理專業定位于高端管理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愿景,無論是學歷教育體系,還是在職業技能培訓體系下,都強調了領導力在課程體系中的靈魂作用。除了在每門課程中有領導力的相關訓練,如餐飲運作管理、酒店計算機應用、餐廳運營、人力資源管理、管理會計學、酒店業成本控制、酒店市場營銷等。而且,在課程體系中有領導力的專門課程及校本教材,如酒店管理領導力。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設計了簡明可操作的評估表單進行過程質量控制。
課程開發的依據是社區關系和行業需求,目標是以能力為基礎的就業有效性。各系擁有課程咨詢委員會,按照課程開發的流程,從行業需求調研到項目立項、從課程開發表單到系部過程監控,再到教育委員會審核,直至董事會審批,體現出了領導力在課程開發的嚴肅性和規范性。
為了確保精品課程的水平,VCC根據關鍵績效指數(KPI)搜集的數據以衡量學院的課程開發是否成功,如學生滿意度、畢業生滿意度、畢業生就業狀況、用人單位滿意度和畢業率。這些指標也是政府委托第三方評價機構評估學校以確定撥款的方法。通過分析KPI,VCC可以正確認識自我,
2.師資隊伍建設中的領導力。VCC強調每個教師都是領導力建設的最基礎單元,換言之,領導力不僅僅局限于領導,而是人人。首先,VCC酒店管理專業教師的入職門檻是10年以上的企業工作經歷,通常這些教師在業內已經是長期從事領導力工作的人,天然將企業領導力意識和要求帶進了課堂,如VCC酒店管理系主任Robert先生從業45年,在四季酒店集團任飯店督導。其次,VCC酒店管理專業教師保持與行業接軌,確保相關知識5年內不落伍,設立為其20天的專業發展項目,95%的教師利用暑期外出行業掛職鍛煉;第三,為了增強教師課堂授課中的領導力,設立了教師能力培訓中心,對教師教學能力進行提升;最后,在項目層面,按照主持人負責的原則,配套經費具體實施學生技能大賽培訓、應用科研開發和課程建設,并引入成果評價機制。
3.整合校內外資源,培養學生實踐領導力。一是,在利用校外資源方面,VCC酒店管理專業特別重視與社區的深度合作,建立了校友會,依托所在社區的校友資源,實施了導師制項目(M&M,Mentor&Mentees),該項目遴選了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有領導發展潛力的畢業生作為導生,將酒店行業企業專家與導生結對子,通過職業生涯規劃、酒店管理業務、人脈關系搭建等導師輔導,導師與VCC的關系更加緊密,更加支持酒店專業的發展,導生獲得快速成長,為職業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礎,有利于樹立酒店管理專業品牌,如該項目中,VCC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Reece僅在費爾蒙特酒店工作了28個月,在導師制項目的輔導下,成功晉升到副經理的職位。
對于大多數的酒店管理學生而言,在校期間深入行業企業從事500個小時以上的工作經歷,既是對學生自在實踐中養成領導力的崗位培養,又是獲得學歷文憑的必須學分。如學生在酒店前臺工作,除了觀察所在酒店的領導力執行情況,也通過客房管理、對客服務中訓練了自己的實踐技能。
二是在利用校內資源方面,VCC酒店管理專業建立了研討學習組Workshop,要求學生要組建自主學習的研討小組,教師提供課題并負責檢查驗收。因此,學生得以在實施互幫互教的過程中分別擔任課題負責人,在研討中培養領導力的綜合素質。當然,VCC也保證學生隨時都能夠在學習中找到老師,以及時獲得指導。
VCC以領導力建設為特色,實施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模式就是:以學生成功為中心,以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為體制機制保障,以開發與實施戰略規劃、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協調關系與整合內外資源、教師與教學能力等為主要內容,以領導到教師的全員化,校內到校外的社區化合作共建方面體現出領導力特色。
1.加拿大的國家體制背景。加拿大幅員遼闊,人口主要由土著民族、法國后裔、英國后裔組成,從而呈現多樣性的特征,近年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大幅增加,因此,加拿大自建國以來即實施分散管理的國家體制,教育由省級政府集中管理,主要負責經費撥款,并賦予院校充分的辦學自主權,不存在中央政府層面的教育主管部門,同時在文化中崇尚彼此尊重和民主協商制。可見,為了既實現院校的有效管理、民主管理,又需要強化效率、確保質量,加強領導力建設成為包括VCC在內的高職院校基于國家體制和經濟文化背景下的當然選擇。加之,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加拿大本土人口數量的限制,導致高職院校必須面向國際吸引生源,VCC注重領導力建設的內在動力也是為了適應這一潮流,進一步增強專業的核心競爭力。
2.加拿大職業教育共同的價值觀。加拿大職業教育從六個方面體現出了社會共同的價值觀,即反映社區的多樣性、關注學習者及他們的成功、對所有想學習的人開放、與雇主的緊密聯系、提供應用、實用型的學習和良好的開放性。顯而易見,沒有良好的、全方位領導力支撐,無法分析預測并滿足社區的多樣需求,無法提供將學習者推向成功的課程,無法滿足開放性所需要的院校管理、也無法強化校企合作獲取資源。因此,VCC在領導力的體制機制建設、領導力戰略規劃建設,以及在酒店管理專業層面的建設方面恰恰體現出了這一高職教育的共同價值觀。而行業、企業人士在共同的價值觀下將支持教育事業作為自己的社會責任來看待,自覺參與酒店管理專業與課程建設。
3.溫哥華的區域產業需求。VCC是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端技能型職業人才培養為目標,產業需求直接影響了人才培養的定位和課程體系的設置,目前,溫哥華作為全球宜居城市,加拿大最佳旅游目的地,國際會議北美最佳目的地和世界最佳體育賽事舉辦目的地,現代服務業興旺與高端技能型人才和中基層管理人員缺乏不相適應,領導力已經成為產業對從業人員人力資源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需求,因此,無論是學生的就業還是可持續發展,以VCC為代表的高職院校從師資到課程,從校企合作到資源整合都需要領導力的貫徹實施。
領導力的質量是決定學校效能的和學生學業水平的關鍵因素,這一點已經是國際教育界的共識[6]。但是,VCC實施的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具有加拿大特殊的國情背景,一方面,我國大學校長實現領導的環境不同[7],另一方面,可持續教育領導力的形成需要多方的參與共建[8]。因此,結合我國國情以及酒店管理專業的實際情況,可以通過實施“校企合作共同體”計劃在體制機制層面探索領導力的建設,如職業教育集團的組建與運作。
VCC注重服務終身教育,整合社區資源,開發領導力課程體系。因此,應重點借鑒實施了課程標準與崗位標準銜接,學歷教育與回爐教育銜接中的領導力經驗,與行業企業共同構建專業領域的終身教育體系。首先,組成“課證一體化”項目委員會,其次,調研行業企業崗位和社區再培訓需求,重構專業課程體系,進而,在學歷教育中強化領導力課程以適應崗位的能力要求,整理力量,制訂規劃,積極吸引社區人士參加專業技能型回爐教育,并與崗位職業資格證書接軌,與企業用工緊密銜接,為社區服務。
杜芳芳(2010)從教師分享學校決策的角度強調了教師領導力的建設[9],但是,從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出發,最高職院校直接和最基本的還是亟需提升教師的教學領導力。當前,行業企業經歷缺乏是制約我國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的重要瓶頸,也是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中亟待改變的重要任務。立足于現實基礎,必須依靠提升領導力推進教師行業企業經歷培育,也需要通過教師掛職行業企業管理崗位提升教學領導力,并形成長效機制。
面向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定位,應將領導力培養作為大學生綜合素質養成中的重要環節進行全過程培養。借鑒VCC的相關經驗,就是不僅在課內中有領導力的課程,更重要的是在課外通過社團活動,通過項目制服務提升學生的企業家精神和領導力素養。如旅游類專業可以實施校內“領導力服務性學習”計劃,通過組織學生利用假期進入鄉村酒店、高爾夫俱樂部等崗位實施“一店一名大學生”送教下鄉,進行服務管理崗位示范,從而依托校外實踐基地設施學生的“領導力服務性學習”計劃。
[1]楊玉剛.領導力文獻綜述[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 2011(05):82-84.
[2]陳華勝.打造高職院校的“后示范性”領導力思考——淺析伯頓·克拉克的組織轉型觀及其啟示[J].遼寧高職學報, 2010(06):13-15.
[3]鄒學忠.溫哥華華島大學領導力及我們的思考[J].遼寧高職學報,2010(12):1-6.
[4]鐘敏.美國高校領導力教育及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06):115-118.
[5]孫京新.美國高校領導力教育現狀、特點與啟示[J].高等農業教育,2010(09):87-89.
[6]張俊華.教育領導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7]馬龍海.當代大學校長領導力實現的環境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09(08):63-65.
[8]何華宇.可持續領導力:背景、內涵及提升行動[J].教育發展研究,2010(02):45-50.
[9]杜芳芳.教師領導力:邁向研究日程[J].外國教育研究,2010 (10):62-67.
賴斌(1975-),男,四川成都人,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旅游分院院長,副教授,管理學博士,博士后,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賀繼明(1957-),男,四川南充人,成都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教授,研究方向為高等職業教育管理。
基金課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2011年“高職院校領導海外研修項目(VELT)”產出的研究成果,主持人:賴斌;四川省2009-2012年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現代服務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的A型模式研究——以成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編號:P09542),主持人:賴斌。
G71
A
1001-7518(2012)18-0093-04
責任編輯 吳學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