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彩婷
護理干預在宮腔鏡檢查及手術中的意義
吳彩婷
宮腔鏡操作以其創傷小、痛苦小、安全、時間短、恢復快等優點,已逐漸替代一些剖腹術,在婦科手術中應用越來越廣泛[1]。目前已成為臨床上診斷和治療的一個重要手段。在行宮腔鏡檢查與手術時,因需要擴張宮頸、膨宮等手術操作的刺激,會使患者感到不適或疼痛,甚至發生類似人工流產綜合反應,因而影響操作。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宮腔鏡檢查及手術患者437例,隨機抽出218例為觀察組,進行早期護理干預,并加強術中配合和術后護理,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婦科各種疾病需行宮腔鏡檢查或手術的患者437例,年齡19~53歲,平均29.4歲,其中行宮腔鏡檢查265例(60.6%),行宮腔鏡手術者172例(39.4%)。住院患者237例(54.2%),門診患者200例(45.8%)。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觀察組218例,對照組219例,兩組在年齡、體重、生育等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早期護理干預,強調術中配合和術后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手術的優缺點,解思想顧慮,使患者心情放松,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主動配合檢查和手術。②正確選擇操作時間:一般應選擇月經干凈3~7 d。③胃腸道準備:術前6 h禁食水,術前4 h給予灌腸。④其他會陰部備皮、排空膀胱、遵醫囑術前30 min給予鎮靜藥等。
1.2.2 術中護理配合①嚴密觀察患者術中病情變化,如有無面色蒼白、血壓、心率、呼吸、腹痛、血氧飽和度等。②防止并發癥發生,如電能損傷、子宮穿孔等。應正確粘貼負極板,術中注意檢查是否有松脫,電切功率調節在正常范圍內。③準確記錄膨宮液的出入量,防治水中毒。同時還要注意有無靜脈空氣栓塞的發生。
1.2.3 術后護理①觀察生命體征。②觀察陰道流血情況,一般手術一周內陰道可能有少量出血,出血量超過月經量時報告醫生或及時隨診。③用藥指導,遵醫囑給予抗生素等藥物,并觀察藥物的毒副作用。④鼓勵患者及早活動,可防止腹脹等并發癥的發生。⑤飲食指導,術后6 h可給予低渣易消化的軟食,逐漸過渡普通飲食。⑥重視心理護理,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心理安慰,使患者積極配合術后的治療。⑦出院指導,保持外陰清潔,根據情況禁止性生活2周~1個月,注意復查,定期隨訪。
兩組患者術中術后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的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術中術后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的比較
由表1看出,觀察組術中術后不良反應及并發癥中類人流綜合反應10例,惡心嘔吐18例,腹脹12例,出血3例,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宮腔鏡技術是近代婦科檢查和手術領域中的一項新技術,在直視下進行宮腔操作,避免了傳統檢查、手術的盲目性和無控性,具有不開腹、創傷小、恢復快、療效小、住院時間短,明顯優于傳統手術[2]。但畢竟是手術操作,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險性及并發癥的發生。通過護理干預,能有效減少患者類人流綜合反應、腹脹、惡心嘔吐、出血等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結果表明,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發生明顯少于常規護理組。這就要求當代護理人員必須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掌握新的護理知識和技能,配合醫生做好術中配合和術前術后護理,也是保證宮腔鏡檢查手術成功的重要因素。
[1]齊玉萍.宮腔鏡手術治療136例臨床分析.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12-16.
[2]陳君,胡利芬.宮腔鏡療效評價.中國計劃生育雜志,2005,119 (9):558-559.
450052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婦產科
1.3 評價指標主要觀察兩組患者術中類似人流綜合反應,腹脹,惡心、嘔吐,出血的例數,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應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兩樣本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