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衛萍
實施干預措施對降低剖宮產率的影響研究
路衛萍
目的探討實施健康教育及陪伴分娩等干預措施,對降低剖宮產率的影響。方法按照住院順序隨機將產婦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2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產前護理,實驗組在進行常規產前護理基礎上,對產婦進行多種醫護干預,并對兩組產婦的剖宮產率進行比較。結果實驗組產婦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施有效的產前干預措施,可大幅度地降低剖宮產率。
剖宮產率;干預措施;分娩方式
我國剖宮產率居高不下,遠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不大于15%的要求[1],諸多研究表明剖宮產術較陰道分娩更容易出血、感染、臟器粘連等并發癥的發生,同時孕產婦及圍生兒死亡率沒有下降反而升高[2]。目前,胎位異常、羊水過少、胎兒宮內窘迫、高齡初產、相對頭盆不稱和社會因素成為實施剖宮產的主要原因,在眾多因素中無手術指征而要求行剖宮產終止妊娠是剖宮產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實施有效的醫護干預措施,能夠有效地降低剖宮產率。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來我院住院待產產婦共240例(剔除經產婦),年齡20~34歲,平均24.1歲,文化程度從初中到大學。按照住院順序隨機將產婦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30例。兩組產婦的年齡、文化程度、職業、身高、體重、城鄉生活環境等情況無統計學上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按照常規產前模式進行;實驗組在進行常規產前模式的基礎上對產婦(包含陪伴家屬)進行綜合的干預措施。
1.2.1 健康教育 目前我國各醫院的剖宮產率上升等問題表明我國產科健康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問題[3]。主要原因在于產科醫護人員對產科特點認識不足,對健康教育的涵義缺乏認識,對健康教育的程序認識不足,缺乏健康教育的技巧和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針對這些問題,產科醫護人員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做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做到主動和及時,以便達到預期的效果。具體方法每周二、六下午由資深醫師、助產士、營養師為她們授課,授課內容包括主動介紹自然分娩的優勢,解除顧慮,分析剖宮產容易引發的問題等[4]。了解病史及產婦的心理、生理狀態,對該產婦做出初步評估,有針對性對產婦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消除對分娩的恐懼及緊張心理,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與依賴感。
1.2.2 陪伴分娩 一般選擇工作5年以上的有分娩經驗、有愛心、有耐心的助產士。初產婦從宮口開大3 cm開始至產后2 h送到產科病房要求全程陪伴。主動與產婦交流給與精神鼓勵和產前指導,鼓勵產婦進食、進水保持足夠的營養和能量。及時排空大小便,鼓勵下床活動,宮縮來時正確運用呼吸并密切觀察產程的進展[5]。第二產程時指導產婦正確運用腹壓并接生。產后指導肌膚早接觸、早吸允。密切觀察產后出血量,直至產后2 h送到產科病房,并囑咐注意事項。對疑似難產嚴密觀察各產程的變化,監護母嬰各項生理指標,實行一對一陪護。
1.2.3 其他措施 適當地為產婦進行分娩鎮痛服務,最大限度地減少分娩帶來的疼痛。嚴格掌握剖宮產術適應證,排除人為干擾因素,實行剖宮產術由兩位醫師簽字同意制度。
1.3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與分析,對數據進行χ2檢驗,以P<0.05作為有統計學意義標準。
2.1 兩組產婦剖宮產率的比較見附表1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獨生子女期的到來,女性對分娩的認識稍有偏差,她們由于非常懼怕分娩的疼痛及分娩的過程,人為地選擇剖宮產結束妊娠,導致近幾年來剖宮產率逐年提高[6]。目前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學數字,大多數報道均在40% ~60%[7],遠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不大于15%的要求。科學證實,在沒有剖宮產指征的情況下,自然分娩更有利于產婦產后的身體恢復及新生兒出生質量的提高。
3.1 剖宮產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3.1.1 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麻醉技術的提高、剖宮產術式簡化及技術的成熟,使產程時間明顯縮短。腹部切口縫合技術及一些新醫療產品在手術中的應用,使術后皮膚外表更加美觀,產婦逐漸接受了剖宮產術的分娩方式[8]。
3.1.2 醫療費用已不再成為考慮的因素由于社會的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加之我國新醫改政策的實施,對剖宮產術的醫療費用人們不再過多地考慮,母子平安才成為人們首先考慮的因素。
3.1.3 醫患關系的影響由于人們的思想觀念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醫患之間沒有有效地溝通,相關的法律、規章制度不十分完善,導致醫患關系處在一種緊張的狀態下[9],在這種大的社會背景下,作為從醫人員,不愿意過多的承擔責任,而放松了對剖宮產手術指征的有效把握,使無醫學指征的剖宮產人數增多,這也是剖宮產率上升的因素之一[10]。
社會因素產婦及其家人對自然分娩的錯誤認知和對自然分娩疼痛的心理作用,擔心在陰道試產過程中胎兒發生意外,甚至影響下一代的智商。另外現在產婦的生活環境及生活習慣改變,對疼痛的耐受程度降低,主動要求剖宮產。受傳統觀念影響擇日、擇時生育,也是剖宮產率增高的原因。
3.2 降低剖宮產率的控制措施
3.2.1 加強產前宣教在孕前、孕期及產前實施保健知識的普及。糾正錯誤的認知,使孕婦及家人了解分娩的有關知識,包括自然分娩的過程、分娩時如何減輕疼痛、如何配合醫生,大力宣傳自然分娩的益處,宣傳剖宮產對產婦及胎兒可能帶來的傷害等[11]。消除各種錯誤的傳統觀念,消除產婦及家人對自然分娩的恐懼感,鼓勵產婦選擇自然分娩方式或陰道試產。
3.2.2 加強醫患溝通讓產婦熟悉醫院環境,消除生疏、恐懼感,特別是住院待產期間,醫護人員更應熱情接待,耐心陪護,解釋并盡量解決產婦提出的問題,取得產婦及家人的信任,促進醫患之間的相互理解,積極主動地接受醫護人員的建議,較好地配合分娩過程。
3.2.3 醫護人員自身素質的提高醫護人員應加強工作的責任心及業務水平,積極開展無痛分娩技術、陰道助產術等新技術的臨床應用[12]。正確把握剖宮產手術指征,提高對難產的處理技術水平,提高對剖宮產近期和遠期帶來的并發癥的認知度,對無剖宮產手術指征而產婦及家屬要求行剖宮產的,要耐心做好解釋工作,給予適當的干預措施,盡量給予陰道試產。在本組資料中,經過醫護人員的干預措施后,剖宮產率為25(20.83%),較無干預的對照組56(46.67%),剖宮產率明顯降低。
產婦入院時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以下幾點壓力和對自然生理分娩的誤區:對自然分娩的疼痛無法承受;沒有信心面對第二產程;對會陰側切術的恐懼;對產房陌生環境的不適應;缺少家人的鼓勵和陪護,加之長輩對獨生子女的溺愛;缺少對助產士的特殊語言的適應力等。因此,降低剖宮產率需要醫患雙方的共同努力。
許多研究已證明精神心理因素對分娩起重要作用,近年來精神因素在分娩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我國獨生子女期的到來,許多的產婦對分娩的過程和分娩時的宮縮陣痛存在著過分恐懼的心理,許多產婦不經過試產直接選擇剖宮產結束妊娠。對分娩信心不足的一部分產婦在試產過程中因疼痛過度緊張,導致過度換氣,造成呼吸性堿中毒;過度緊張導致大喊大叫,體力消耗過度,導致代謝性酸中毒,導致胎兒宮內缺氧,發生胎兒窘迫,而不得不改為剖宮產結束妊娠[13]。臨床工作中還有一部分產婦因過度緊張,產程進展中出現活躍期停滯、相對性頭盆不稱等狀況而不能繼續試產。針對這一狀況,我院積極開展了健康教育與陪伴分娩,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路旭宏.降低剖宮產率的臨床措施探討.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08,30(3):289-290.
[2]延麗萍,馬美芳,周學慧.非醫學指征剖宮產影響因素分析.齊魯護理雜志,2007,13(18):17.
[3]劉彥妙,貴香.剖宮產率升高原因分析及對策.河北醫藥,2010,32:3196-3197.
[4]田揚順.大力推揚自然分娩“三法寶”技術.中華現代婦產科學雜志,2006,3:796-798.
[5]鐘業超,胡春霞,金松.城鄉產婦分娩方式比較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6):3678-3679.
[6]李一美,方曉紅,耿筱紅等.產前開展個體化的健康教育對分娩方式的影響.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4):3677-3678.
[7]陳艷霞,魏輝,魏燕.產前健康教育對剖宮產率的影響.河北醫藥,2011,33(22):3514.
[8]王蕓.孕期健康教育對初產婦剖宮產指征的影響.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1,13(11):99-100.
[9]王紅艷,張瑞紅.產前分娩知識的宣教對剖宮產率的影響.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2):154-155.
[10]陳月亮.產前分娩健康教育對產婦分娩方式選擇的影響.中國當代醫藥,2011,18(32):110-111.
[11]王紅艷,張瑞紅.產前分娩知識的宣教對剖宮產率的影響.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2):154-155.
[12]盧央.產前教育對分娩結局的影響.中國基層醫藥,2010,17:1563-1564.
Perform Medical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to Reduce the Chance of Cesarean Section
LU Wei-ping.Kaifeng City Maternity Hospital(Henan 475001)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cesarean section chance to perform med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such as health education and accompanied delivery.Methods120 maternal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ospitalization order.The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routine prenatal care,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ases basis on the routine prenatal care were taken a wide range of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s in addition.Between both the chance of cesarean section on maternal were contrast.ResultsThe cesarean section chanc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Perform effective medical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to prenatal car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chance of cesarean section.
Cesarean section chance;Interventions measures;Delivery way
475001河南省開封市婦產醫院
2.2 兩組產婦剖宮產因素的比較見附表2
表1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的比較(例,%)
注: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產后出血率實驗組 120 95(79.17%)*25(20.83%) 4(3.33%)組別 例數(n) 自然分娩(%) 剖宮產(%)*對照組 120 64(53.33%)*56(46.67%) 16(13.33%)*
表2 兩組產婦剖宮產因素的比較(例,%)
剖宮產因素 社會因素 難產 胎兒窘迫 妊娠合并并發癥 其他實驗組(n=120)(%) 46(38.33) 15(12.50) 41(34.17) 13(10.83) 5(4.17)<0.01 >0.05 <0.05 >0.05 >0.05對照組(n=120)(%) 67(55.83) 9(7.50) 26(21.67) 11(9.17) 7(5.83)P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