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梅芳 王蕊
(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湘潭411101)
基于混合式學習的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實證研究*
譚梅芳 王蕊
(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湘潭411101)
混合式學習環境下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實證研究發現,混合式學習下商務英語“聽”、“說”、“讀”教學具有良好的效果,而寫作教學不夠明顯,本文對此進行分析并提出混合式學習與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有效整合的建議。
混合式學習;高職;商務英語教學
“所謂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E-Leaming(即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①可見,混合式學習不僅強調現代信息技術的利用,同時,尊重傳統教學的合理因素,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切實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成效。然而,當前混合式學習并未在高職課程教學中得到充分利用和研究。本文力圖探討混合式學習與高職商務英語教學的適應性問題。
教育部倡導在高職高專英語教育中積極引進和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基于此,筆者嘗試運用混合學習理論指導商務英語課程教學。本次實驗班的學生人數為35名,分成9個小組,教材為《新編劍橋商務英語》(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本門課程共計兩個學期,每周6課時(包括面授和自主學習時間),共計36周,教學主要采用三種形式:(1)普通教室教學,每周2課時,授課重點為讀和寫,包括文章主要內容疏通、重點難點詞匯講解、文章結構分析及閱讀能力與技巧。(2)多媒體教室授課,每周2課時,授課重點為聽、說。(3)網絡機房自主學習,每周2課時,瀏覽教材提供的網絡資源,布置單元主題規定的學習任務,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教師指導、小組分工合作一起完成任務,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和商務英語應用能力。根據教學進程勾勒出相應的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該模式充分體現混合式學習理論要求,不僅將自主性學習與面授課融為一體,而且也集E-Learning與傳統教學于一體;師生間交流也是融合傳統(師生面對面的交流)與現代(通過qq、e-mail、msn)于一體,使交流方式多樣化、空間擴大化、時間充足化;既發揮教師教的主導性,也充分展現學生學的自主性,更體現了師生、生生間合作的現代性。
與網絡教學過程的實施環節相似,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商務英語教學實施包含四個環節:課程導入、活動組織、學習支持、教學評價。
(一)課程導入
課程導入主要指師生的準備。教師準備包括明確教學目標、了解相關網絡課件、補充相應教學材料,并選擇恰當的教學組織形式與教學手段等;學生準備包括掌握必要的多媒體和網絡素養,具備合作意識等。該實驗班在學習前師生均已接受多媒體與網絡素養培訓。
(二)活動組織
根據知識分類與教學目標,具體教學過程中采用多樣的活動形式,如集體學習、小組學習、角色扮演、討論交流、資料收集、反思和在線閱讀等。商務英語教學活動主要圍繞課堂面授教學與自主學習進行安排。
課堂面授教學包括傳統教室授課和多媒體教室授課,教學重點包括閱讀和寫作,詳細講解商務環境中高頻詞匯的用法;根據認知語言學中的凸顯原理不斷地重復典型句型,通過講解—練習—背誦—運用,加強學生對典型句型的認知;指引學生一起分析文章的結構,此過程重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概括總結能力。
自主學習是此次教學實驗的關鍵環節。實驗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提供的豐富知識,并采用信息技術提供多樣的商務技能訓練方式,可有效促進教師愿教和學生樂學。如在公司介紹與產品推銷、會務安排、員工招聘等教學內容時,教師安排學生采用小組合作形式,以自主性學習為主,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心進行資料的搜集與整理、PPT制作,小組代表面向全班學生作介紹,教師進行點評。同時,為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學(如產品推銷、會務安排、員工招聘)時常采用學生角色扮演形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認真準備,并進行反復排練,教師用DV拍攝學生角色扮演的精彩表演,并上傳和制作,然后,組織全班學生觀看,在觀看過程中,學生能積極參與討論,意識到存在的問題。自主性學習貫穿于教學始終,融合課堂學習和E-Learning學習優勢,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可提升商務英語實踐能力。
(三)學習支持
學習支持主要指教師在整個過程中為學習者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也可以來自小組內部或其他小組的同學。在商務英語教學過程中,提供支持主要有信息服務(各類教學信息的發布、學生問題信息的反饋和處理)、資源服務(包括課程材料的上傳、圖書館或網絡資源服務)。目前,學校商務英語教學平臺上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教學資源,不僅能方便教師課前備課、課中授課和課后反思,更為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對學習者的總結性評價和對教師、教學設計(課程)方案、教學過程、活動組織的評價。混合學習的評價具有多元化的特點。這里討論的是對學習者的評價,主要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其中,形成性評價占60%,總結性評價占40%,形成性評價主要是指學生的平時表現,包括平時作業(資料的搜集與整理、PPT制作、角色扮演的排練、網上練習、自主測試等)、課堂表現、出勤率;總結性評價主要指期末考試,學生最終成績是形成性評價(60%)+總結性評價(40%)。
教學實驗結束后,筆者采用問卷和訪談的形式對所教班級35名學生(2名男生,33名女生)進行了調查,以了解混合式學習下商務英語聽、說、讀、寫的教學效果。答題包括“非常不滿意”、“較不滿意”、“較滿意”、“滿意”、“非常滿意”等五個選項,采用百分比進行統計,結果如表1。

表1 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商務英語教學效果情況表
調查顯示:學生對混合式學習下的“聽力”教學滿意度最高。23人非常滿意,占65.72%;9人滿意,占25.72%,3人較滿意,占8.57%;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的均為0。
學生對混合學習下“說”的教學滿意度較高。16人非常滿意,占45.71%;13人滿意,占37.14%;較滿意的4人,占11.43%;較不滿意的為2人,占總人數的5.71%。
學生對混合學習下的“閱讀”教學滿意度較低。21人較不滿意,占60%;10人較不滿意,占31.42%,3人滿意,僅占8.57%。
學生對 “寫作”教學滿意度最低。5人非常不滿意,占14.28%;19人較不滿意,占54.28%;8人較滿意,占22.86%;3人滿意,僅占8.57%。
實驗表明,混合式學習對于高職商務英語 “聽”、“說”和“讀”的教學具有良好的適應性,但對“寫”的教學效果不明顯。這是不是說明混合學習不適應寫作教學呢?根據與有經驗的教師和學生進行訪談及筆者的教學反思,可以歸為以下原因:(1)對寫作教學缺乏重視,“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教學理念很牢固,受社會環境的影響,教師和學生偏重“聽”“說”教學,對“寫作”教學重視程度不夠;(2)對混合學習下的寫作教學的相關研究甚少,在教學實踐中缺乏理論指導,僅依靠自身的理解與思考來開展相關教學,從而影響了寫作教學的效果;(3)網絡自主學習平臺上寫作資源缺乏,導致學生自主學習受限,進而降低了英語“寫作”自主性學習的效果。
因此,要實現混合式學習對于商務英語教學指導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商務英語教學質量,一方面,重視基于混合式學習下商務英語教學的研究,特別重視“寫”的教學研究,總結相關經驗,另一方面,要求重視相應網絡平臺的開發與教學相關支持,師生能便捷、高效地利用相應的網絡平臺開展混合式學習,促進學生商務英語實踐能力的提升。
注釋:
①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第3頁
[1]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3):3.
[2]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侯建軍.基于混合學習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與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0,(5):111.
[4]黃榮懷,張進寶,董艷.論網絡教學過程的四個關鍵環節[J].中國電化教育,2003,(2):10.
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727(2012)03-0014-03
*本文系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信息技術與高職英語課程整合的有效性研究》(項目編號:ZJYB2009020)的研究成果
譚梅芳(1978—),女,湖南茶陵人,碩士,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高職商務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