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窈惠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理工教學部,湖南長沙)
基于群件技術的遠程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團隊協同模式①
王窈惠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理工教學部,湖南長沙)
通過對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運行規律的研究,認為群件技術概念特別適合用于現代遠程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的組建和運行,提出了基于群件技術的現代遠程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的組成要素,進行了基于群件技術的現代遠程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網絡化環境分析,并在群件的協同模式基礎上建立了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團隊組成模式、課程教學模式以及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教學團隊的管理模式。
群件技術;現代遠程教育;協同;課程
群件技術概念來自CSCW,CSCW是“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的英文縮寫。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是指:地域分散的一個群體借助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共同協調與合作來完成一項任務。它應包括群體工作方式的研究、支持群體工作的相關技術的研究以及應用體系的開發等部分。通過建立協同工作的環境,消除或減少人們在時間和空間上相互分隔的障礙,改善人們進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從而節省工作人員的時間和精力,提高群體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如:共享文件系統提供著人們的共享資源能力,電子郵件和多媒體會議系統提供著人與人之間的通信能力,工作流和決算支持系統提供著主管人員的組織管理能力。CSCW為群件技術的誕生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根據國際上對群件的定義: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基礎,以交流(Communication)、協調(Coordin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及信息共享(Information Sharing)為目標,支持群體工作需要的應用軟件。它允許個人和小組成員間進行有效的互動和協同工作而不管他們的地理位置如何。群件的上述特征,我們稱為3CIS。
群件是用于設計實現群組工作的技術,它涉及通信、合作、協調、決斷、競爭或交流等多個方向,并且包括相應的軟硬件產品。也有人認為群件是描述支持人與人之間協作的電子技術的專用術語,比如電子郵件、新聞組、視頻會議、實時和非實時數據會議(BBS)、群組文檔管理、工作流處理、工作組實用程序和開發工具等,本文所提及的群件是專指人與人之間協同工作的特定群件服務與應用。
群件的目的在于促進群體的交流合作及資源分享,充分提高群體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通常稱遠程教育是指采取多種媒體方式進行系統教學和通信聯系的教育形式,將課程傳送給校園外的一處或多處學生的教育。現代遠程教育則是指通過音頻、視頻(直播或錄像)以及包括實時和非實時在內的計算機互聯網絡技術把課程傳送給學生的教育。現代遠程教育是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通信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因特網(internet)的迅猛發展,使遠程教育的手段有了質的飛躍,成為高新技術條件下的遠程教育。現代遠程教育是以現代遠程教育手段為主,兼顧面授、函授和自學等傳統教學形式,多種媒體優化組合的教育方式。
現代遠程學習是一種基于互聯網技術支持的、開放式的、新型的學習方式;是一種學習者主動的、自主的、非線性的、交互式的、以獲取和理解信息為主的、以多媒體為表現手段的、建立在網絡支持之上的學習。由于遠程教育的特點是師生人際時空分離,教學地點時空分離,教學時間時空分離,它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一個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問題。現代遠程教育的運行規律與群件技術有同一內涵,所體現的也是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基礎,以信息交流(遠程學習)、協調(組織管理)、合作(共同的目的)及信息共享(學習資源)為目標,支持群體工作。
在以往的教學體驗中,傳統的面授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教學形式,究其原因主要為交流的直接和監控的到位以及反饋的容易。為了提高現代遠程教育的教學效果,我們必須找到一個方法來克服遠程教育的這方面缺陷,這就是要建立一個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
在現代遠程教學里,教學團隊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網絡和群件技術條件下,可以滿足知識需求的越來越多元化、教學內容的越來越實用化、教學時間的越來越自主化。因為,技術上依靠網絡與現代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遠距離、快速度的交流成為可能。在現代遠程教育系統里,系統組織結構和運作方式隨之發生改變,出現一種“由跨空間、跨時間和跨組織界限的,依靠技術,為某個共同目標而相互獨立工作的人們所組成的團體”。現代遠程教育的課程教學團隊就是為實現課程教學目的,跨時空(時間上的同步與異步、空間上的同地與異地)、跨組織界限(不在傳統的組織范圍內)而形成的這樣一個團隊,它依靠網絡傳輸技術達到傳授專業知識的共同目的。這個教學團隊的中心組成員是核心,工作任務就是遠程教學。在課程資源共享后,如何有效地發揮和利用這種資源,提供個性化的、實時的、非實時的、費用合理的、有效的、持續性的學習,是組建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的指導思想。
現代遠程教育得以高效率的實現是因為以互聯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為主要媒介,突破了學習空間與時間的局限,賦予了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開放性的特點。在此基礎上,依靠群件技術所能夠提供的,通過對時空的兩維的支持來提高群體的工作效率,并導致組織成員的協作變得方便和快捷,達到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不受地域的限制,提供師生異地同步(或異地異步、或同地異步)教學,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育對象都是開放的、新型的,學習者不受職業、地區的限制;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不受學習時間的限制,任何人任何時間都可以接收需要的教育信息,獲得自己需要的教育內容,實現實時和非實時的學習。
網絡技術將電子郵件、文檔管理、工作流應用與WWW相結合.提供了快捷的異地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和通訊,不僅實現了信息共享,而且所提供的共享空間和多媒體技術,為團隊協作者提供了管理機制和控制機制。這樣的交流和共享,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遠程教學,使團隊成員問題的匯聚和處理變得十分容易,使目標明確、條理清楚,從而使團隊成員一起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圖1是一個優秀的現代遠程課程教學團隊組成協同模式圖。

圖1 群件技術下的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組織協同模式
群件技術下的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組織協同模式將組織成員分為三個工作組,組成協同工作的工作組模式。這三個工作組分別是:核心組,最上方的第一個橢圓所包括部分;骨干組,中間橢圓所包括部分;重點組,最下方橢圓所包括部分。
核心組成員為中心組教師,在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組織協同模式中作用是:課程的教學整體設計,資源發布、整合、遴選、反饋意見修正。是群件的交流、協調、合作、信息共享中心,具有直接決策和實施教學改革的能力,是信息傳遞的起點和反饋的終點,是群件的交流、協調、合作、信息共享的群體成員的核心力量,具有統領全局的作用。中心組教師可以跨地域組合,不受傳統意義上的組織制約。
骨干組成員為課程教師、管理教師、輔導教師和技術人員,在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中的作用是實施教學、教學管理、信息交流、協同學習、組織共享、協同感知、評價和跟蹤,是實現教學過程的主干,是將教學過程分步處理并協同工作的主線,是群件的交流、協調、合作、信息共享的群體成員的骨干力量。
重點組成員為學生,由于時間和空間因素的限制,影響學生協調一致地完成學習任務,群件的主要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克服、減少這兩大因素產生的不利影響。學生是群件的交流、協調、合作、信息共享中心的重點服務對象,是信息傳遞的終點和反饋的起點。
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的教學是基于互聯網技術支持的,由學習者主動的、自主的、非線性、交互的、以獲取和理解信息為主的、以多媒體為表現手段的綜合學習的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必須體現以學習者中心,以互聯網技術為手段,以課程資源整合為重點,通過面授、協作學習、自學、實時和非實時交互,跟蹤學習及評估測驗等,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課程中心進行及時調整,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圖2是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的一種教學協同模式,它反映出一種網絡化的學習平臺。

圖2 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網絡化平臺教學協同模式
在這種遠程教育協同模式里,所有的操作流程都依賴網絡完成。在這種模式下,群件幫助重點成員即學生克服時間與空間兩大不利因素的技術主要有:
(1)日常課程管理應用
現代遠程教育需要進行日常的課程管理工作,目的是讓所有的信息共享。實現課程資源的共享,如構建網絡課程,構建課程數據倉庫,幫助學生實現課程學習。
(2)內部信息發布
課程團隊內部的各種信息,包括政策法規、規章制度、工作流程、重大事件、考試通知、作業要求等,都可以通過Intranet發布到每個成員的手上,減少了成員查找信息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提高了課程的透明度。
(3)內部交流
Intranet在每個成員之間搭起一個互相交流的網絡,從而極大的改善了每個成員的信息交流條件。通過群件提供的討論組數據庫,成員可以相互討論學習經驗、技術難題,可以提出各種問題大家討論解決,可以獻計獻策,可以直接反映問題。
(4)技術支持
教師和學生,管理和技術人員都可以“一對多”,教師可以把學生經常遇到的共性問題或難題做成WWW頁面;技術人員可以通過自己的主頁來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內部電話和電子郵件等聯系方式都可以在WWW頁面上找到。
(5)協同工作環境
師生通常需要一個工作群體協同進行工作。電子郵件之間的信息交流不具備教學之間面對面的交互性,協同工作的效率及效果是很不盡人意的。解決這個問題可以依靠群件的一個重要優勢,實時交互的雙向視頻和實時同步數據(同步方式)。
會議技術(Conferencing Technologies):電話會議和電視會議技術可以幫助克服空間問題。雖然這時人們必須在同一時間參加交流。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許是優點,某些應用確實需要這種實時性。
非實時異步數據會議(異步方式),類似于布告欄技術(Bulletin-board Technologies):電子布告欄(BBS)、全球網(WWW)技術能夠解決時間和距離兩方面的問題。它們能使用戶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場合下互相交流。但是這里信息是被動的(Passive),需要用戶積極地參與,主動獲取信息。
存儲與轉發技術(Store-and-forward Technologies):電子郵件、調度軟件、工作流技術同樣也能夠解決時間和距離兩方面的問題。采用這種技術的應用系統具有能動性(Activity),系統能夠主動發出各種提示,提醒用戶采取行動,控制處理流程。
群件的另一優勢在于數據管理。數據分為傳統DBMS系統支持的結構化數據和不適于模型化的非結構化數據。絕大多數情況下,面向文檔、面向設計思想的數據是非結構化的,DBMS對這些數據無能為力。而群件,在這方面相當于對象數據庫,可以容易地管理非結構化數據。
群件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工作小組協同工作時所面臨的時空限制問題,改善了人與人之間交流、協調、合作和信息共享的狀況,有力支持、并充分代表了協同計算這一未來方向。
群件特別適于操縱大型系統的中心任務關系,這種優勢可以充分地利用在遠程教育課程教學上,一旦實現,它就能夠改變學習的構成、學習方式和學習效率。
這樣的團隊使信息流成為一個閉環,具有自動調節和升級的通道。
建隊是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它決定一支隊伍能否具備持久的動力,形成一支合理、高效、配合默契的隊伍。一支優秀的team應當具備以下幾項要素:
1.人員結構合理
以學術帶頭人為中心,以骨干教師為生力軍,以青年教師為后備軍,造就一支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合理、學術水平高,符合現代遠程教學規律的高質量教學團隊。
2.協同目標明確
緊密圍繞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的目標,研究教和學的結合,研究多種媒體的有效利用,研究遠程學習的知識掌握和提高的途徑。
3.協同分工合理
群件技術最顯著的特點是協同。協同的前提是小組成員的互動性,也就是要充分發揮個人的能力,再給以優秀的組合,協同完成工作任務,起到1+1>2的作用。沒有良好的分工協作,很難做出合理周全的決策。分工在團隊的骨干成員表里有明確的體現,將課程教師、管理教師、輔導教師和技術人員各自的工作協同為一個整體。根據對小組協同能力的研究,認為效能最好的小組為4-6人。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協同教學團隊包括學生在內,學生也相應的分為協同小組。
4.繼續學習能力強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具有學習能力的團隊,才是最可怕的競爭對手。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日新月異,團隊的學習不僅包括對其他優秀隊伍的經驗總結,也包括自己的體會、思路與分析方法的形成,只有創新,才能不斷進步。
這個團隊具有良好的教風和學術道德,吃苦耐勞,強調協作精神。
在群件技術的模式下,現代遠程教育教學團隊的管理以質量為核心,目的在于通過讓重點成員學生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
其管理要素如表1所示。

表1 現代遠程教育教學團隊的管理要素_____
由表中看出,現代遠程教育教學團隊的管理要素通過整合戰略層次的質量規劃到日常工作中的質量細節,使組織實現根本上的轉變,從而創立一個嶄新的協同組織。
在這個嶄新的協同組織里,要注意以下問題:
1.重點成員——學習者方面
現代遠程教育的主體地位是學生,學生主要采用自主學習和協同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在管理方面,在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學習的同時,要重視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注意學習者在傳統教學轉向現代化遠程教學學習過程中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的改變及提高,改變一部分學員由于網絡學習的特殊性,不同學習者的課程運行環境有較大差異,所遇到問題互不相同,技術狀態也各不相同的現實情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網絡系統中進行交流。
2.骨干成員——骨干組成員為課程教師、管理教師、輔導教師和技術人員,他們起著承上啟下,與學習者密切相關的位置。管理方面應要求技術人員提供優秀的網絡學習支持服務,在技術上提供支持,保證網絡的暢通和對服務器的維修;課程教師和管理教師在學生教學支持上,還應體現出與學生的情感交互;教師和技術人員通過對教學資源的分類管理,對學生提供良好的導航,使學生能夠恰當和及時地找到所需資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
3.核心成員——中心組教師方面
核心成員要設計符合遠程教育的課程教學資源,整合和豐富各種教學媒體資源,滿足學習者個性化的需求。在網絡學習的海量信息中,如何有助于學習者進行取舍和優化,也是課程設計者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管理方面要求中心組教師要考慮學習者的特征和需求,為學習者預設多種方案供學習者選擇,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使學習者明白設計者的意圖,并能有效地配合和采用。得到跟蹤學習和評估測評反饋的信息時,核心成員要及時調整和反應。
綜上所述,群件技術有助于使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更加優質高效地運轉,因為它以數字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為基礎,在此基礎上組建的現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有別于傳統方式組建的課程教學團隊,在群件技術倡導的雙向互動、自由點播、協同工作的理念下,受眾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發布者,它對解決遠程教學時空分離狀態有本質的意義,在遠程教育課程教學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正如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一書中所指出的:“信息技術的革命將變革我們的學習方式、工作方式、娛樂方式——一句話,我們的生活方式”。
[1]黃 瑞,嚴 峻.基于群件技術的e-Learning網絡化學習環境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15).
[2]蔡 偉.群件技術及其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科技資訊,2007(15).
[3]桂小林,鄭慶華.“計算機網絡與體系結構”教學團隊建設研究[J].電子科技,2010(7).
(責任編校 莫秀珍)
G64
A
1674-5884(2012)06-0046-04
2012-04-10
王窈惠(1958-),女,四川瀘州人,編審,主要從事信息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