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靖
(廣東省珠海市第一中等職業學校 廣東 珠海 519000)
對中職生不同學業成績差異的調查分析
李婉靖
(廣東省珠海市第一中等職業學校 廣東 珠海 519000)
采用問卷調查法,找出不同學業成績的中職生之間的差異,分析其原因,并研究縮小他們之間差異的對策,以期整體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結果顯示,不同學業成績的中職生之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對專業的認可度和喜歡程度以及人際交往方面,而在上網目的、上網時間以及影響學生學習情緒的因素方面并無差異。
中職生;學業成績差異;影響因素;調查分析
學生的主體活動是學習,而衡量學生學習程度最有效的外在指標是學業成績。影響學生學業成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智力因素外,還有學生本人的興趣、信念、情緒、情感、意志、性格等諸多非智力因素。近年來,中職學校生源的文化素質普遍下降,學生之間的差異加大。如何縮小他們之間的差異,普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長期以來,人們總是習慣拿普通高中生與中職生進行比較分析,然而筆者認為,要真正解決中職生的學業成績問題還是應該著眼于中職生群體,對不同學業成績的中職生進行比較和分析顯得很有必要。
筆者將我校軟件專業和廣告設計專業共三個自然班的15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按A、B兩類學生回收樣本,將各班期中考試各科總分排在前16名的分為一類,稱為A類,其余學生為B類。回收有效樣本A類45份,B類75份,共120份。表1~表5的自由度為2,表6的自由度為9。對數據的分析均通過計算機完成,利用電子表格Excel 2003和統計分析軟件SPSS 13.0對數據進行錄入、整理和統計分析。
(一)中職生對專業的認可度和喜歡程度

表1 兩類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可程度統計表

表2 兩類學生對本專業的喜歡程度統計表
從表1可以得出X2.05=11.846>5.99,P=0.003<0.05,說明A、B兩類學生對本專業認可度存在差異。同樣,從表2可以得出X2.05=12.615>5.99,P=0.002<0.05,說明A、B兩類學生對本專業的喜歡程度也存在差異,顯然A類學生對專業的認可度和喜歡程度要高于B類學生。對專業的認可和喜歡是學習興趣的源泉,而學習興趣又是提高學業成績的巨大動力。反之,沒有學習興趣的學生不可能有理想的學業成績。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達不到認可和喜歡的程度呢?
中職生家長在對待子女選擇專業問題上一般表現出的是聽之任之、漠不關心的態度。還有些家長是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這樣,年齡只有十五六歲的初中畢業生,缺少成人的指導,選擇專業極具盲目性,與同學相邀是他們最普遍的方式之一。還有一些家長,為了彌補子女沒有考上普通高中的遺憾,想在就業方面做些補償,不根據子女的自身條件一味追求將來工作環境好、待遇高的專業。如我校的軟件專業,生源趨之若鶩,然而該專業對學生的數理邏輯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數理邏輯能力較差的學生難以完成學業。一些學生入學后發現自己并不喜歡或不適合這個專業,學了一兩個學期,也說不清自己畢業后可以干什么或會干什么。這部分學生由于學習沒有目的性,學習目標不明確,會由一開始的苦惱、失望和沮喪發展到自暴自棄,甘心落后。
(二)中職生人際交往情況

表3 兩類學生的人際交往情況比較表
從表3的統計結果看,X2.05=7.36>5.99,P=0.025<0.05,說明A、B兩類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顯著差異,A類學生的人際交往情況比B類學生要好。人際交往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和職業技能,學生交往的目的是獲得他人(如家長、教師、同學等)的贊許、認可和親近。每個人都有獲得他人肯定、接受的心理需要,而學生滿足這種需要的主要途徑便是努力學習,爭取好成績,因而這種需要越強的學生一般人際交往情況就越好,對其學業也有較強的推動作用。反之,人際交往出現障礙的學生,往往容易出現自卑、敵意、冷漠、不合群等問題,而這些都將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業成績。因此,幫助人際交往出現障礙的學生走出困境,對縮小中職生的學業成績差異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三)中職生上網目的和上網時間

表4 兩類學生上網目的比較表

表5 兩類學生上網時間比較表
網絡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便捷,另一方面,它又帶來讓人癡迷甚至難于自拔的危險。從表4的統計結果X2.05=1.360<5.99,P=0.507>0.05,表5的統計結果X2.05=3.578<5.99,P=0.167>0.05,可以看出,兩類學生在上網目的和上網時間上均無差異。說明中職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普遍較弱,難以抵御網絡的誘惑。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人可以隱姓埋名,虛構年齡甚至性別,沖破道德的規范,敞開心菲,不負責任,從而達到滿足內心空虛的目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解決或改善中職生癡迷于網絡的問題,對普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四)影響中職生學習情緒的因素

表6 影響兩類學生學習情緒因素比較表
影響學習情緒的10種因素分別為: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的評價方式,考試過于頻繁,考試成績不理想,個人對學習的期望值高,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個人認為學習很困難,家長對學習成績過分關注,師生間的關系。填寫調查問卷時,每一名學生對以上10種因素可進行多項選擇,統計結果為T=-1.094,P=0.302>0.05,說明兩類學生在影響學習情緒的因素方面無差異。對A、B兩類學生而言,對學習情緒影響最大的前兩個因素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因為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互動活動,教師的“教”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僅表現在“教”,更表現在指導學生“學”。
專業的選擇是中職生入學前的“一道難關”。職業學校無法對初中畢業生的家長做任何要求,但可以對入校后的新生做好入學教育工作。比如,開學第一周內對新生進行專業介紹等專業認識教育,可以請本校的優秀畢業生到校給新生介紹自己的工作經歷和體會,以及專業的發展前景、社會對專業的需求、專業要求掌握的技能等。同時,應盡早安排學生到相關企業參觀,了解未來的工作情況和工作環境,給學生一個充分了解自己專業的機會。應允許新生在開學后的第一個月內調整專業。學校實行的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就應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給他們調整的機會,盡最大可能幫助學生了解、認可和喜歡自己的專業。只有在認可和喜歡自己專業的前提下,學生才有提高學業成績的可能。
人際交往出現障礙的中職生不在少數。這部分學生往往表現出自卑、敵意、冷漠、不合群等。中職學校應建有設施齊全的心育室、配備足夠數量的心理學專業教師,長期開展心理咨詢工作,定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鼓勵并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如志愿服務于政府舉辦的大型活動、到敬老院送溫暖、為殘疾人提供幫助、為社區活動獻計獻策等。通過這些活動可使學生感受到受人尊敬的自豪、體驗助人為樂的快樂、領悟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哲理。中職教師應成為學生的傾聽者,不僅要接納學生的長處,也要接納學生的短處;不僅要欣賞學生的成就,也要寬容學生的過失,要讓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有價值、有潛能的自由個體。
人際交往能力是人的必備能力,為促進學生間的人際交往,一方面,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班級活動,如拔河比賽、知識搶答賽、辯論賽、才藝展示賽、做游戲等,讓學生分工協作,共同努力。經常在一起學習、研究、討論、互相幫助,學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可以得到鍛煉,彼此間的感情也會得到加強。另一方面,可多開展以興趣為主線的社團活動。通過社團活動,學生可以建立跨班級的人際關系網,社團成員有共同的興趣,志同道合,更容易建立感情,從而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達到促進學生人際交往的目的。
教師的教學方式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業成績,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要真正收到教育的實效,就應該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以計算機專業課程為例,可以將教學內容設計成若干個小項目、小任務或小案例,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研究性學習。如果學生小組之間總體水平有較大差異,教師就要實施分層教學,以適應不同學習小組的需求。可根據學生學習能力、興趣以及將來就業方向的不同設計多個不同的項目供學生選擇。如要求對開網店感興趣的學生小組開發一個購物網站,對游戲感興趣的學生小組開發一個游戲軟件,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小組制作一個相對簡單的企業形象宣傳網站等。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間互幫互學,群策群力,既能促進學生間的感情和學習經驗交流,又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期末進行項目展示和評比時,可引入小組間的競爭機制,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應讓學生直接參與成績評定,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性學習應注意三個問題:一是教師設計的項目要科學合理,要與中職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密切,難易適中。二是在項目的分配上,教師的工作要到位,一定要確保每一名學生都參與,避免少數學生請人代勞的情況出現。三是項目的評價應是為學習而進行的,即應是形成性評價,可采用“表揚——建議——表揚”的方式,要及時給學生以最大的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1]莫劍初.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0,(10):45.
[2]張義泉.論課堂教學中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6):33.
[3]李代遠.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6):248.
[4]李華江.中職學校問題家庭學生心理健康探究[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0,(7):55.
[5]吳南.促進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形成的幾點實踐和思考[J].吉林教育,2011,(6):14.
[6]楊琦.項目管理在高職計算機實訓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23):35.
[7]楊衛.淺析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探究、自主、合作”學習的開展[J].廣東教育(職教),2010,(6):48.
G710
A
1672-5727(2012)05-0060-03
李婉靖(1963—),女,江西贛州人,廣東省珠海市第一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軟件。
(本欄責任編輯:謝良才)